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郁达夫在小说中塑造了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零余者”形象系列,除此之外,郁达夫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女性形象也是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现象。这些女性形象体现出郁达夫在小说创作中的艺术探索和美学追求,具有较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审美蕴涵,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对郁达夫小说中女性形象及其文化与审美价值的分析开掘,会加深我们对郁达夫的文艺观和审美倾向的认识,从而丰富和扩大我们对郁达夫小说的整体性审视。  相似文献   

2.
哲理小说创作的特点是:作家调动小说的一切要素,都是为了使小说人物完成对人生的深层哲理感悟;而哲学小说与哲理小说不同,作家调动小说的一切要素,完全是为了让人物来传达一种全新的哲学观念。  相似文献   

3.
王安忆是一位有着自身独特创作理论的作家。“物质化”是其小说理论的核心,她认为小说那种创作的“科学性的、机械的、物质的”部分既是小说的“存在物”,也是一种理性的诉求,因此,片面主张“典型化”有失夸张和矫饰,应采取非典型化的“四不”手段。同时,它通过用小说“创造历史”的方法,“证明”了小说也是“创造世界的一种方法”,从而在“纪实”和“虚构”之间架起了想象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哲理小说创作的特点是 :作家调动小说的一切要素 ,都是为了使小说人物完成对人生的深层哲理感悟 ;而哲学小说与哲理小说不同 ,作家调动小说的一切要素 ,完全是为了让人物来传达一种全新的哲学观念  相似文献   

5.
现代小说注重叙述,而相对降低了对所叙述内容的重视。这对于20世纪80.90年代登上中国文坛的先锋作家们来说,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的意义。在他们的视角里,小说的叙事远远比故事更重要。这一点。在先锋小说作家格非的创作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由谁来叙事以及故事怎样被叙述,效果是很不同的。同样的一个故事从不同的叙事角度或者不同的叙述语气讲述,给读者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在格非的小说中,叙事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6.
余华小说的序跋是余华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闪光点,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窥视到余华对于小说创作所持的一些独到的观点,这些观点是作家在"无边的写作"中神启般的顿悟。余华善为序跋,简洁单纯的表述中处处充满着对于小说创作观点的理性见解与思辨气质,在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中也体现出其反常理的小说观,主要体现在反权威、反主流、反传统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黑暗中的追寻——论晚清政治小说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时期,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清政府主导的“新政”变革已经无法有效应对时代变革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的现代知识分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念成为他们改变中国命运的不二法门。在以“救亡图存”为号召的政治运动中,缘于英国,盛行于日本,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政治小说进入中国政治活动者的视野,适应了清末求新、求变的社会心态,成为晚清小说创作的第一个主潮。  相似文献   

8.
梅娘是我国20世纪著名小说家,一生写下了许多杰出的女性小说,被世人称之为“北梅”。她的小说塑造了普通人物的悲欢生活和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记录了主人公的生活痛苦与追求。对此,本文从小说人物形象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梅娘小说中正面和负面的男女形象,以更清晰地认识梅娘小说人物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五四”前后作家小说中的病态形象是值得分析研究的。本文通过对这一类小说的四位代表性作家鲁迅、郁达夫、庐隐和丁玲同类题材作品的比较分析,指出鲁迅的《狂人日记》开创了五四小说的流行叙述模式,并从“‘人自食’的迷失者和超越者”这一角度,分析了鲁迅小说在同时代作家中所达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唐代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时期,胡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唐代商贾小说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胡商形象,记录了胡商在唐朝的商业活动,也反映唐代人对外来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胡商形象在唐代商贾小说中大多是正面的、被“美化”的。通过胡商形象建构的文化语境分析,探寻胡商形象被“美化”的原因,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唐代人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中的心态及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商业经济比之前朝,异常繁荣,商业文化迅速渗透社会各个角落,当然包括文学。在明末清初期大量出现的才子佳人小说也因此而打下了浓厚的商业烙印,考察此类小说,它从创作、刊刻,到阅读、流行无不是商业运作的结果。可以说,是商业文化催生了这一文学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冥界题材的故事类型占据了唐人小说不小的比重。在这些冥界题材的作品中闪现着各种各样的冥官角色,他们或是审判,或是勾捕鬼魂,或是作为最高统治者治理地府,更甚者掌管人间姻缘。这些形形色色的地府官员们构成了唐人小说众多形象中一群引人注目的角色。鉴于前人对此类形象研究不多,分类混乱,所以对其作简要归纳分类,以便更清晰调理地理解各种形象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红色经典在艺术手法上模仿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表现方法而拥有非常广泛的读者群,文章从“为父复仇”、“神妖斗法”、“才子佳人”这三个叙事模式分析红色经典,揭示红色经典与中国传统小说在叙事结构方面深层次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在主题上表现出明显的模式化倾向,大多数的才子佳人小说都体现了在"情归于理",以及对女子才华的张扬和世俗化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5.
莫言小说的内核是作者的生命体验。这里所说的生命体验是指一种生命本体状态。莫言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体验,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叙述方式。在描写直接体验时,他大多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少数用第三人称,这类小说的主人公身上融入了作者自己直接的生命体验。在描写间接体验时,他采用亲属称谓,主人公都是“我爷爷”、“我奶奶”“我父亲”等,这些人的故事是靠“我”对“家族史”的回忆而断断续续讲出来的,“我”的思绪、梦幻、神游等常常进入故事,“我”以今人的思想去反观前人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大量鬼怪神仙的故事反映了远古鬼神崇拜的心理。原始思维中的情感对志怪小说及作者的审美情感有着双重的渗透作用,具体表现在志怪小说作家的创作激情与原始宗教、巫术情感十分相似;同时,它还表现在原始宗教、巫术等思维左右着志怪小说中的审美情感。这两种渗透使得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具有了某种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唐代三种不同文化内涵的小说观念共同影响作用着唐代的小说创作。儒家小说观主导着小说的创作思维走向,史家小说观影响着小说创作的外在形式并提高了小说的地位,文家小说观最终内在地引领着小说走向文学的审美和取得文体的独立。  相似文献   

18.
近代小说作的传播意图有力地影响了近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受众选择的变化使人们重视小说,从而促成小说的繁荣。“新民”的企求,使通俗小说、翻译小说得到空前发展。近代小说种类的更迭与作家的传播意图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几位著名女性作家如王安忆、陈染、林白、徐坤及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卫慧、棉棉等代表作品的分析、论述,文章概括了这个时代的女性小说创作特征:以“性别语言”为代表的文体意识、极强的个性特征与“私人化写作”、准自传体形式与自恋情结。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废名与其他“乡土小说”作家风格的差异。写实派乡土小说作家力求反映现实的准确与深刻,将批判的矛头指向愚昧落后的文化;而废名的创作则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构筑美丽与真实的“梦”,寻求的是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