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华 《中国电子商务》2012,(12):156-156
运动员心理训练是随着现代运动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培养和发展运动员在紧张的比赛和训练中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及个性心理特征,使运动员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争取在比赛中长时间保持最佳竞技状态。移动靶运动员必须具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和良好的心理自控能力。所以心理训练是移动靶运动员科学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移动靶训练过程中每一名运动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心理状况的影响,所以我们运用多元化的心理训练方式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4,(3)
大量的比赛实践已经证明,在现代体育竞技比赛中,心理因素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进行心理训练,可以提高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克服其心理障碍,开发运动员的竞赛智能,从而增强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提高运动员面对压力的应对能力,为取得更好的成绩奠定基础。本文拟在对当前运动员心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较全面地对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重点突出心理训练方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提出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发现一些细节问题,希望对乒乓球运动发展能起到一些参考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当前竞技体育不断向前发展,各国家之间的运动水平差距越来越小,竞争日趋激烈.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通过赛前和比赛中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是进一步提高短道速滑运动成绩的一项重要措施之一.比赛前及比赛中进行正确的心理调节,可以消除过度紧张的心理障碍,使运动员保持精力高度集中,注意力稳定的良好心理状态参加比赛,有助于在比赛中发挥其应有的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前竞技体育不断向前发展,各国家之间的运动水平差距越来越小,竞争日趋激烈.在双方势均力教的情况下,通过赛前和比赛中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是进一步提高短道速滑运动成绩的一项重要措施之一.比赛前及比赛中进行正确的心理调节,可以消除过度紧张的心理障碍,使运动员保持精力高度集中,注意力稳定的良好心理状态参加比赛,有助于在比赛中发挥其应有的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健美操运动朝着高、难、新、美方向发展,健美操运动员在日常的训练以及比赛中出现的运动损伤也急剧增多,因此,如何避免运动损伤就成为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在平时训练和比赛中,其神经系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血管和呼吸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均处于较高的水平,容易产生运动疲劳。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能否迅速和充分的恢复体力和能量,直接影响到其运动水平的提高。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运动疲劳与力量训练的关系以及训练后机体恢复情况。教练员在制订训练计划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都应根据运动员的运动水平、身体机能状况与恢复速率的差异性来考虑。只有良好的力量训练才能保证运动计划的顺利完成和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否则,对运动员来说是毫无益处的。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竞技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成为影响比赛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战术、技术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结合运动训练中各类项目的实际和比赛情况,综合分析当前运动员心理能力的现状,提出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忠 《致富时代》2011,(8):184-184
当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训练水平以及身体素质已经越来越接近,而同等水平的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却相差甚远,这其中心理素质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分析比较法对篮球比赛中影响投篮者命中率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试图为篮球运动员和教练员在相关的教学和训练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也通过这方面的分析与研究,为运动员投篮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提出通过心理训练提高比赛中投篮命中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运动员的培养不仅要重视技术、战术和体能方面的训练,还必须高度重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心理技能的培养。竞赛是一种承受多种压力的特殊体育运动,精神、体力和心理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些都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心理状态发生变化。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提高,而在竞技体育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要战胜对手取得胜利,不仅是运动技术实力的较量,更是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的较量。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战胜对手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商》2015,(12)
目的:通过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训练中心理适应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指出了良好的心理优势能够提高运动员的自控力、抗干扰能力,保证技战术水平的稳定发挥,探讨心理训练措施及培养方法,使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能有一种最理想的心理优势投入比赛,从而取得最佳比赛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运动心理和生理学的角度,分析研究了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身体状态、心理状态及技术状态三方面因素与比赛成绩的关系,提出了运动员利用比赛间歇这一时机进行身心调节和放松,并对在比赛中运动员如何调控、放松和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恢复良好的体力方面提出一些具体方法。研究了乒乓球比赛中的身心调节和放松的方法,对于调节和改善运动员体能和心理状态,提高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艳  张翼 《商》2014,(49):288-288
随着排球运动的不但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排球运动,并参与训练及学习,排球属于隔网对抗性的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目,无论是训练还是在竞赛中,运动员的肩、膝、腰背关节经常承受较大的重力负荷。如果在训练实践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训练指导以及训练后休息不足,势必会造成运动员的运动伤病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排球训练产生运动性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对预防和恢复手段进行探讨,以期为教练的教学及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3.
沈建宇 《商》2014,(42):293-293
体操运动员在日常的训练和比赛中容易出现疲劳性损伤,这种损伤给运动员的身体带来一定伤害的同时,也会影响其运动生涯,本文试图运用科学分析法从体操运动的技术特点和竞赛方式找出产生运动性疲劳的原因及发生机制,并针对于此,提出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主要涵盖了生理和·姑理两方面恢复手段,其目的是保护好运动员的身心健康,进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张远 《商》2014,(18):189-189
竞技健美操运动的技术水平受运动员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术能力、乐感、表现力等因素的影响,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展现复杂、高难度的竞技健美操的基础。通过重视和加强健美操的身体素质训练来提高成套动作的质量来达到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本文针对竞技健美操中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培养进行探讨,从而为广大健美操教练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商》2015,(9)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了运动训练与比赛中,女性运动员的贫血现象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女性运动员特殊的生理原因,使得她们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运动员贫血,将会影响其运动能力、运动训练的效果、运动后的恢复及免疫等机能状况,有时甚至还会成为过度训练的诱因。本文将从女性运动员的生理条件出发,结合女性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对女性运动员出现贫血症状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简单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郑玮 《中国电子商务》2013,(17):116-116
随着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比赛结果的影响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重视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技术训练的同时,还应该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使不良的心理状态在比赛中尽量减少。其中运动员在比赛中产生的焦虑情绪,是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心理因素,尤其是在一些球类比赛更为的重要。通过对比赛中运动员产生焦虑的原因的了解,从而对产生焦虑心理的运动员采取针对性的手段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有利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并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7.
程鹏 《商》2014,(33):288-288
随着当今篮球比赛对抗强度越来越紧张和激烈,进而对运动员技战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队员在比赛中心理素质的好坏,对篮球比赛的最终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综合分析法对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心理素质训练的措施及调节方法,为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好的发挥其技战术水平,取得好的比赛成绩提供训练方法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试对训练前、训练后、比赛后三个阶段田径运动员心理焦虑指标,分析运动员对比赛产生焦虑的状况和机体免疫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田径优秀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呈现良好的竞技状态,焦虑指标和免疫指标间具有一定的相关规律。  相似文献   

19.
《商》2015,(35)
<正>1.引言运动团队是达成竞赛目标而设定的组织,运动员是运动队的主体,如何激发运动员积极参与团队训练及比赛时增加整个运动队的向心力,在比赛中取得到好成绩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运动员是否赞同教练领导的行为,使组织的利益大于个人的利益,来追求整个运动团队的荣誉为目标,努力参与运动团队的各项活动,达成整体运动团队的目标,这也一直是运动队管理中所追求的目标。对于集体项目来说,由于在比赛中要相互配合,运动团队的团队概念更为重要,所以,本研究想了解教练领  相似文献   

20.
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其目的是培养运动员适应田径比赛时候所要求的各种心理品质,克服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难以发挥出训练时的高水平,很大程度上是与运动员的心理因素有密切的联系.该文结合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论述了高师田径业余训练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以及心理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