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逐步推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加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全面实施,以及人均寿命年龄的延长,农村老龄化的趋势尤其明显,"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1.28亿,占总人口的10.2%,至此我国已达到10%的老年型标准。200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亿5340万,占总  相似文献   

2.
崔永军  吕恒 《改革与开放》2011,(22):154+156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的行列.加之我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养老问题解决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姬琴琴 《发展》2010,(7):89-89
由于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多、比重大,因此,关注农村养老理应是我国当前养老的重中之重。农村养老也就是农民的养老问题,但在谈及农民及养老问题时,许多人的思想还停留于传统养老模式,即以土地为依靠的家庭养老。诚然,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曾起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周辉 《特区经济》2009,(6):175-176
我国已正式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部地区的农村老年人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通过何种方式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定祥和的养老环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完善当前农村养老模式必须形成全社会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建立农村老年人组织,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积极发展中介服务,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为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0年11月底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的10.2%。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为老年型人口结构类型的话,那么早在2000年,我国已开始迈入老年型社会。  相似文献   

6.
浅析当前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作为农村老年人占绝对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当前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不容乐观。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区养老机制滞后,社会保障投入严重不足等,导致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处在家庭边缘和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生活堪忧。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农村养老机制。  相似文献   

7.
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与农村养老模式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韩梅  侯云霞 《特区经济》2009,(8):145-147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其中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更显突出。本文从居住方式、经济状况、医疗状况、闲暇活动、养老方式与养老观念几个方面调查分析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前,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制度性瓶颈和一系列外生因素的冲击,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渐趋弱化.但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养老现状来看,传统家庭养老仍是农村主要养老方式之一,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社会化养老也是养老模式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在巩固和发展家庭养老的同时,也要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方式,在整合中不断发展以家庭作为养老载体并辅助于多种方式的农村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省份,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养老依然是贵州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在农村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政府、民间资本、社会力量三方协作,是解决贵州省农村养老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社区养老的必要性 1.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挑战 目前.我国广泛研究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家庭养老以代际养老的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根基深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这一传统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局限性日益显现。其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使得家庭规模缩小。有限的家庭成员无暇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安慰。二是思想价值观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刘建峰 《乡镇经济》2008,24(2):98-10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将会受到严重冲击,人口老龄化、农村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和核心化,以及农民收入低下等削弱了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为此,我们应主要从制度伦理建构入手,鞭策、鼓励、扶持家庭养老,提高农村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质量水平,还要发挥政府在农村家庭养老中的职能作用,真正让家庭成为老人们安度晚年的稳固后方。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实行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文化冲击使传统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女儿养老即是在这种变革中产生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本文在对女儿养老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女儿养老的比重在农村地区有着较大的反映,女儿养老的质量在老人的个体特征变量不同的情况下有较大区别。对农村地区女儿养老进行描述性分析,这对完善农村养老模式有很好的政策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后,农村家庭养老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首先,家庭人员结构发生变化,不少地区形成了4-2-1的倒金字塔形的家庭结构,一对夫妇要供养4个老人。不论是家庭经济收入,还是赡养的时间和精力,都难以达到赡养的目的。其次,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相似文献   

14.
人口流动下的农村家庭养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反映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青壮年人口离土又离乡的持续外流,对于农村的家庭养老保障却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照料者缺乏,养老观念淡化等,使得农村家庭养老保障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迁移,同时,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的提高,老龄基数增大,高龄老人比例高,老龄化程度加剧。老龄化问题解决不好不仅给农民家庭带来负担,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可能引起社会治安问题,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对农村养老问题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文章在分析农村已有的养老模式和国家对土地改革,支持土地流转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以“土地养老”为经济基础,以“家庭养老”提供居住环境,以“社区养老”提供看护照料三者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的农村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加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其养老问题,特别是贫困地区养老问题日益突显,形成一个十分紧迫的社会问题,需尽快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一、瑞昌市农村老龄化现状为了摸清区老龄化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对瑞昌市贫困乡武蛟乡当前的老龄人口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武蛟乡共有7个  相似文献   

17.
吴倩 《走向世界》2012,(22):82-85
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化、社保制度滞后已成未来发展的重大隐患。几十年后,谁来养活中国?已执行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否调整?是否,应放开二胎管制?养老模式如何变革?这些问题无疑都需在新的人口环境和发展背景下重新考量。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底,唐山市总人口为719.12万,农业户籍人口489.8万,占总人口比例为68.1%,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66.25万,占比为13.52%。按照国际社会的标准,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市有近七成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武中哲 《山东经济》2006,22(4):93-97
山东省农村养老处在家庭养老弱化和社会养老不足的双重压力之下。那些家庭经济情况差,所在村庄的组织程度低,家庭收入低的老人是最需要关怀的群体,未来应当特别注重对这一部分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设置。可以规划如下三个阶段的目标:第一阶段目标应当是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第二阶段目标是重视并发挥村组织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第三阶段目标是完善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进行适当的制度设置并保证其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家庭自助养老、社会购买养老、村民互助养老三种现有养老模式的困境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农村独居老人养老应该是一种良性循环的自然发展模式,是一种逐渐减少政府资金依赖而提高社会自我依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提出构建从低级的村民互助发展到建立初级的更具地域适应性的幸福院,再到建立新型的农村地域性养老中心,最后根据未来中国养老现实需求构想出更高层次的农村独居老人养老的可持续性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