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辛耀峰 《现代企业》2014,(12):32-35
省委书记赵正永2013年7月9至10日在府谷调研时,提出了“三个围绕”、“四个定位”的总要求,为府谷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和省直管县试点指明了方向。全面深刻领会这一论断,对于我们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发展、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辩证理解“三个围绕”、“四个定位”这两个核心论断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德州市积极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焦9大先进制造业,以培育更强“德州制造”为强劲驱动力。文章介绍了德州市先进制造业、9条制造业产业链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当前工作的重点,然后从企业规模、产品结构、产业链条、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产业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五个方面提出了工作建议,助力德州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伟志 《活力》2013,(22):10-10,12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涉及统筹产业、统筹城乡、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其关键在于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城镇化,核心动力在于抓好产业项目建设。近年来,我们依安县按照市委要求,把握几届班子坚持的“食品、陶瓷、生化”三大产业定位,着眼原有企业布局分散、产业不集中和发展方式相对粗放的现实矛盾,以“产业项目向专业园区集中”为主攻方向,以专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为突破口,实施龙头企业核心带动,配套企业及时跟进,支撑要素强力打造,力量整合全力推进战略,促进园区内企业和生产要素集聚发展,努力实现资源、能源、人才、技术、品牌、市场等生产要素有效集中,做强产业,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整体竞争能力。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以陶瓷园区、食品生化园区和小微企业园区“三区一带”(三区联动开发一线贯穿形成项目黄金生成带)为核心的产业项目建设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国际资本加速向中国流入,长三角已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区域之一,并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地带的嘉兴、湖州两个浙北城市,为抓住这一大好机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贯彻实施浙江省委提出的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接轨上海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目标,以促进两市制造业的发展,推动工业化建设,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这是两市在充分考虑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有产业基础上做出的理性抉择,目前关键是路径构建和政府如何推进其实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邻接空间、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三类权重矩阵,以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有效带动本省制造业绿色创新,但会抑制邻省制造业绿色创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在邻接空间、地理距离、经济距离下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地理邻近地区更显著。多维度空间效应分解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的直接效应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呈“梯度递减分布”特征。数字化产业发达省份的生产性服务集聚对邻省制造业绿色创新具有较强“虹吸效应”,不利于整体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是以,未来应优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环境,施行区域差异化产业发展策略,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吴双 《活力》2008,(4):61-61
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制造业国际流动加快。由于美国、日本等国出现经济衰退和产业升级等原因,近年来出现了“世界工厂正在转向中国”之说。应该肯定的是在这场制造业全球流动中,中国能否成为制造业全球流动的目的地和收益者,还要看中国自身的条件发展战略。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不能仅仅看制造业产值总量,更为重要的是看反映制造业水平的指标,特别是制造业出口品全球份额,高新技术产品和创新产品全球份额,国际品牌的“中国制造”和中国企业数量。  相似文献   

7.
2020年是上一轮上海城市规划的目标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国际大都市,其中经济中心建设居“四个中心”目标之首。在1990年代的上海发展目标大讨论时,曾有人提出上海成为工业中心或者制造业中心的目标;更有有识之士认识到,上海的工业增加值在2000年占GDP的比重将下降至一半,到2020年服务业将会崛起。最后,确定以经济中心目标覆盖经济和产业,可以更加准确的体现上海发展和适应产业转型要求。  相似文献   

8.
动态关注     
《上海质量》2009,(8):80-80
上海市将拨百亿支持三大新产业 最近上海市政协举行“本市当前产业形势和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题协商会透露,市政府计划拨出100亿元支持新能源、民航制造业、生物医药等新领域的发展.争取在下一轮全球经济发展中跻身“第一阵营”。会议透露,未来上海工业发展将更注重运行质量.并注重金融危机影响结束后上海在全球产业新格局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科技兴市”主战略,全面实施“两个长期坚持”、“两个优先”的产业发展方针,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并明确第二产业的发展重点就是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在目前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下,地处上海南部的奉贤区在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既有历史性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首先,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新一轮城镇和产业发展规划即将全面完成并付诸实施,这就为下一轮发展奠定了基本框架;第二,市委、市政府提出“围绕城乡一体化、加快农村城市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市民化”的郊区发展战略目标,并出台实施了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郊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的政策,对奉贤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随着交通网络、电力、天然气、电信、市政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奉贤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这就为奉贤的大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撑;第四,上海化学工业区、洋山国际深水港和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0.
视点     
重复建设掀起“第三次浪潮”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旗号下,重复建设的“第三次浪潮”正在掀起,造成资金浪费、有限的科技资源被稀释、产业分散和弱化。继彩电、冰箱和汽车两轮重复建设后,“十五”以来,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为代表的“高新”项目遍地开花。常熟是江苏省的一个县级市,2000年7月,定位为软件园的“常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开业。尽管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最终入园企业仅6家。一些地方认为“别人都上,我们有压力”,于是跟着上。更有一家企业号称在全国各地建了26个软件园,建软件园似乎比开连锁店还容…  相似文献   

11.
经济新常态下,“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更好地由国内经济发展模式转向国际资源配置模式提供了历史契机。本文实证研究后发现进口生产性服务复杂度对“一带一路”18省份制造业增加值率提升有区域异质性特征。沿海5省处于要素驱动、资本驱动过后第二波创新驱动过渡期。西北6省制造业尚处于第一波增长期。东北3省和重庆效应尚不显著。避免“一带一路”战略下“运动式”增长,优先发展地区特色、优势制造产业,升级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张晶 《物流技术》2014,(5):13-16
当前,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为特征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正席卷全球,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加快推进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顺应世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中国也在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信息网络技术与制造业向深度融合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无缝衔接和企业间的协同制造,实现了生产系统的智能分析和决策优化。智能化、网络化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通过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加工贸易,逐步形成了以制造业为核心、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西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我国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明显。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样的背景下,自东向西的产业转移政策成为了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抓手。其中制造业无疑成为了该政策实施的重点领域。政策制定希望在促进区域平衡的同时,可以最终缓解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制造业成本优势凸显带来的双重挤压。而政策实践过程中结果并未如预期,有必要对该政策进行分析评估,以使“十四五”期间区域发展更加均衡、产业发展更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正>实体经济是江苏的“看家本领”,江苏制造业规模多年保持全国第一。新形势下,江苏如何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当前,江苏正全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省进行数字化转型工业企业有3万多家,形成了1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规模占江苏全省制造业比重的70%。截至2022年底,江苏“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以“智改数转”为关键抓手,2022年江苏数字经济规模已达5万亿元。  相似文献   

15.
先进制造业是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产业支撑。最近公布的“两个中心”文件进一步明确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地位,特别强调要“处理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关系.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相互支撑、相互带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与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健 《价值工程》2006,25(9):47-4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中,以集群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促进国别或区域经济发展中逐渐显示出其重要性。本文在此结合我国在大规模承接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分析产业集群与我国在全球制造业产业价值链体系中的位置提升。  相似文献   

17.
产业融合背景下,制造业服务化成为经济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为探究服务化转型对行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2002—2018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展开实证研究,并对技术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同时结合我国服务化发展特征展开扩展分析。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对创新绩效产生“U”型影响,我国当前整体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尚处于“U”型曲线下降区;制造业服务要素投入可通过提高技术吸收能力,间接对创新绩效发挥作用;相比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服务化对创新绩效的驱动效果更显著。研究为有效推进服务化转型进程、扩展制造业创新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实力快速增长 ,制造业水平显著提高。但是 ,中国是否具备条件继英、美、日之后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 ,能否成为“世界工厂” ,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争论。“中国制造”现象产生的国际、国内环境国际上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 ,以及以计算机、通信、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第三次新技术革命推动下 ,产业的技术创新速度加快 ,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企业之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跨国公司的全球网络中 ,生产制造中心、研究开发中心和管理营运中心是三个重要的环节。其中 ,研究开发环节属于关键地位 ,管理营运环…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启动和产业调整转型的纵深推进,一个紧迫的课题,引入了我们的思考,提上了议事日程,那就是在大规模投入“厂房、装备、产业载体”的同时,如何加快投资与提升产业经济的“软实力”。相比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硬实力”差距正在日渐缩小,“硬实力”投入力度也日趋增大,但是我们与先进国家在产业经济领域的差距仍然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制造强国,一个关键就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