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消费者权益纠纷的解决方式明确规定了五种途径,但实践中,消费纠纷发生后,除了消费者与经营者或生产者自行协商和解之外,消费者采取的救济程序主要有两种:一是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投诉;二是向法院起诉。其实起诉并不是最佳途径,消费者忽略了一个比较好的仲裁解决途径。消费者对仲裁机制解决纠纷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
程艳 《消费导刊》2009,(2):148-148
仲裁机制能够适用于专利有效性及侵权纠纷的解决,承认专利有效性的可仲裁性,并建立起一个协调一致的体系,包括对可仲裁性的界定、法律适用问题、赋予仲裁庭一定程度的临时措施实施权、规定仲裁裁决仅在当事人之间有效并且在专利局备案,通过这样一个体系来限制对仲裁协议约定的权限,达到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际间知识交流的空前频繁和对知识产权“私权性质”的确认,知识产权纠纷的可仲裁性在理论和实践上已逐渐得到认可。仲裁为知识产权纠纷提供了一种高效、快速、保密的解决方式,尤其是涉外纠纷的解决方面必将得到更多更广的应用,但同时,相关的理论问题也就亟待解决。其中,“法律适应问题”对于纠纷解决有着实质性的作用,在知识产权仲裁实践和理论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从国际商事仲裁法的角度,结合冲突法,知识产权法等基本理论和中外在此问题上的立法、司法和仲裁实践,对涉外知识产权中的法律适应问题进行专门的探讨,指出在仲裁法律选择过程中通常考虑的诸多因素及基本原则,并针对中国的涉外知识产权仲裁中的法律适用问题提出一些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论国际商事仲裁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解决的优点国际商事仲裁是指当事人通过达成仲裁协议,将具有国际因素的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方(即仲裁机构),由其根据法律与公平原则作为终局裁决的一种非司法争议解决程序①。与传统民商事诉讼相比,国际商事仲裁有许多优点:(1)仲裁充分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不光仲裁庭对案件的管辖权来自于当事人的仲裁协议,仲裁地、仲裁员、仲裁准据法等也均由当事人自由选择。而在普通诉讼程序中,法官的任命、审判进程都必须依据严格的法律规定,不能任意由当事人加以变更。(2)利用仲裁解决国际商事争议往往具有极高…  相似文献   

5.
支招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警惕海外知识产权摩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企业遭到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大幅增加,应对知识产权诉讼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企业在遭遇此类纠纷时,出于成本及其他因素的考虑,往往选择放弃部分利益,从而导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受阻。随着中国企业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海外维权的道路。美、德、日是中国企业的传统出口市场,也是知识产权纠纷的高发地,本期封面报道由专业律师解读这几个国家知识产权法规特点,分析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提供相关应诉技巧,以使国内企业能积极理性地面对知识产权纠纷。  相似文献   

6.
7.
姚虹 《北方经贸》2014,(9):63-64
权利救济体系可以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加以区分。多元化的利益冲突和纠纷类型必然要求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仲裁作为一种非诉讼权利救济方式是介于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之间的纠纷解决方式。发挥仲裁优势,协调仲裁在纠纷解决机制中与诉讼的关系,真正使仲裁"深入民心"是仲裁制度未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9.
垄断对自由的竞争秩序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反垄断法对打击垄断行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由于反垄断法的特殊性质,因反垄断而产生的争议是否可以通过交付仲裁解决是国际商事仲裁法中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有关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实践和法律中分析研究后认为,纵向的反垄断争议即在国家反垄断部门和实施垄断行为者之间产生争议不可交坟;但横向的反垄断争议即私人反垄断争议的趋势是逐渐由不可仲裁到可以仲裁发展,并且由国际性的反垄断争议可以交付仲裁到国内性的反垄断争议也可交付仲裁发,我国现行仲裁法对此的态度是不明朗的在以后制定反垄断法时对反垄断争议的解决程序方面应当允许仲裁的介入,特别是以后在中国出现国际性的反垄断争议时更是应该如此。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当前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的主要方式TRIPS框架和国际商会仲裁院的纠纷解决机制与程序入手,对其中专家组的组建、上诉程序、法律适用、第三方程序等必要内容进行了对比性探究,并参照两者模式对我国当前的知识产权案件仲裁程序的漏洞展开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仲裁方式解决因区域经济合作协议而产生的争议,应成为最主要的争议解决方式。仲裁适应了中国社会转型和法律社会化背景下,对复杂的社会关系进行综合调整的时代要求,对解决区域经济合作争议,有其独特的优势。为适应区域经济合作争议解决的需要,我国应承认临时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12.
13.
王莹丽 《商业研究》2011,(6):207-212
我国临时仲裁机制的缺失带来了种种弊端,作为完善路径的选择,我国可以采用"试点方式"逐步将临时仲裁机制引入仲裁体系。当前金融仲裁方兴未艾,金融纠纷解决的特性及其对临时仲裁的需求,使得金融仲裁成为进行临时仲裁"试点"工作的适当领域。在具体制度构建方面,可从临时金融仲裁的法律地位与基本原则、仲裁协议内容与效力、仲裁员选任与监督、与仲裁机构的支持及法院对临时金融仲裁的监督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一国纠纷事项是否能够以仲裁作为解决方式与该国的公共政策密切相关,各国将公共政策作为一道分水岭,有违公共政策的事项交由法院负责,而与国家利益没有冲突的纠纷则可以交付仲裁。除此以外,各国对于可仲裁性的事项也有几种分类标准,如和解性、商事性和财产性等,我国兼采几种模式。垄断作为与国家经济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否具有可仲裁性一直备受争议。根据欧美国家对此的实践发展,各国都对于反垄断争议采取了越来越宽泛的限制,我国也应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完善我国的《反垄断法》以及《仲裁法》的对于反垄断争议仲裁的相关规定以及仲裁程序,建立着重于公共政策的司法审查,一步步完善我国反垄断争议的仲裁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成为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新热点。其争端解决与各国巨大的现实经济利益息息相关,日益成为国际经济组织、区域性经济集团、各国政府和众多志家学者关注的对象。本文介绍了柜贸组织内知识产权的争端解决机制,详细分析了其现状和特殊实质问题,并对世贸组织内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如何改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尽管在国际社会中,仲裁的事项范围一直呈现扩大化的趋势,专利效力的问题因涉及公权力的因素而历来成为很多国家可仲裁范围的禁区。笔者从专利权的本质属性入手,说明专利权是可自由处分的私权;进而阐述专利有效性纠纷是民事争议,并不是我国仲裁法所排除的行政争议事项;最后论述专利仲裁并不构成对公共利益的危害,得出专利效力争议具有可仲裁性的结论。本文所讨论的专利效力的争议仅指基于双方所签订的专利权合同而产生的对专利效力的争议。  相似文献   

17.
张超 《商场现代化》2007,(25):285-287
在国际商事仲裁中,争议事项可仲裁性贯穿整个仲裁程序的始终。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习俗、法律传统的差异,各国法律对争议事项可仲裁性范围的规定是不同的。依何国法律解决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学界存在理论分歧。遵循"分割论"的方法,本文分析了确定争议事项可仲裁性的法律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18.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包含诉讼内及诉讼外的多种纠纷解决方式,是我国目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为构建和谐社会而积极倡导的多途径解决纠纷的机制,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而日趋成熟的国际海事仲裁制度中独立的调解原则、仲裁员的选任制度以及快速低费程序等都对我国建立及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对于中国外贸企业,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贸易纠纷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才能化纠纷为机遇,迎来更好的发展.本文围绕中国国际经济贸易纠纷现状分析、导致中国国际经济贸易纠纷的原因、外贸企业如何利用仲裁解决国际贸易纠纷、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