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和谐社会的前提 和谐社会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社会公平正义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社会公平表现为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司法的公正等诸多方面。而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根本内涵和最高层次,人们通常以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合理作为评判社会公平程度的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2.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工商机关是国家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重要机构,应当把构建公正的监督管理机制作为不断提高履职能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三个基本问题。本文认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聚和集中表达,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的统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时代精神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融合,构成了社会主义实践运动的指针、文化强国建设的方向、制度安排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李雨辰 《商》2012,(18):139-139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它既是一个价值观问题,更是一个制度体系问题。当今中国社会仍然存在诸多不公平现象,因此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表面上看是各项具体的制度的不完善,背后的实质却是公共权力私有化严重阻碍着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从而使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难以实现。为此,必须首先有效防控公共权力私有化,保证制度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公平性,以制度来保障权利和机会的公平,切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实现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5.
杨平 《商》2014,(35):65-6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言近旨远,简洁凝炼、寓意精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经典论述,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蓝图,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价值共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相互联系并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科学分析二者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谱写中国梦的筑梦、追梦、圆梦三部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沈永真 《消费导刊》2011,(16):100-101
大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法律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也将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军,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与否,同时是否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并外化为相应的实践活动,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以苏州国际教育园北区的四所高校作为抽样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知现状以及目前的践行情况,提出强化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引导体系,通过理性认知、情感共鸣、沉淀固化三个环节来引导大学生遵守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行为和学习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统领自身的实践,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要刊要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托起中国梦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孜孜追求,是每个人发展梦想的汇聚。而不同价值土体的价值追求,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值冲突。消弭冲突,形成合力,靠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和规约。每个人的梦想凝结成国家之梦、民族之梦,要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维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社会个体价值追求的召唤,也是实现个人梦的价值规范。  相似文献   

9.
《商》2015,(26)
本文以红岩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着力研究点,通过对红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关系的探讨,挖掘红岩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得出红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的结论,认为应大力弘扬红岩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期充分发挥宝贵传统文化和民族财富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人民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公平和效率是社会主义的两大价值目标,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首选目标.没有公平就没有社会主义,更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以公平促效率是中国现代化的理性选择.我们应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公平,避免贫富悬殊过大和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2.
《商》2015,(40)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是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是社会主义社会对人类未来社会价值诉求的总体要求与基本看法。对高职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融入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园文化、实习实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和学校的管理服务及社会实践中,主体贯通、目标贯通、课程贯通、校园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老传承的优秀文化和思想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奠定了丰厚的基础,而中国儒家思想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儒家思想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内涵不断丰富,至今已经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思想在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等方面有着相同之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儒家的政治理念、借鉴儒家的道德思想、继承儒家的礼治思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大众化、现代化,实现了儒家思想的更好传承与发展,使其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4.
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桐城的地方民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桐城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载体,有利于保持桐城歌的适应性和先进性.桐城歌的导向价值、保证价值、动力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的理想愿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及个人层面的发展要求相一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桐城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桐城歌创新性发展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以实事求是作为首要原则,坚持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坚持以创新内容与形式作为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以文化基因论为研究视域,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以继承文化传统、反思文化传承、重塑文化自信为研究思路,认识和把握传统文化的最本质特征,提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大路径:弘扬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德法相辅,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传承道德理念,深化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时代,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是公平正义,同时公平正义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当前我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对公平正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分配领域与法治机制上.分配领域上的不公平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或者执行不到位,因此法律对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法律机制上的公平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保障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说明了新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运用,其快捷性、广泛性、多样性等特点,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积极引导作用。新媒体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价值包括:主体教化价值、协调整合价值、主流导向价值以及舆论监督价值。  相似文献   

18.
船政文化内涵丰富,其优秀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弘扬船政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在具体实践中要深入挖掘船政文化的思想价值,完善船政文化宣传教育途径,普及船政文化精髓,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常态机制,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与生活化。  相似文献   

19.
《商》2015,(40):66-68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载体和途径。本文从社会实践的作用、现实问题及开展途径三个方面分析了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价值依据和现实意义,以期增强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对接,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实效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20.
《商》2015,(39)
高校担负着为祖国培养合格人才的艰巨任务,西藏高校肩负着为西藏地区培养可靠人才的重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老西藏精神具有同源性,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老西藏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对于西藏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撑价值、精神动力价值,弘扬老西藏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