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学海 《商》2014,(9):162-162
在面对如今死刑废纸的洪流上,东亚各个国家表现出不一样的态度,但总体分为两个阵营,即废死派,和保留派。目前在韩国死刑已经废止,而新加坡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经济强国,在面对死刑废止问题上,却坚决反对。本文旨在通过对比新加坡和韩国的死刑观,破解新加坡背后的不废止死刑的理由。  相似文献   

2.
死刑作为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当前面临着种种挑战。死刑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法律问题,而且是世界的一大热点问题;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作为一项制度它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发展,为死刑的废止创造了社会条件。当然正像其他客观事物一样,它的废止或消亡各国不可能是同步的。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也可以相互借鉴成功的经验。本文就死刑制度的废留问题发表浅见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3.
周宝金 《商》2014,(13):145-145
作为刑罚的一种,死刑从应然性上说,在中国,我们应当废除死刑。废除死刑的呐喊,首先出自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里亚。死刑在当代中国不可能完全废止,但应当限制死刑的适用。死刑应当受到限制,这已经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我国也不应该例外。  相似文献   

4.
王薛韬 《商》2012,(20):123-123
在国际上,死刑的废除之声已成压倒性优势的趋势下,我国的死刑改革也箭在弦上。但是我们应该注意,死刑问题的研究,不仅仅是个法学理论的研究,更是个一个社会问题的思量。一国死刑的废除问题,需要结合具体的社会环境、人文背景等具体国情,不能无的放矢。  相似文献   

5.
高超 《商》2012,(15):146-147
经济犯罪死刑配置问题在我国历来是一个争议已久的问题。对于经济犯罪配置死刑,虽然使得刑法的严厉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得刑罚的威慑力得到充分的体现,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展,经济形势的转变,死刑面对经济犯罪的迅速上升显得力不从心起来。而且从世界犯罪内来看,刑罚的轻缓化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死刑在刑罚配置中的比重越来越低,对于经济犯罪这样一种与经济活动相关的犯罪形态而言,废除死刑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经济型犯罪的死刑废止是我国现阶段在死刑控制问题上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和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苗峰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3):225-226
我国的死刑制度,问题颇多,在具体的制度构建上,还存在不合理因素。要改革当前我国的死刑制度,既不能盲目从外,立即从立法上废除死刑或者在司法领域摒弃对死刑的适用,亦不能不顾世界范围内舆论和总体趋势的影响,一味重用死刑,强化对死刑的适用。需要做的,是加速缩减死刑罪名,并在刑法修订中禁止增设新的死刑罪名;应该限制死刑适用的对象范围,调整死刑的适用条件并对其予以严格规范;同时,还应该大幅度减少死刑的执行,运用更人道的死刑执行方式。  相似文献   

7.
苗峰 《中国商办工业》2011,(13):225-226
我国的死刑制度,问题颇多,在具体的制度构建上,还存在不合理因素。要改革当前我国的死刑制度,既不能盲目从外,立即从立法上废除死刑或者在司法领域摒弃对死刑的适用,亦不能不顾世界范围内舆论和总体趋势的影响,一味重用死刑,强化对死刑的适用。需要做的,是加速缩减死刑罪名,并在刑法修订中禁止增设新的死刑罪名;应该限制死刑适用的对象范围,调整死刑的适用条件并对其予以严格规范;同时,还应该大幅度减少死刑的执行,运用更人道的死刑执行方式。  相似文献   

8.
舒筠云 《商》2013,(5):169-169
本文对我国近十年对死刑制度的研究进行了回顾,研究认为对死刑制度的研究尚未得到法学界的重视,研究的热点是我国死刑制度的改革与存废问题等。对我国死刑制度适用标准、死刑制度改革的内外部条件与环境的研究将成为我国死刑制度研究的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从死刑量刑和判罚来看,明确死刑的动议和提高死刑之适用标准为限制死刑之必须:一是确立“无死刑主张不裁判”之原则,明确只有公诉机关提出适用死刑或执行死缓之主张请求,法院方可进行死刑适用的裁判;二是实行死刑案件两次开庭之特别审理程序,赋予检察机关死刑动议权,由其在开庭前或法庭审理时以起诉书的方式提出,并相应提高死刑适用的标准。因此建议在立法中加入“没有公诉方死刑之请求,法院不得适用死刑裁判”之条款。  相似文献   

10.
《商》2015,(21)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拟取消集资诈骗罪等9个罪的死刑规定。这次修正案欲取消的9个死刑罪名是否必要以及如何看待死刑存废,草案一出就引起了社会关于死刑存废问题的舆论风暴。  相似文献   

11.
高雪 《商》2014,(46):153-153
美国最高联邦法院大法官Sandra Day O' Connor说:死刑制度很可能正在对一些无辜者执行死刑.死刑案中的冤假错案在还保留死刑这一极刑的国家时有发生.保留死刑是对人道主义的挑战、报复主义的纵容.从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看,一步到住地废除所有犯罪的死刑,社会条件还不满足.但是,法治国家才是现代化的国家,法治社会才是现代文明进步的社会.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提高全民法治观念建设,不断朝着废除死刑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2.
死刑对于一个罪犯来说是对他犯罪的最严厉惩罚。死刑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后期,死刑伴随着国家的诞生而出现,是一种人类最本能的报复手段。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死刑与其他普通刑罚有着本质的显著特点。死刑存在一天,人类的文明都在快速发展,是对死刑的一种承认和认可。贝加里亚在《罪与罚论》中主张废除死刑这一古老的刑罚,国家政府民众都在对死刑的合理存在性产生质疑。死刑的争论应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不可人云亦云。但是,从发展最终点的社会角度的方向来看,死刑终究是要取消的,这是毋庸置疑的。理论上,伴随人类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交融,死刑执行数量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世纪中叶后,为了使得死刑的减少和进一步废止,全球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举措。虽然废除死刑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长远之计,但彻底废除死刑的条件在各国调查的结论中参差不齐,就目前我国的废除死刑来看,许多条件和时机还不是那么的成熟。我国废除死刑的道路必将任重而道远。从宏观问题的探究角度出发,当前的死刑制度在我国还会仍将持续存在,我国的死刑制度,严格从立法,执法和司法层面出发,力求存在和执行的合理,在为具备废除死刑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袁政 《中国商办工业》2010,(12):283-284
死刑在许多国家已经废除,在实践上证明了废除死刑是可行的。在讨论死刑存废的时候,有必要对死刑的内涵、死刑与人权的关系、中国的死刑范围以及分析废除死刑的原因,进行深层探讨,把握中国未来死刑的发展趋势,阐明保留死刑的中国意义。  相似文献   

14.
袁政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2):283-284
死刑在许多国家已经废除,在实践上证明了废除死刑是可行的。在讨论死刑存废的时候,有必要对死刑的内涵、死刑与人权的关系、中国的死刑范围以及分析废除死刑的原因,进行深层探讨,把握中国未来死刑的发展趋势,阐明保留死刑的中国意义。  相似文献   

15.
《商》2015,(13)
死刑制度由来已久,其制度性起源很难追溯。但死刑的废除观点的提出是近两三百年的事,意大利学者贝卡里亚把死刑推上了理性的祭坛,振臂一呼,成为史上主张废除死刑第一人,引发了后来长达两百多年的关于死刑存废的争议。时至今日,死刑保留论者与死刑废除论者还是各执己见。虽然废除死刑的道路注定艰难,要改变人们心中长久以来的思想很不易,但是现阶段既然我们保留了死刑,就要使死刑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死刑,我国各界也做了很多努力,不断完善死刑制度。  相似文献   

16.
晓亮 《中国工商》2004,(8):68-68
刚才,我读了胡德平同志的文章,里面提到有一个省判了一个民营企业家死刑。被判死刑的原因,是因为他戴了“红帽子”,是一顶形式上的“红帽子”,实质上他的企业是私营企业。目前,我还不了解具体案情,据说是产权不清晰。但无论怎么说,也不能判死刑啊!  相似文献   

17.
《商》2015,(42)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美满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刑法将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行为纳入规范中,这足以说明国家对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妇女、儿童权益的重视。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一共六款规定了该罪的各种情形。本文将在分析本罪的犯罪构成的基础上对其量刑作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8.
吴家敬 《商》2014,(32):220-220
死刑又称生命刑,在刑罚体系中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死刑复核程序是法院对死刑案件复核遵循的特别制度。死刑复核制度作为死刑案件的最后一道"闸门",对控制我国死刑数量、保证死刑案件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我国古代和现代的死刑复核制度,并分析了现行死刑复核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9.
死刑综述     
《商》2016,(3)
<正>死刑又被称为生命刑,是一种以剥夺犯罪分子生命为主要处罚方式的的刑罚,包括死刑立即执行与死刑缓期2年执行。随着人权保护的发展,这种以生命为处罚手段的刑罚,开始遭到了越来越多人和组织的批判。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走上废除死刑的行列,在此趋势下,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世界上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基于国际压力还是国内有关死刑的讨论都不得不将死刑问题纳入国家刑事政策的考虑之中。在2005年10月《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的报告中,将死  相似文献   

20.
张晓梅 《商》2014,(48):208-208
随着我国《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的问世,其拟取消九种犯罪的死刑,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也预示着中国死刑改革的又一重大进步。我国死刑改革问题,直接关乎依法治国的进程和对宽严相济政策的落实,因此它对我国整体的发展和进步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