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守建 《商》2013,(20):382-382
西藏作为“特殊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贫困现状与反贫困措施具有典型性,值得探讨。本文阐述了贫困的定义和贫困标准等理论性问题,从贫因人口和贫困发生率方面阐述西藏农村的贫困状况改善情况;并通过将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本地区城镇居民、全国农村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了西藏农村的相对贫困状况。在此基础上,对西藏农村的反贫困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论及的农村贫困问题是指我国农村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即生存贫困。这也是笔者之所以关注枉村绝对贫困问题的原因。笔者在分析了生存贫困的原因之后,提出了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力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来进一步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  相似文献   

3.
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蕊 《现代商业》2011,(20):163
近年来,对农村贫困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和社会学者们颇为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贫困人口一开始就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农村贫困是当代中国农村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本文就此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定西市、天水市和北京市延庆县的小额信贷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了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小额信贷供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完善和改进小额信贷供给。  相似文献   

5.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农村贫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但是中国大多数居民总体上还处于生存型、数量型消费的低水平小康,在农村还存在着一定规模的贫困人口。本文根据翔实资料对目前中国农村贫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消除贫困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7.
邓波  张红燕 《价格月刊》2004,(12):33-34
一、江西农村贫困现状 江西农村贫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贫困人口较多、规模较大、程度较高;贫困并不是个案问题.而是一种以区域为主要特征的贫困;从整体上讲。江西农村贫困主要不是绝对贫困,而是具有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的双重性。根据统计,2001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为88.4万人,比率接近于全国3%的平均水平.占农业人口总数的2.7%;  相似文献   

8.
西部山区农村贫困成因的经济分析——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我国的贫困主要集中于西部山区,西部山区农村的反贫困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最大问题之一。以甘肃省为例,运用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分析山区农村贫困的成因,提出西部山区农村的反贫困要从恢复生态环境,突出地方特色,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和发展小城镇几个方面来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农村贫困问题更是愈加严重,为此,要从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的理论角度、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的理论角度、罗尔斯的公平观理论角度来分析中国的农村贫困问题,采取重建个人能力来避免和消除贫困,积极发展农村救济等措施,解决农村贫困.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与提高,我国当前城乡居民生活已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发展很不平衡的,部分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发展相对滞后,贫困问题严重。贫困问题是今后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中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1.
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迁移,是改善农村贫困,抑或恶化农村贫困?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争论较大。采用中国人口迁移数据分析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迁移,是改善农村贫困,抑或恶化农村贫困?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争论较大.采用中国人口迁移数据分析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城市贫困是一种相对贫困。城市贫困有收入性、双因素、选择性三种类型,均由经济转型、制度因素、非转型性失业及知识等要素构成。应以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健全社会制度,制定优惠政策,扩展就业渠道,扩大就业阵地等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新疆农村的贫困一直是新疆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央及新疆自治区政府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新疆农村贫困的问题依然存在。首先对新疆农村贫困的现状做了简单的概述,然后找出新疆农村贫困的原因并对其做出了分析,在对新疆农村贫困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人对贫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变化趋势与贫困缺口率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的变化呈下降趋势,但农村贫困发生率显示的是处于贫困中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它不能反映出贫困人口的内部贫困程度。通过对贫困缺口率的研究,从贫困人口内部揭示了贫困深化程度的差距,因而对扶贫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信贷配给对农村贫困作用的内在逻辑,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剖析了信贷配给对农村地区贫困的非线性作用及其地区差异。研究发现:降低信贷配给程度是减缓农村地区贫困的有效途径,且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随着农业信贷配给程度由高水平区间向低水平区间的转换,农村地区贫困与信贷配给程度的关系呈“U”型变化;信贷配给对农村地区贫困的门槛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东部农村地区随着信贷配给程度的降低,增加信贷有效供给的减贫效应逐渐变弱,中西部农村地区随着农业信贷配给程度由高水平区间向低水平区间的转换,农村贫困与信贷配给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变化。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的城市新贫困问题处于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转型期的特定阶段,表现出新的特征。研究了我国城市新贫困的特征、造成的社会危害,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是研究中国当前农村贫困问题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农村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健康、思想观念和迁移能力等人力资本存量对其家庭贫困有着重要的影响,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杨晶 《商业时代》2015,(4):103-104
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扶贫进入攻坚阶段,伴随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出台,我国政府推出了包括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专项扶贫措施,以及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扶贫相关政策。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反贫困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村反贫困,但仍然存在瞄准机制不准确、财政资金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商》2015,(25)
贫困问题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需要及时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中,贫困的代际传递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是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反贫困战略的新动向。因此,对于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