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PO抑价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对352只A股股票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我国股市存在IPO抑价现象,平均抑价幅度为126%,并认为较低中签率、较小发行规模、较低发行市盈率、较高首日换手率、上市间隔时间短并在市场走势较好时发行上市的新股抑价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高田田 《中国物价》2020,(11):74-77
本文从我国设立科创板并实行注册制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出发,通过对比近一年来科创板和同期主板A股上市科技公司的新股发行情况,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科创板注册制有利于提升发行市盈率,但IPO(首次公开募股)抑价程度不降反升。这一方面验证了注册制通过发挥新股发行的市场化定价作用,有利于提升发行市盈率来降低IPO抑价的理论正确性;另一方面,由于新设科创板是增量改革的试验方式,导致科创板与主板上市企业的战略定位、科技实力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导致实证分析和理论假说结果相悖的假象。  相似文献   

3.
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开通,至今已经有几十家公司在其上市,且都以高成长性著称,在首次新股发行时,其抑价及相关方面等具有别于其他市场的特征.本文结合创业板IPO的抑价率、市盈率、中签率、发行价、每股收益、发行规模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统计性描述与比较,从理论和实证分析了创业板IPO抑价及其彩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陈俞闽 《商业时代》2012,(31):63-64
文章以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变迁和市场化定价机制改革的进程为研究主线,结合我国新股发行的制度变迁和政府在IPO发行监管中的窗口指导行为,对核准制下政府的IPO"窗口指导"及其对IPO定价效率和上市首日收益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新股市场化定价改革的深入,政府在IPO中进行"窗口指导"的政策效应对IPO上市首日收益率的解释力度逐渐减弱,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高,IPO定价的市场机制正在增强,IPO定价效率有所提升,体现了IPO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方向。  相似文献   

5.
使用2004-2017年2284家IPO样本,对新股发行特征对IPO溢价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资本市场的IPO定价是多种因素影响的一个综合结果,其中证监会的发行审核管制和发行价格管制是导致IPO异象的主要原因,而信息不对称、市场情绪和承销商共谋也会促使IPO收益上升。  相似文献   

6.
我国IPO抑价与政府管制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股票市场长期存在着新股发行抑价现象,其中有中国特殊国情的因素.基于沪深两市2004年至2008年A股市场258家IPO样本,引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政府管制下各因素对IPO抑价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现阶段政府管制的因素,如主流券商的垄断力及上市等待期、发行市盈率等指标对IPO抑价有显著影响.对此,应适当放松承销收费管制,合理调整上市等待期,实行差异化市盈率定价,逐步向注册制过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1991-2012年间1 733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将政府管制因素纳入IPO抑价模型,并综合市场环境、公司质量和信息不对称等影响因素,验证了政府在发行和定价上的管制行为对A股IPO抑价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A股IPO抑价现象与新股发行定价的政府管制程度显著正相关,而核准制与询价制的实施显著地降低了IPO高抑价水平;政府管制因素可以解释A股市场上的IPO浪潮现象,其表现为当期高的IPO平均抑价率会引起6个月后IPO数量的显著上升,这一滞后期长度与IPO公司向证监会报送材料至审核通过的等待时间相一致。所以,政府应当逐步减少对IPO的干预,实现监管和审核的真正分离,从而提高发行市场效率,完善新股发行制度,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8.
王丽  章锦涛 《商场现代化》2005,(32):172-173
IPO抑价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对352只A股股票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我国股市存在IP0抑价现象,平均抑价幅度为1 26%,并认为较低中签率、较小发行规模、较低发行市盈率、较高首日换手率、上市间隔时间短并在市场走势较好时发行上市的新股抑价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2010年初,A股市场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新股破发潮,市场因此发生了有趣的转变。本文利用2009年6月新股发行市盈率管制取消后的数据,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实证考察。文章发现,新股破发的出现打破了A股市场上"新股不败"的神话,IPO定价开始了"理性回归"的过程。然而,在这一过程之中,市场的定价效率反而下降了:新股破发出现后,IPO定价水平不再能够反映发行企业质量和风险的信息。文章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看似反常的现象,是因为在IPO定价向新的均衡水平调整的过程之中,市场上出现了新的风险,新股申购的信息费用大幅提高,而IPO定价效率下降的现象实际上正是市场主体减小信息费用的自发安排。  相似文献   

10.
张新 《适用技术市场》2011,(10):54-55,71
核准制下如何制定合理的新股发行价(即IPO定价),何种发行方式和定价机制更适合中国股市,一直都是监管层、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研究IPO定价影响因素,有助于IPO合理定价,促进一、二级市场的优化配置。研究核准制下新股IPO定价影响因素,得出了相应的研究结论,基于这些结论,提出了监管部门应该减少对IPO定价的行政干预,不再规定市盈率控制标准,调整发行方式以协同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利益,走市场化道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新明 《商场现代化》2012,(24):124-125
长期以来,IPO抑价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国新股发行市场上。本文对IPO溢价率的概念加以界定;并且对影响我国创业板IPO溢价率的诸多因素加以量化并利用计量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构造出与创业板IPO上市首日溢价率相关联的多元回归模型,并根据结果比较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2.
郭颂  冯嘉微 《现代商业》2011,(29):23+22
本文从中小板IPO首日交易行为着手,用横截面多元回归的研究方法,对影响IPO换手率的各因素和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成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小板IPO首日换手率与一级、二级市场收益率呈正相关;筹资规模适中的新股流动性最高;筹资规模较大时,新股的流动性次之;筹资规模较小时,新股的流动性最小;创新型比传统型公司的新股流动性更好;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后,市场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国内外众多学者都把IPO作为研究主题,进行广泛研究,而IPO溢价是我国股票市场甚至发达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上都普遍存在的异象之一。本文对国内外IPO溢价影响因素的主要理论和研究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根据我国国情发现首日市场回报率、市盈率、中签率、换手率都对IPO溢价率有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影响,同时由于我国监管机构的存在政府干预,承销商声誉对IPO溢价影响不大。最后,本文根据相关理论及实际经验,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从我国创业板从2009年10月建立后,创业板企业的IPO存在显著的折价现象.本文通过对303家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进行统计性描述和比较,实证分析了首日换手率、上市前市盈率、申购中签率、发行规模等方面与IPO折价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首次公开发行新股(IPO)的长期收益是IPO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IPO的长期收益对提高我国IPO市场效率和完善新兴证券市场IPO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要在吸取西方学者运用信息效率和行为金融理论分析IPO长期收益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开发行新股长期收益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IPO(首次公开发行)定价中的新股抑价现象是IPO发行定价中的异常现象之一,一般指新股在发行市场的发行价格远低于新股在流通市场的价格,具体表现是新股上市首日交易价巨幅上扬,上市首日即可获得显著的超额回报。IPO抑价在许多国家都存在,但在我国,这个现象更严重。从信息理论的角度对我国高IPO抑价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于我国创业板IPO现象进行研究和论证.从文章的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出,在我国创业板IPO中并不存在一级市场抑价和二级市场溢价的情况.而给大家造成这两种情况存在假象的原因是因为创业板股票一直都在创造和维持着一个高股价和高市盈率的局面.本文认为,这种高股价和高市盈率的存在主要是与我国创业板的发行要求过于严格以及投资者的不理性炒作有关.  相似文献   

18.
《商》2014,(3)
<正>尽管在制度设计上绞尽脑汁,本次IPO重启以来的新股发行,在二级市场上仍然遭遇到集体爆炒,"新股不败"神话也再度上演。在笔者看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本质上是由于新股供给端的行政控制与二级市场博傻行为引发的投机怪圈所致,要打破这种局面,需要进一步实现从新股发行节奏到发行价格的去行政化。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28日,本轮IPO重启以来两市共有48家企业完成了新股发行,平均发行价格为23.26元,平均发行市盈率为29.02倍,实际募集资金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目前学术界比较主流的IPO抑价理论以及对2010—2012年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严重,且其原因是创业板市场运行机制不成熟,二级股票市场投机情况严重。另外,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募集资金量、发行市盈率对IPO抑价水平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被证监会视为抑制股市"三高"现象的重要工具之一,它的发布将有助于投资者的理性投资,有助于发行人的合理筹资,也有助于形成对承销商的约束。但是它的发布也有可能会产生消极影响,导致上市公司质量下滑、新股发行重回固定价格发行机制等结果,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也有悖于新股发行改革"市场化"的发展方向。为克服这些消极影响的产生,在推动这一指标在IPO中应用的同时,应对不同风险的投资市场进行划分,加强对承销商的约束、提升投资者的投资能力并努力提升上市公司的规范运行,强化政府的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