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晶晶 《魅力中国》2013,(25):37-37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在商品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了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票证种类繁多。有粮票、布票、油票、棉花票、鱼票、内票等等。在当年,没有票证,有钱也寸步难行。生活中如果缺少票证.日子都没法过。那时的人们可谓视票证为“命根予”。那时可以称之为“票证时代”。粮票是中国从1955年到1993年发行的一种购粮凭证。尽管粮票已远离我们的生活.但是它的意义与价值远大,本文旨在对近10年来各学者对粮票的三个问题做简要的梳理。  相似文献   

2.
票证时代     
人们谈起生活的进步总爱眼发票儿的年代比──此“发票儿”可不是购物后给的发货票。中国人在票字后面加上儿化音,腔调就显得柔媚且带几分俏皮。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形容那个年代有专门的用语:“困难时期”。‘特殊时期”、“度荒时期”……在老百姓的记忆里那就是个发票儿的时期。儿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必须品都限量供应,国家按人头发给你各种各样的票儿,吃粮要有粮票儿,在粮票儿里又分全国粮票儿、地方粮票儿、粗粮票儿、细粮票儿、单位粮票儿等;吃油要有油票儿,油票儿又分普通油票儿、麻告票儿、香油票儿;吃肉要有肉票儿;吃糖要有精票…  相似文献   

3.
《环球财经》2008,(12):16-18
凭票供应 粮票儿、油票儿、肉票儿、布票儿、棉絮票儿、白糖票儿……这些购物票证,见证了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商品短缺的严酷现实。直到1980年前后,北京的冬储大白菜还是凭购货本供应。1993年5月10日,北京开放粮油价格,流通了几十年的粮票、油票、城镇居民粮食供应证作废,“购物票证”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4.
1993粮票     
《中国报道》2008,(12):61-61
1993年5月,主宰中国百姓生计40年的“粮票”被停止发放使用。此前,布票等众多票证纷纷被取消,而直到这一年,票证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与众多花花绿绿的票证对应的,是中国人物质匮乏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祁阳县新华书店全体员工按照“抓好主业、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构想,勇于开拓,不断进取,以推行三项制度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以规范化服务为中心,以扩大图书发行为目标,以多元化经济为依翼,使全店发行目标、经济指标、多种经营、基础设施等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发展,1998年,实现营销收入3200万元,比96年翻了二番;人均劳动生产率58万元,连年荣获祁阳县“先进党支部”、“县级文明单位”、“省新华书店音像发行金奖”,省级“最佳收货店”,多次荣获湖南省“送书下乡”、“农村图书发行”。“中心门市部管理”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出版社自办发行的粗放性与图书市场集约化的矛盾 按照传统的“发行”观念,图书发行的关键是网点建设。不同性质的网点分别连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性质的“渠道”。据此观察,目前,我国的图书市场主要存在六种渠道。全国大多数出版社限于发行的组织形式、图书品种和规模、人力、物力等因素,尤其是投资和回报的“性价比”太低,无法把市场做足,也“不值得”把市场做足。这严重制约着出版社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彦堂 《东北之窗》2010,(11):14-17
前些年退保潮频现珠三角各大城市,当时媒体、学者、专家呼吁社保转移需要“一票通”的“全国粮票”。在各方推动下,主管部门采纳了民间意见.出台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今年起正式实施。但新政正式实施后.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赞歌”一片,甚至一些专家直言“新政”存在明显的缺陷。其实。“新政”遇冷.恰恰反映了社保制度错综复杂的改革症结。  相似文献   

8.
粮票/布票/油票 Food Coupons/FabricCoupons/Oil Coupons 作为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特殊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粮票的重要性远远超越了"票证"本身,不仅是购买凭证,更在民间上升为一种等价交换物.直到1993年粮价放开,粮票才开始退出人们的视野.与粮票同样消失的还有油票、麻酱票、糖票、棉花票、自行车票、购物券等,它们都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新股发行大改革 3月份以来,证监会前所未有地安排了6场记者会、2场网络访谈直播,12位证券界“两会”代表委员陆续亮相。针对IPO重启、创业板推出,特别是新股发行的改革等问题,证监会官员给予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解答。“A股市场的IPO启动势在必行,但何时启动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和完善密切相关。”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指出。  相似文献   

10.
郑建辉 《新财经》2001,(3):15-15
王海算什么?1997年12月王海送我他的新作《王海自述:我是“刁民”》,封面上的他自信地笑着。去年3·15前,王海又送我他的新作《当头棒喝》。显然,饱受盗版之痛的王海少了些自信多了些无奈:该书封底标新立异,贴上了1975年的“吉林省壹市两地方粮票”作为防伪标识,还特别注明:“认明防伪”。王海算什么?算“刁民”你“刁”不过造假者,算“打假英雄”英雄也得防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