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国强 《中国市场》2008,(52):192-193
中印交往中,云南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是开通最早、距离最近的交通线,但因各种原因未曾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常常被世人所忽视或遗忘。我们应充分利用云南在中印交往中的地缘优势,发展云南经济,将云南变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桥头堡,以加强和进一步发展中印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概述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中印两国农产品进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高杰①等人分析了中国和印度开展农业合作的基础条件,认为中印两国开展农业贸易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孙东升②得出的结论显示,截止2006年,中印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仍然不大,同时中印两国农产品双边贸易集中度非常高。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中印贸易合作的分析 (一)中印贸易现状中印同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且又毗邻而居。2005年,双方签订《中印全面经贸合作五年规划》,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两国立场一致进一步促进了中印友好关系,2010年又恰逢是中印建交60周年,中印两国领导人均表示要深化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4.
亢奋恒 《现代商业》2023,(21):92-95
印度作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发展中国家,是“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上的重要成员,加强中印在“一带一路”重大工程项目上的合作,对促进两国友好往来、促进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乃至全球的经济金融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中印金融发展及合作的历史,分析中印深化金融合作的必要性,总结双方金融合作实践,结合双方对外金融合作新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深化金融合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印度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随着多年来的不断发展进步,两国的经济地位和综合实力日益提高。在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经济体系当中,中印两国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中国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印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在近年来的中印贸易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和制约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对此,本文结合中印贸易的现状及问题,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印两国同属发展中阵营中较受关注的反倾销手段使用国,其行为特征在诸多方面存在联系和差异。文章通过比较中印两国在反倾销规模、反倾销对象、反倾销行业分布、反倾销调查时间、反倾销调查结论、由反倾销引发的WTO争端六个方面的行为,揭示出两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反倾销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商》2015,(47)
随着中印两国的崛起,中印经济发展引起了全球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后中印贸易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从中印贸易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增加中印贸易,增强中印两国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印度经济的日益崛起,这使中印两国之间的贸易越来越频繁,使得中印贸易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从中印两国的产业结构来看,相互之间有一定的互补关系,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印两国的贸易关系,将有助于建立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进而提升我国的影响力。对此,本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中印贸易关系,首先简要分析了中印两国的贸易现状,对其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的梳理,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然后分析了影响中印两国贸易关系的经济因素,接着分析了影响中印两国贸易关系的政治因素;最后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就如何更好地开展与印度的贸易关系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印度西部沿海地区的马哈拉施特拉邦(马邦)、孟买市和卡纳塔卡邦(卡邦),共有人口1.44亿,其在扩大中印经贸往来中占有独特地位。发展我国与上述地区的经贸往来,对于落实中央对印工作方针,改善中印关系,实现中印贸易额达到100亿美元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印度是发展中经济体两大典型模式,发展过程中孕育着解决世界问题的新方案和新思路。对中印两国经济政治发展及其体制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的两个大国。其未来的发展壮大,并不存在谁超过谁的问题,其共同发展必将对亚洲和世界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正确看待中印两国各自发展模式,从发展模式看,中国无法与自己的国情分开,而印度则无法与社会结构分开,尤其不能与种姓制度分开。中国应该在中印全面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更关注中印两国如何能增强互补,共同发展,而避免用零和博弈的原则来解释中印的崛起。  相似文献   

11.
时间聚焦在2014年9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演讲,将全球的关注吸引到印度这个南亚大国。中印分别是东亚和南亚大国,又互为重要的邻居,推动中印共同发展,既是历史上双方领袖的重要期许,又是创立真正"亚洲世纪"的必要前提。在中印领导人共识的基础上,建立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实现"龙象共舞",需要以双边、区域和多边视角,处理好两国的竞合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现有的合作机制下,中印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战略互信不足、经济安全担忧、边界纠纷等问题仍然影响着中印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推进中印关系的发展需要新的合作机制加以补充。"一带一路"旨在开展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能为发展两国关系提供新的契机。笔者通过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合作对两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印度未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原因,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推进中印合作的五个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孝军 《商业时代》2006,(32):25-26
近些年印度经济的增长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本文通过对中印两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详细解读了中印两国目前在服务贸易领域所处的地位和现状,并得出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4.
以武汉市地铁2号线周边2000米以内的36个楼盘为调研样本,通过实地调研和上网收集查询各楼盘房价,从空间(空间效应)和时间(时间效应)两个角度分析研究了武汉地铁2号线对周边房价的影响状况。分析认为,武汉地铁2号线在空间效应上在500米以内的影响最明显,然后影响程度逐渐减小;时间效应上在地铁规划后周边房价略有上涨,地铁开通前两个月房价大幅上涨,地铁开通后房价持续上涨,在地铁开通后6个月,房价保持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5.
2014年莫迪就任印度总理以来,积极推进印度经济制度改革,提出"印度制造"、"数字印度"、"季风计划"、"向东行动"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总体取得了较为积极的效果。中印两国互为重要合作伙伴,莫迪的经济改革方案为中印两国深化经济合作创造了新机遇。本研究对莫迪经济发展战略和主要改革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在分析制约中印两国合作障碍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深化中印经济合作的五方面建议,以推动实现从"龙象之争"迈向"龙象共舞"。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中印双边贸易结合度、相似度、互补性的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对印度的进口和出口效率,以及中印双边的贸易潜力,提出了中印贸易合作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中印双边贸易额稳步增加,但印度对华出口增长乏力,中方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印两国贸易关系紧密,贸易产品互补性较强,且在两国主要出口市场的竞争性较弱;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效率小于进口效率,出口和进口贸易潜力最大值分别为794亿美元、177亿美元;互相削减关税增加了两国的总经济效应,且印度的收益大于中国;印度加入上合组织促进了其与中国的贸易增长。建议中国扩大对印度的投资,增加从印度进口,积极推动RCEP尽快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的数据,基于产品附加值测算了中印间竞争互补性和贸易紧密程度。结果显示:中印间贸易虽然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但是印度所受到中国的贸易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低产品附加值增速最大,印度对中国产品贸易结合度日益松散。因此还进一步比较了中印两国在世界市场的出口表现,中国在英国和德国市场上出口增速和竞争力提升优于印度,但在两国最大出口市场美国市场上,印度表现优于中国,未来两国贸易可能面临持续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商》2014,(24):107-108
中印两大邻国渊源深厚,双方的和睦相处、携手合作,不仅是亚洲之幸,而且是世界之福。本文通过对两国从秦至清的文化交流的梳理,肯定中印文化交流对中印双方乃至世界而言都是有着诸多裨益的。  相似文献   

19.
鲁史古茶园     
许文舟 《商业文化》2007,(23):64-66
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云南省凤庆县以北的鲁史镇,已是一个商人云集的茶马古道重镇。据《鲁史镇志》记载,古镇有七百多年历史,明朝开通的集商道与官道  相似文献   

20.
孙卫斌 《商》2015,(1):116-117
在一国国际贸易中,服务贸易的比重一直是该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印是两个在人口、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等各方面相似的国家,本文通过对中印两国服务贸易总体、贸易结构、国际竞争力等的研究数据比较,研究我国在服务贸易发展中的不足,并给出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