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盈余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资本市场的日渐发展,西方企业普遍存在的盈余管理现象在我国资本市场也同样出现了,且更具复杂性,这一现象已引起我国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拟从盈余管理的涵义和成因方面着手,对如何规范盈余管理进行探讨。一、盈余管理的涵义目前我国会计界对盈余管理有着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及其会计机构和人员利用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的漏洞或未涉及的领域以及会计原则特别是计量原则的可选择性,有目的地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以在证券市场、银行…  相似文献   

2.
米玛 《致富时代》2010,(12):138-138
盈余管理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盈余管理问题也就成了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原因是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盈余管理产生了充分的利益激励。在我国,经济正日益市场化,企业各部门各利益相关人对会计盈余或亏损的问题十分敏感,会计盈余成为许多契约的重要参数。该文首先对已有的盈余管理研究进行简要的评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情况,从盈余管理概念、经济后果、动机以及治理与防范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盈余管理性质及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全中 《市场研究》2004,(11):18-19
2001年以来,企业通过盈余管理粉饰会计报表的现象十分普遍。会计研究人员、会计工作者、会计报表使用者对盈余管理给予了极大地关注。但在人们的意识中,对盈余管理性质的认识存在差异。从对盈余管理持否定意见学者的观点看一般主张从制度安排上治理盈余管理。本文认为盈余管理从根本上是消极的.但盈余管理的存在的基础是可观的.  相似文献   

4.
陈敏毅 《现代商业》2007,(7X):83-85
会计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新会计准则更强调了会计艺术属性,既是艺术,就有一定的弹性,体现会计艺术的盈余管理的会计方法所引致的财务舞弊已日益成为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祸害,而盈余的战略、运营和财务管理方法却往往被公司管理当局所忽视。公司利润的持续增长是投资人获取高额投资回报的源泉,而减少公司利润波动则是降低投资人风险的重要手段,公司需要准确、合理地把握盈余管理分寸,提升盈余管理水平,规避财务舞弊风险,是会计创造价值之道。本文就新会计准则下,如何正确实施盈余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程冬雪 《中国市场》2023,(28):149-15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高效运作的保证。会计稳健性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盈余管理简单来说就是管理员损害股东利益的一种常见的方式,上市公司在早期大多都是进行应计盈余管理,但是随着这些年来投资人和证券监管部门等针对应计盈余管理的行为督促不断的增强,真实盈余管理渐渐地成了管理者的第一目标。文章研究真实盈余管理,利用Roychowdhury、Khan和Watts(2009)的模型来分析会计稳健性。选取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能够有效地减少利益相关者所产生的在利益之间的冲突矛盾问题;如果公司治理水平提高,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会相对降低;通过会计稳健性的中介影响促进了公司治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这一发现有助于企业、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认识,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便于加强公司治理和实施稳健会计政策,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周一虹 《商业时代》2002,(12):12-14
盈余管理是当代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盈余管理的产生主要是基于企业契约成本最小化、节税、政治成本、规避经营风险等因素.适度的盈余管理说明企业有关利益主体采用合法手段来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而会计造假则是蓄意违法违规,是会计的劣行.应当在理论上厘清盈余管理与会计造假的界限,实践中探索对企业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的管理制约制度.  相似文献   

7.
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信息失真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会计造假:二是盈余管理。近几年,随着我国会计制度及相关法规的不断健全,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得到了一定遏制。但由于会计政策具有可选择性,使得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象十分严重。首先剖析了上市公司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内部动因,然后对其手段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一、集团企业盈余管理的分类集团企业盈余管理分为广义盈余管理和狭义盈余管理两类。狭义盈余管理是指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企业通过对外报告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及利用信息披露,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狭义盈余管理多以跨期会计盈余的形式体现,影响不同的会计期间,从企业运营来看,狭义盈余管理是会计复式记账、责权发生制的产物,是对  相似文献   

9.
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对保证企业的经营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概念及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实际经营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基于会计政策盈余管理的实施动机,并提出了会计政策的盈余管理方法。为了保证会计政策选择以及盈余管理工作的适度性,还提出了避免过度盈余管理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颖  格根塔娜 《商》2014,(43):202-202
一、盈余管理概述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当局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等手段,从盈余管理的含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行为的主体是管理层。盈余管理的客体是公司对外披露的盈余信息,即公司的经营状况以便外界了解公司的发展。进行盈余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使盈余管理主体即管理层的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会计盈余管理一直是国外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广泛研究的重要课题,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首先对盈余管理进行了界定,并说明其存在的动机。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存在的一些漏洞,着重阐述了会计盈余管理的实施手段。并提出,为防范企业的会计盈余管理行为,应提高盈余信息质量,完善会计准则和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2.
会计盈余管理一直是国外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广泛研究的重要课题,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首先对盈余管理进行了界定,并说明其存在的动机。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存在的一些漏洞,着重阐述了会计盈余管理的实施手段。并提出,为防范企业的会计盈余管理行为,应提高盈余信息质量,完善会计准则和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3.
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一直是中外会计学者关注较多的会计行为。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有助于提高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使盈余信息更能反映公司的经济价值,本文根据笔者在中国铗建十四局集团多年的从业经验,详细介绍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及盈余管理空间,最后提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盈余管理是指当企业管理当局有选择会计政策的自由时,选择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正因为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也不同于超出制度许可范围的盈余操纵,盈余管理问题已成为西方国家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试图对盈余管理存在的客观条件及动机作出解释,接着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并提出了有效规制盈余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盈余管理行为在中外公司中普遍存在。从盈余管理的手段看,可将盈余管理分为披露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类。披露管理是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的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是通过安排真实交易进行的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目的为终极目的和具体目的,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企业有关利益主体采取合法手段追求自身利益的举措,其体现了公司财务管理技术的成熟。  相似文献   

16.
孔转转 《华商》2008,(2):45-46
盈余管理近几年成为我国会计学界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从其定义入手,明确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它是一个中性词,盈余管理有其存在的客观条件。笔者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就我国盈余管理现状提出几点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7.
盂艳琼 《商业研究》2002,(5):104-106
进行会计核算制度改革,使我国的会计制度发展递进到一个更高层次,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通过合法的会计和非会计方法影响财务报告中有关会计数据以达到既定目的时作出的判断决策和会计选择的过程,然而盈余管理有利有害,应努力做到趋利避害,以促进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盈余管理一直是企业会计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虽然新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某些盈余管理手段的应用空间,但也产生了新的盈余管理空间。在阐述盈余管理概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所实施的“会计魔法”,旨在加强对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正确认识,从而提高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识别不正当盈余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动因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若 《现代商业》2011,(5):225+224
本文从会计政策和盈余管理的概念和动因入手,指出会计政策选择和盈余管理存在其可能性和必然性,但是从会计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出发,为尽可能实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需要对盈余管理进行治理,为此尝试性建立系统的盈余管理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是客观存在的,盈余管理手段可分为:一是采用会计手段进行,二是采用公司管理类手段进行。本文对盈余管理的手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