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法律本质理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经济基础论,即认为法律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内容和形式都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二是阶级工具论,即法律同其他的国家政治机制一样,共同执行阶级统治的任务,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三是意识形态反映论,即法律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反映,这种意识形态通过各种媒介决定法律的内容。这三种观点,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本质的认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仅指出了法律本质的一个侧面,没有全面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法律本质。本文试图从三者的相关性来论证马克思主义法律本质的规定性是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对会计本质存在不同见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阐述会计本质时所应符合的三点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会计在本质上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的观点,最后,以该观点为基础形成了一个进行会计研究的基本思路,以期推动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的本质是关于人的全部规定性的最深层依据,它贯穿于整个人的世界及其全部发展过程.但是,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永恒的、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处于历史变化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生产力发展水半有着不同的规定和存在形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包括对人的类本质和现实本质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姚阳阳 《魅力中国》2011,(20):183-183,160
犯罪的概念及其本质是犯罪论的核心,也是整个刑法学理论的最基本问题之一。方孔先生试图以犯罪的本质是动物性来取代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本质,笔者认为方孔先生的这种观点有其局限性,我们仍应该承认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才是犯罪的本质这一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可持续消费文化本质上就是要强调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协调一致发展。文章基于社会问题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建构产物的观点,从消费社会学视角探讨了转型期我国建构可持续消费文化的基本条件及其社会文化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晓华 《新西部(上)》2009,(8):197-197,196
本文首先介绍了皮亚杰的儿童智力观中智力来源于动作、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智力的发展过程是产生和脱离自我中心的过程等基本观点,其次提出了这些观点对我国课堂教学的两点启示,即教学应注重活动教学法,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生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其本质上是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体本质三者的统一,人的发展要经历人的依赖性、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三个阶段。这些观点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在我国当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引发人们对人性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能够引导我们正确认识人的本质,理解人性,从而找到解决当前社会中出现的一些矛盾的方法,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信用建设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各级政府,相关学者从不同的层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网络说,法治说和意识说等三种观点,本文在介绍和评述以上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对目前社会信用低下的深层次的原因和探究,认为我国信用建设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通过培养和增强全社会的法意识和法感情,重树司法权威与严惩信用缺失行为并重,同时加快信用法律法规的建设,综合治理信用缺失行为,着力提升社会的信用度。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从不同角度阐释自己的观点.国内学者在引入和介绍西方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将企业社会责任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从社会责任的概念、社会责任的范围与层次、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问题这三个方面入手,对国内外理论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主要观念进行了介绍和梳理,并做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0.
本从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假设前提以及基本观点等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与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作了系统的比较研究,认为尽管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采用了各种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去说明汇率的决定及其变动,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假设前提的固有缺陷,决定了西方经济学汇率法科学地认识汇率的本质。在此基础上,论认为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角度出发才能科学地揭示汇率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要求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多,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必须建立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前提下。重点介绍了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观点以及介绍了我国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看法,研究表明,相对于国外研究我国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还有很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12.
霍岩 《改革与开放》2011,(12):19-20
传统的法本质学说认为,法的本质为阶级性.实际上,这种学说并不能完全涵盖法的本质.本文通过对不同社会形态中法本质的浅析,得出结论:法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而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  相似文献   

13.
对于公私法划分的合理性及其必要性,法学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公私法的划分理念多在大陆法系国家中受到尊崇,英美法系国家虽然在理论上并不认同这一划分方法之科学性,然而其法院的设置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对公私法划分理念的遵循。本文作者基本认同公私法划分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并且基于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背景对这一划分进行了新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张弛 《中国集体经济》2012,(8S):135-136
文章总结了关于物权法定原则外延的不同观点,介绍了物权法定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特定的历史需要而进一步得出结论:物权法定是对意思自治的限制,物权法规定由强行法规定的内容就是对意思自治的限制,这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物权法定已走向了僵化。结合我国立法以及司法实践,物权法定原则未来的发展是通过小幅改革措施使物权走向自治。  相似文献   

15.
吕志雯 《魅力中国》2010,(6):320-320
在心灵哲学中,还原论经常被作为处理心身关系问题的重要理论。人有无“心”的存在?如果有,“心”指的是什么?我们能否认识它?它与我们的身体行为有无联系?通过阐述还原论的主要观点,从而解决人的心身关系问题并且介绍还原论对与心灵本质问题的不同流派所作的回答。面对非还原论的责难,还原论者坚信随着科学的发展,还原论必将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别介绍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和萨特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分析了萨特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区别与联系。认为,萨特与马克思研究人的本质问题的出发点各有不同,关于群体和个体的侧重点不同,对自由的看法不同,对主体能动性的理解也不同。但他们共同奠定了人认识人的本质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万刚 《改革与开放》2013,(18):59-60
财政学作为一项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学科,其存在和发展经历了很多阶段。财政学从本质上讲是指政府利用一些手段来干预和管理社会经济,目前很多人认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可控性,因此政府对于经济认为的调整和管理是不必要的,这样的观点无疑是对财政学这一学科的一种否定。本文旨在从多个视角探究财政在当下存在的必要性与依据,以便国家更好的利用财政手段管理经济。  相似文献   

18.
由于方法论的不同,马克思恩格斯与西方资产阶级法学家对法的本质的理解是对立的。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出发,研究和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论述法的本质的。  相似文献   

19.
薛佳 《新西部(上)》2014,(5):94-94,116
本文解析了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文章以存在主义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让一保罗·萨特的两个基本观点,存在先于本质、追寻真实的存在为理论基础,分析研究“地下人”对生存状态做出的选择。认为在《地下室手记》中,陀思妥耶夫斯基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存状态的焦虑和人生价值的怀疑,明确了人在本质上的状态是自由的,是能够并且应该进行选择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一方面从唯物史观角度揭示了公平的本质:公平是相对的、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是社会生产与交换方式的反映。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从阶级的角度对不同制度下的社会公平进行了具体分析。阶级社会的公平不过是阶级利益的表达,即使在共产主义第一阶级,也不存在“不折不扣的公平分配”,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