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以下简称OCB)受到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的广泛研究,但是对OCB的理论基础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目前OCB存在的两个理论基础进行综述,总结了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对OCB的解释作用,接着提出了激发OCB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时常会面临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法律诉讼程序来争取权益的选择。此时,诉讼时效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有意识的通过应收账款日常管理过程的细致工作,避免诉讼实效超期?本文通过分析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从如何预防应收账款"超过诉讼时效"问题和诉讼时效"届满"后的弥补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吕彦平 《商》2014,(48):173-173
围绕最高院《诉讼时效若干规定》第19条关于“债权让与与债务承担中的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进行分析:依债权法理论可知.诉讼时效中断在债权让与中是主张“通知主义”,在债务承担中是主张“同意主义”。鉴于当前社会中债权债务关系纷繁复杂,传统债的移转理论学说将受到一定程度的现实冲击,在很多情形下,债的移转并不是从取得债权人同意的那一刻开始中断。笔者提出债的移转中的诉讼时效应适用“到达主义”,但仍需法学理论工作者做进一步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担保法》和《解释》)对某些问题的规定存在冲突,其中对保证期间的界定、性质、起算点及其与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的关系甚为混乱。从对上述法律规定的分析入手,探询立法者设计保证期间制度的原意,从而找出问题的症结.并提出一些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刘惠 《北方经贸》2002,(6):38-39
银行在催收贷款时经常面临确认合同的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的问题。根据《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和民法的相关规定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存在一系列的区别。针对二者的特点和在银行实务中出现的问题 ,对超过诉讼时效的贷款催收给出了补救办法。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经济学专业本科学生绝大多数仍然是一味追求书本上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为重点,为考试而学习,而缺乏对热点经济现象的解释能力,仍然存在"考完即忘"的现象。"课题"模式的教学方法试图从系统的思想,报着对某个专业知识研究的态度进行教与学,这样可以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并为以后的经济管理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论除斥期间     
刘丽  刘琨 《致富时代》2010,(1):191-191
在民法上,因时间的经过而影响权利的存续或行使者,主要有消灭时效(我国称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关于诉讼时效,我国《民法通则》及有关特别法都有比较完整系统的规定,人们对此十分熟悉。而关于除斥期间,立法规定就相对较为分散了,加之其与诉讼时效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司法实践中人们常常将除斥期间误认为是诉讼时效,而实际上,两者在立法宗旨、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8.
赵亚楠 《华商》2008,(11):103-103
费尔巴哈在前人感性学说的基础之上,建立起其感性本体论。但是他的哲学却存在着严重的内在缺陷。马克思对于"感性"的变革性解释是建立在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上的,并超越性地将费尔巴哈的感性存在发展成为感性活动,从而使马克思哲学由对哲学理论的玄思迈向了具有现代特征的社会理论方向。  相似文献   

9.
银行在催收贷款时经常面临确认合同的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的问题.根据<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和民法的相关规定,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存在一系列的区别.针对二者的特点和在银行实务中出现的问题,对超过诉讼时效的贷款催收给出了补救办法.  相似文献   

10.
诉讼时效适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诉讼时效适用问题的研究有理论价值,也有实际意义。我国《民法通则》对此的笼统规定,更使该问题的争论增加。从民事权利种类体系出发,结合各类型权利的特质分析,诉讼时效只适用于债权请求权及其救济权。  相似文献   

11.
不完全金融契约理论是研究当契约不完全时,内部经营者/企业家与外部投资者之间如何进行契约安排以实现有效融资的理论.该理论虽然自上个世纪90年代才开始出现,但在解释各种金融契约的特征、资本结构的内生性以及风险投资融资安排等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它提出了控制权相机转移和"胡萝卜加大棒"的控制权配置的基本思想,并将融资活动与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紧密联系起来,极大地提高了人们时公司融资活动的认识.但这一理论仍存在着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理论基础尚存在争议;研究范围较窄等.推进该理论发展的关键在于强化其理论基础,建立起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依然存在股权融资偏好.本文提出将研究股权融资偏好的"治理结构解释论"与"融资成本解释论"两种理论相融合的思路,依此设计出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股权融资成本的计量方法,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提供一种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3.
基数效用理论通常用边际效用递减来解释需求规律,但存在令人感到困惑的地方,即"货币边际效用不变"假设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相矛盾,而后者所支持的"货币边际效用递减"也常被广泛认同,这就影响了基数效用理论的解释力。本文通过分析,解释了这一矛盾,让读者全面认识货币边际效用和需求曲线。  相似文献   

14.
随着预期理论在经济学的蔓延,预期理论开始用来解释各种经济问题的存在,本文基于预期理论产生的基础,分析各种不同的预期理论,同时结合商品价格的形成,分析预期与通货膨胀的相互关系,最后得出相关的思索与总结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货币"超发"现象在我国持续存在。然而,长期的货币超发却并未导致以CPI衡量的持续通货膨胀,这种现象被称为"中国之谜"。经典的货币数量论、经济货币化理论以及经济虚拟化理论都曾对这种现象进行过解释。作为对现有解释的一种重要补充,本文基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视角,对货币超发背景下的物价总水平变动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可以成为解释"中国之谜"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胡博婧 《现代商贸工业》2014,26(19):160-162
《担保法》第25条与《担保法解释》第31条关于保证期间的规定发生明显差异。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对"何为保证期间"这一前见问题进行回答,接下来有必要对第25条含义的诸多争议进行辨析,明确该条款到底为何意,之后对更深层次问题,即保证期间的性质到底是除斥期间还是诉讼时效期间予以回答。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是理清了是否存有法条冲突的相关法条之间的关系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纠纷,往往会想到上法院去打官司。不过人们应当意识到在案件审理和执行中存在诉讼风险。人们应谨慎地选择诉讼手段解决纠纷,尽量防范和降低诉讼风险。诉讼风险有哪些呢?1、超过诉讼时效的风险。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下列诉讼  相似文献   

18.
于亚东 《商场现代化》2012,(23):159-160
进化主义能够解释人的利己行为,而人的道德表现还有或者说主要体现在利他的行为,道德直觉进化主义是这样的一种特殊的道德理论。而且道德进化直觉主义里的一个概念"基础态度",和孔子的"仁"的概念有类似之处。  相似文献   

19.
琼·罗宾逊的剥削理论以要素分配论为基础;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的理论,是对我国是否存在剥削问题进行解释的基础;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剥削现象的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0.
<正> 风险一:超过诉讼时效案例:原告李某购买一套房屋于1997年7月31日正式交房。原告发现该大楼安装的电梯与合同中约定的安装进口电梯不同。原告于2002年1月向法院起诉,要求房地产公司赔偿两种电梯的差价。法院以原告的诉请超过2年诉讼时效为由,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评析: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一般为2年,但因身体受到伤害、商品质量不合格等的诉讼时效为1年。诉讼时效届满的,原告将丧失胜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