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海自贸区建设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长三角区域在体制、机制上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从政府视角来看,上海自贸区建设会对长三角其他地区地方政府的管理模式带来制度改革示范效应;从行业视角来看,上海自贸区建设会对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带来产业联动效应;从企业视角来看,上海自贸区会给长三角地区的企业经营带来辐射外溢效应。本文在分析上海自贸区带动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制度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自贸试验区的"领头羊",上海自贸区在正式运营的三年多来,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在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积极探索,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初步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本文总结了上海自贸区建设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实践与成效,并述评了目前主要的创新经验复制推广模式,指出各地在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建设经验的过程中,需把握科学的复制原则和精准的复制方法,推出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制度,释放"制度红利",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3.
河南自贸区有建成服务"一带一路"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硬任务,更有建设可复制可推广"制度创新高地"的软指标期待。文章分析讨论了自贸区的战略定位,从借鉴上海和天津自贸区制度建设经验的角度,探讨了河南自贸区在市场准入、金融开放、贸易监管、产业转型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部分重点路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财税制度创新的内容出发,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上海自贸区租赁性投资业务与财税制度的创新效应。对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财税制度的创新效应加以"点"上探讨,研究发现企业进行租赁性投资决策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企业名义税率、实际所得税率以及税率差别理论的影响,而后从"面"上就自贸区税收法制建设创新、税收征管模式创新、税收执法环境创新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崔今丹 《现代商业》2014,(31):70-72
对嘉兴市接轨上海自贸区进行了SWOT分析,包括嘉兴市在地理位置、金融业发展、政府服务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在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方面的劣势,以及上海自贸区发展给嘉兴市带来的经济结构转变、对外开放程度放开的机遇,同时造成的资本吸引力削弱,税收收入挤压的威胁。从政府管理制度、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和企业国际化4个方面阐述了嘉兴市加快对接上海自贸区运作的对策,提出了加强金融创新,加快轨道交通、园区平台和港口建设,对接产业转移,引进科技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是黑龙江自贸区建设重点之一。金融创新是自贸区内贸易、投资及其他领域快速发展的保障,加快金融创新进程是建设黑龙江自贸区的必然要求。通过对黑龙江金融创新现状的研究,发现黑龙江自贸区金融创新面临着金融业发展基础薄弱、创新主体单一、片区创新定位不清、区域金融合作受限、跨境资金结算体系不完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黑龙江自贸区应在改善金融环境、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建立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推动自贸区内金融创新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改革发展进行了比较,发现陕西省自贸区的制度创新认识有待提高、政府职能尚未形成建设合力、改革创新力度不够、国际行业规则研究较少、“双区叠加”和联动效应不突出、人才吸引与服务环境亟待改善等问题。认为应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保障建设、政府职能转变领域的制度创新、系统集成改革创新、高水平投资贸易自由化、金融领域制度创新、产业差异化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制度创新的重任。基于此,本文从要素流动和经济增长视角实证探究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引起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所在地GDP增长率、传统要素及创新要素的流动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具体来看,上海、广东和福建的自贸区都显著提高了所在地的GDP增长率,广东、福建和天津的自贸区对传统要素和创新要素的流动都起到显著促进作用;福建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随时间增长呈现倒U型态势,天津自贸区对GDP增长率的作用并不明显,上海自贸区仅促进了创新要素流动,对传统要素流动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2013年8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将真正成为东北亚贸易和物流枢纽的平台。自贸区的建设,机遇和挑战并存,上海自贸区最大的突破不是对外开放,而是对内改革,阐述上海自贸区重要创新:金融改革创新,扩大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开放,税收创新,航运服务领域的创新,并对金融创新和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开放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平台经济理论,首先构建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平台经济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依据此框架,以香港和新加坡作为参照区,对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功能定位进行反思。结果表明:当前以"金融+服务贸易+科技"的功能定位模式超前于现实中的自贸区平台经济条件,并认为至少在5~10年之内,上海自贸区的功能定位重点应该以金融服务创新和投资便利化为中心,通过货物贸易和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科技创新来促进金融改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当前政府重点要对平台企业或平台提供者在合同的组成、规则及结构等内功环节上狠下功夫,同时要大力提升自贸区的供需双边市场环境。这一研究为推进中国其他省市区自贸区的稳步快速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历史经验证明,上海及其他自贸区的设立,给长三角地区带来诸多机遇和挑战。镇江地处自贸区腹地,面临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叠加机遇,需要从转变职能、机制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政策配套、人才建设等全方位与自贸区对接,方能抓住自贸区的"溢出效应",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腾飞。  相似文献   

12.
2013年9月29日成立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是国家"以开放促改革"的新试点。凭借其在金融、贸易、航运、产业服务等方面享有较多自由的特色,上海自贸区不仅成为了国家全面金融改革和贸易的突破口,也促进了地区的国际化发展。本文以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为背景,上海的城市发展为基础,通过与其他金融中心的比较分析,对国家政策的梳理,以及与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对比,对上海自贸区的定位及国际影响做出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经济规则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带一路"战略是推动亚洲区域经贸合作的顶层设计,也是中国主导、诸多发展中国家合力拓展南南合作的重要环节。"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经贸法治化对现有国际经济规则带来创新,包括国际经济规则理念的更新与内容的拓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经济规则创新需要涉及贸易、金融、能源、投资、争端解决等领域国际法路径的完善。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经济规则创新还需要国内法的先行先试来推进。就中国而言,上海自贸区作为国内经贸法治改革的试验田,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经济规则创新,形成投资、贸易与金融管理法律规则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上海自贸区改革发展的核心不在于政策优惠而在于制度创新,四年成绩斐然,尤其是金融改革更是先人一步,各阶段的改革经验和成功实践更是对上海自贸区金融主体产生了影响,其中商业银行首当其冲。经济新常态下,尤其是"1+3+7"自贸区"雁形阵"开放模式基本成型时期,着力分析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和商业银行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和经验,分析上海自贸区商业银行的发展,并结合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商业银行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2013年7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其发展重心为发展服务贸易和金融中心,作为亚洲区域金融中心的香港则将直面大陆的全面开放,其航运、金融中心地位受到挑战。而香港作为老牌的成熟自贸区,其在发展历史、区位环境、制度环境、政府职能等方面都与上海最为相近,故对其分析必将对上海有着很强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本文运用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运用SAS统计软件对香港自贸区产业结构及就业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香港自贸区一方面显著增加了贸易物流行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发展。以此推知,上海自贸区首先会增加贸易物流等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就业机会,其次是增加贸易物流等服务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现产业结构转移。  相似文献   

16.
2013年7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其发展重心为发展服务贸易和金融中心,作为亚洲区域金融中心的香港则将直面大陆的全面开放,其航运、金融中心地位受到挑战。而香港作为老牌的成熟自贸区,其在发展历史、区位环境、制度环境、政府职能等方面都与上海最为相近,故对其分析必将对上海有着很强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本文运用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运用SAS统计软件对香港自贸区产业结构及就业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香港自贸区一方面显著增加了贸易物流行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发展。以此推知,上海自贸区首先会增加贸易物流等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就业机会,其次是增加贸易物流等服务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现产业结构转移。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经济面临艰难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无疑是一场新的制度改革的起点,为全国的改革破局带来显著的示范效应。浙江在地理位置上紧邻上海,且经济上往来频繁,故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对其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其主要体现在自贸区的集聚辐射效应和虹吸效应上。浙江省必须积极应对,抓住机遇、克服挑战。  相似文献   

18.
姚恩育 《浙商》2013,(20):40-42
上海自贸区本次金融、投资、贸易等方面的创新力度都是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9.
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下,为更好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作用,运用SWOT理论方法,对自贸区内施行金融制度创新——利率市场化进行相关的理论分析。提出采取渐进式改革措施,通过金融创新发展金融市场,在自贸区内设置存款保险制度,建立资金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的自律性竞争体系等建议,为上海自贸区利率市场化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金融创新和中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之间存在着不可或缺的联系。金融创新作为自贸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对我国产业升级产生的效应不容小觑。自贸区金融创新能通过利率创新、汇率创新、资本账户改革,在商业银行、资本市场、政府等载体的作用下为我国经济改革带来新动力。而在金融创新改革过程中又存在着诸多金融风险,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资本账户风险、资产泡沫风险等。因此自贸区金融创新应兼顾创新与风险防范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