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11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新加坡著名投资公司淡马锡在减持了10.82亿股中国银行股份之后,又配售了2.8亿股的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此举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淡马锡为什么减持中资银行股?各种猜测与分析见诸各类媒体,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淡马锡投资近60亿美元购买中国多家国有银行的股权,从而成为中国金融业的最大外国投资者。而此次淡马锡发生人事变局,再次将这家由新加坡财政部100%控股的海外公司引入中国人的视线。有关专家表示,过于密集的投资意向和在银行业经验的欠缺,成为财务投资色彩浓厚的淡马锡继续扩大对中国投资的阻碍。 相似文献
5.
近日,有关媒体透露,此次国企改革是以新加坡淡马锡模式作主导,一旦得以实施,新的淡马锡式公司将为国企提供资金并一路监管,鞭策国企盈利。 相似文献
6.
巴曙松 《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07,(13):10-12
被称为中国“淡马锡”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虽然还没有正式成立,但日前已经抢先向美国著名私募基金——黑石投资了30亿美元。同时,财政部近日也宣布,将发行15500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以购买2000亿美元的外汇,作为组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来源。 相似文献
7.
“淡马锡”进入国资委视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马锡模式”在我国国资系统冷冷热热谈论了几年,近日,随着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的新加坡之行,“淡马锡”进入了中国国资监管部门最高层的视线。 相似文献
8.
一、重剑出鞘
河南省建设投资总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建投”)、河南省经济技术开发公司(以下简称“河南经开”)和河南省科技投资总公司(以下简称“河南科投”)成为河南投资集团首批“合并”的对象。该集团公司注册资金达到120亿,合并总资产达到293亿。 相似文献
9.
对金融业的流转税改革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继续对金融业征收营业税。对现行营业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调整税率、税基等办法来加以完善,一是将对金融业征收的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而第一种意见在近期内是可行的,第二种意见近期内可以暂不考虑.留待下一步税制改革时研究决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淡马锡”经营模式对国企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有新加坡“国资委”之称的淡马锡控股公司频频投资海外,转战全球。近两年其先后入股我国民生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开始进入中国公众的视野。淡马锡成立3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新加坡政府和企业界都将它视为新加坡企业改革的窗口,其经营模式对我国国有企业在改制进程中如何做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习淡马锡,就要学到理念精髓,而不仅仅是一些具体规则的简单引用今年3月召开的“上海高层董事论坛”可谓冠盖云集,上海市一级的国企老总悉数到场,认认真真当了3 天学生。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月9日,东方航空公司股东大会未同意公司以3.8港元定向增发29.85亿股H股的方式与新加坡航空及谈马锡控股公司结为战略合作伙伴。东航为何要结盟淡马锡? 相似文献
13.
淡马锡控股过去30年的整体股东回报率平均是18%,但过去10年的平均数仅为3%,投资中国被认为是扭转困境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4.
一、淡马锡公司及其治理模式
(一)淡马锡公司简介。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淡马锡”1是新加坡财政部的全资国有控股公司。1974年成立之初,旗下35家公司(简称“淡联公司”)的业务仅限于本土,资产总计仅3.5亿新元。2004年10月,这家公司首次公布了2003年度的财务报表。2004年,淡马锡的营业额占新加坡GDP的13.5%,持有的股票市价占整个新加坡股票市场的47%。 相似文献
15.
在距离“国资委下属123家央企在今年年底前必须减少至100家以下”的大限越来越近之时,国资委主导的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下称“国新公司”)是否能在近期挂牌成立引起各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6.
据媒体报道,2002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3000亿美元.面对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外汇储备"成本"的关注有关方面负责人回答说,"外汇储备当然是越多越好." 相似文献
17.
3天,办妥授信贷款,拿到几百万项目急需资金?这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好像是梦。
实际上.这个美好的梦正在镇江中小企业那些成长中的老板中实现。这些老板已经悄悄搭上了一列“融资高速列车”。这条“融资线路”的开通和近两年来的一个时髦流行语挂在了一起——“淡马锡”。 相似文献
18.
国外外汇储备管理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挪威和新加坡外汇储备管理虽然侧重点不同,挪威侧重于全球配置的投资组合管理,而新加坡则更侧重于建立专业化的投资管理公司,但是从其本质来看,都是在明确自身持有外汇储备需求动机的基础上建立的多层次外汇储备管理。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的经济增长是我们时代最重要的现象之一,而且在当前世纪(21世纪)这一现象还会继续保持下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