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龚群 《华商》2008,(7):132-133
《红楼梦》中的人名文化对这部巨著本身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红楼梦》中的人名翻译对于整个作品的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分析杨译本和霍译本对人名翻译的处理,并比较分析二者的优缺点,为作品中人名翻译的处理归纳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文化美学认知的共识与相异《红楼梦》从成书到现在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其间曾数次被译成外国文字,以飨各国读者。目前已有十余种外文译本和节译本,其中有两种译本影响较大:一种是The Dream of Red Mansion,由杨宪益(Yang Xianyi),戴乃迭夫妇(Gladys Yang)翻译;另一种是The Story of the Stone,由戴卫·霍克斯(David Hawkes)和约翰·敏福德(John Minford)合译。  相似文献   

3.
李彦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199-200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要想成功塑造人物形象,对话描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文学翻译的实践中,对话的翻译也备受关注。通过对《红楼梦》译本中对话译例的分析,探讨小说翻译中如何把原文的精神实质和风格韵味移注到译文,从而准确传神地传达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4.
楼静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5):202-203
《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英译本在传播汉语言文化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各项研究成果丰富。试图运用等效翻译理论,对霍克思和杨宪益两个译本中法律官职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李晓莉 《商》2014,(33):109-110
曹雪芹的《红楼梦》中众多修辞手法的翻译是决定译文能否充分再现原著中的精妙之处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红楼梦》最著名的两个英译本分别出自英国的大卫霍克斯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本文将着重比较分析两种版本译文对书中修辞的处理方式,探讨施事语力对等性对修辞手法翻译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诗译,许多人认为其是翻译中最难处理的一种文体。有人甚至提出诗词不可译的主张,话虽绝对了些,但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出诗译的难度。本文以曹雪芹巨著《红楼梦》中《葬花吟》为例,选取杨宪益、戴乃迭以及许渊冲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从中管窥诗词英译技巧。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与女性主义结合的产物,借助这一理论可以探讨译者性别对译本的影响。本文从性别与翻译视角出发,以《钟形罩》两译本为例,对比分析男女译者在翻译女性主义作品时,对原文中女性主义意识的不同理解以及采取的不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商》2015,(9)
《老人与海》是著名作家内斯特·海明威最著名的代表作,它从20世纪50年代被译到中国以来,一共出现了二十多个译本。而不同译本的翻译风格和翻译策略都有所不同。本文旨在图里翻译规范的指导下,对不同时期下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译本进行比较。图里的翻译规范恰好可以解释不同时期下策略使用背后的成因,为译者们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9.
周怡 《现代商贸工业》2022,(16):202-203
中医药文献英译是展示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窗口,向海外宣传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主要途径,将其翻译实践与文化翻译观视角结合,对提升文化传播效果大有裨益。本文在文化翻译观视域下考察中医药双语文献的翻译情况,分析研究《红楼梦》杨译本中中医药英译特点、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的选取及其文化翻译的整体倾向,为今后中医药翻译实践提供可借鉴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华有杰 《品牌》2011,(4):147-148
功能翻译理论体系中翻译行为作为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与翻译目的论的共通之处就在于译本与原文本在功能或语力上的对应关系。以源语的语用学特征为翻译单位,并以目标语的语用学特征作为翻译单位在目标语的对应物是功能翻译理论中翻译单位切分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1.
曾理 《商》2014,(9):83-83
一部翻译作品,是对原作的一种理解,一种阐释。但任何一位译者都不可能穷尽其对原作的生命和价值的认识。本文作者基于前人对文学翻译定本的理论认识,从分析古典文学《红楼梦》的多元化入手,通过引用不同红学家的研究和认识,和比较不同译者对该作品的不同理解,挖掘出该作品不同的意义,间接证明了文学翻译无定本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记叙、描写、议论和对话等是小说主题表达需要的各种类型语篇。能否将原著中各种语篇的作用和风格成功译入目的语将决定整部译作的成败。本文以《大卫·科波菲尔》董秋斯译本和张谷若译本的部分译句为语料,从小说中记叙语篇的翻译和对话语篇的翻译入手,比较分析两个译本的差异,并探讨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13.
段晋丽 《中国报业》2012,(8):170-171
本文以China Daily(《中国日报》)双语新闻为例,分析了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其汉译时采取的翻译策略,即以意译为主,直译为辅。笔者还指出,作为传媒翻译的一种,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策略是由社会意识形态决定的,是各种翻译的政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他本人和其作品频获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莫言是葛浩文很欣赏的一位中国现当代作家,莫言极富艺术感染力的创作风格深深吸引了葛浩文,通过对莫言创作文路的深入研究和理解,葛浩文把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等一系列作品翻译到国外,葛浩文几乎成了莫言走向世界的"经纪人",莫言也因此获得2012年世界诺贝尔文学奖。文章选取莫言《红高粱家族》的译本进行分析,探究葛浩文成功的翻译方法,以期对翻译实践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李颖 《商场现代化》2010,(15):184-185
记叙、描写、议论和对话等是小说主题表达需要的各种类型语篇。能否将原著中各种语篇的作用和风格成功译入目的语将决定整部译作的成败。本文以《大卫&#183;科波菲尔》董秋斯译本和张谷若译本的部分译句为语料,从小说中记叙语篇的翻译和对话语篇的翻译八手,比较分析两个译本的差异,并探讨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16.
胡彬 《现代商贸工业》2008,(13):231-232
在翻译过程中,译文文本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译文读者是两个重要的因素。在分析《浮生六记》英译本的基础上得出一个结论,即具体的翻译目的与翻译对象对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品牌》2015,(2):113-114
朱光潜先生认为,外国文学中的联想意义在翻译中最难处理。因为它在文学语境中有其特殊的含义,这种含义在词典中是查不到的,但对于文学来说却又十分重要。翻译归根结底还是人的行为,对翻译本质的思考应该从人入手,因此文章观点是翻译是为满足人的需求而转换语言的技艺。同时,翻译不是客观的文本之间的转换,没有任何译本称得上真正完美,有许多因素影响着翻译。在进行中英互译的时候需要考虑一下两种语言的差异。中西翻译理论,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不言而喻,由于中西翻译传统涉及不同的语言文化、不同的原语材料、不同的思想方法,因此彼此之间必然存在许多不同或差异。  相似文献   

18.
黄清华 《商》2013,(4):240-240
功能翻译目的论由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德国,翻译策略和标准应根据原文本以及译本受众的不同而不同。歌曲翻译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很少受到译界的重视,学者们对与歌曲翻译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本文以薛范奥斯卡金曲的译本为基础,结合目的论探讨,试图提出目的论视角下英歌汉译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简析《生活的艺术》中的翻译变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以译写结合的方式传承中国文化,并获得了成功。他打破了传统翻译形式规则,灵活运用节译、摘译、编译等翻译变体,使译写完美地结合。通过对《生活的艺术》中的翻译变体进行分析,说明多样的翻译形式和灵活的翻译方法使译写能够相辅相成。林语堂先生这种英文创作形式不失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彭莹 《品牌》2014,(10)
《群己权界论》出版于1903年,为严复翻译密尔《论自由》的中文译本。围绕该译本的研究成果众多,近年来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的趋势。其中“信达雅”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角度。本文汇集以该角度进行的研究,对其中形成的四种主要观点进行分类,对现有研究成果作一个梳理,并提出两种影响因素,已解释形成上述四种不同观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