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国西南岩溶地区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策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卢良恕教授中国农学会副秘书长沈秋兴高级工艺师中国农学会学术部主任苟红旗农畜牧师一、西南地区石灰岩分布的概况石灰岩山区属岩溶地域(Karstterrain),简称岩溶地区。中国西南岩溶地区是典...  相似文献   

2.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地区。西南喀斯特山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存续、经济脱贫、生态保护和社会和谐至关重要。然而西南喀斯特地区农户面临“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与“人口膨胀”的发展困境。理清西南喀斯特地区农户生计模式的历史演变,找出农户生计风险因子、影响农户生计多样化的脆弱性因素,探索农户生计资产配置均衡性及适应性策略对农户生计可持续的影响,为公共政策以及行政过程辅助西南喀斯特地区农户形成良好生计策略,顺利实现现阶段的西南喀斯特地区农户生计转型。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南岩溶现象普遍存在,给桥梁基础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如何处理好在这些地区桥梁基础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就成了桥梁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主要探讨在这些地区桥梁桩基础施工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西南石山区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 在我国西南滇、黔、桂、蜀、渝这片土地上,裸露与浅埋岩溶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约31%,其中以滇、黔、桂三省区最为连片,约占总面积的46%以上;岩溶面积占30%以上的石山县(市)--即我们所称的"石山区",贵州有68个,云南62个,广西44个,四川26个,重庆9个;岩溶面积超过60%的县(市),仅黔、滇、桂三省就有93个,一些石山县,如桂西都安、滇东蒙自等,岩溶面积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尉靖靖  贾登勋  张伟 《发展》2008,(2):63-64
所谓雨水集蓄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及其它缺水地区,将规划区内及周围的降雨进行汇集、存储、以便作为该地区水源加以有效利用的一种微型水利工程。它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适合家庭经济等特点。雨水集蓄不仅解决了干旱缺水山区的基本生存问题,同时在抗旱减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抗旱减灾的有效资源。  相似文献   

6.
岩溶区域消除贫困的实践效应与策略思路董恒秋,赵丛礼贫困与生态是全球社会十分关注的两大问题。而消除岩溶(也称喀斯特)地区的贫困则又是世界性的一大难题。岩漠化(即石山化)不亚于沙漠化的危害。本文所表述的岩溶贫困区域,主要是指我国西南部一个连片的岩溶贫困区...  相似文献   

7.
于永军 《中国招标》2017,(36):31-34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西电东送和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的实施,许多位于西南岩溶高山地区的地下工程已经或即将开工建设,在这些地区修建的地下工程普遍具有埋深大、洞线长、地下水丰富、地质条件复杂的特点,因而在设计和建设中遭遇了一系列特殊问题,例如高地应力、高外水压力、高压涌水和岩爆等。  相似文献   

8.
西南山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清  苏维词 《乡镇经济》2008,24(2):66-69
文章针对西南山区的喀斯特地区和非喀斯特地区农村生态经济安全发展的需要,以普定县和万州区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2种典型喀斯特地区和4种非喀斯特地区的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目的在于促进西南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西南山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长江流域雨水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流域水资源虽然与西北和华北地区比较相对丰富,但部分地区也时常干旱缺水.长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深1 067mm,平均地表水深526mm,径流系数约0.5,雨水利用潜力巨大.根据我国缺水现状和历史经验,分析了长江流域降雨特性和雨水利用潜力、雨水利用方式及与径流的关系;并对如何估算和应用雨水资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 西南岩溶山丘区是我国最贫困的经济地域之一。这些地区由于聚落高度分散,交通、信息闭塞,山多耕地少,土层易旱,人畜饮水困难,自然环境脆弱。经长期的不合理利用,目前这些山丘区的生态环境已变得相当恶劣,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严重,裸岩面积增大。因此,对这类地区的综合开发加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广西有裸露的岩溶面积8.95万平方公里,占广西国土面积的37.8%,主要分布于广西的西部和北部.长期以来,广西岩溶地区人口过度增长,生产和生活方式落后.为了生存,人们不断盲目向大自然索取,但又无力投资进行综合治理,使脆弱的生态环境更趋恶化,严重影响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拟就广西岩溶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1、背景技术马铃薯与玉米套种,在我国多数地区均有栽培。一般适于在丘陵、山区发展种植。过去多采用单行或窄距套种模式,由于窄行使玉米不能早播,不便于管理和收获,以及光照彼此影响等,所以逐步向宽幅多行间套方式发展,即宽幅套种模式。如今,马铃薯与玉米套作己成为西南山区的主要栽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山区,属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之一.近年来,丽水市中小企业发展快速,为丽水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章对丽水市中小企业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制约丽水市中小企业创新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提升丽水市中小企业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陈刚 《浙江经济》2012,(7):24-25
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和难点都在浙西南欠发达山区,浙西南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全省发展的大局。“十二五”期间,加快浙西南山区的发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正> 大西南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加速大西南的开发,对于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从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和相互联系来看,“大西南”主要包括川、滇、黔、桂四省区。由于西藏与青海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程度相近似,其开发和建设宜与青海的开发建设同时进行,故不应包括在“大西南”以内。这样,大西南四省区的土地面积为  相似文献   

16.
一、山区综合开发中生态公益林建设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9.2%,山区对我国这样一个有特殊地理条件的国家来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环境保护角色.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和经济、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以及由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盲目地沿用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部分山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发展山区经济,改变山区贫困落后局面,1996年初,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国开展实施以"改土、治水、植树、修路、办电"为主要内容的山区综合开发试点示范工作.  相似文献   

17.
西南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莹  王美英 《特区经济》2006,(1):123-124
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农业人口众多,如何使该地区农业依靠自身优势,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一直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从该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入手,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并详述了应采取的具体对策,指出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只有坚持产业化道路,才能实现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沿边开放开发不断深入,我国西南沿边地区利用境外资源发展特色优势的资源型产业,其中形成了以广西凭祥和云南瑞丽边境口岸为代表的红木资源型产业集群。红木资源型产业集群是我国沿边开放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成果,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国西南沿边地区红木产业面临着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和"被俘获"的风险,同时还面临着原材料枯竭、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需求萎缩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等内外因素的影响,我国西南沿边地区红木资源加工产业发展遭遇严重挑战,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升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西南沿边地区重要口岸广西凭祥和云南瑞丽红木资源型产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剖析我国西南沿边地区红木资源型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地位情况,由此从全球价值链角度提出我国西南沿边地区红木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升级路径以及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称黔南州)岩溶十分发育,生态环境脆弱,这对公路养护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生态脆弱,岩溶山区公路养护不当可能引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是对路域植物生境的破坏,二是对水环境和环境空气的污染,三是对地下水渗流场的改变。本文结合岩溶山区公路养护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出环境保护技术措施,这对岩溶山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绿色养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大国,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据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有少数民族9120.03万人,占总人口的8.04%;其中78%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西部地区,特别是山区、牧区和边远山区,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建国后,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到1989年底,全国共建立了726个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区总面积61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4.5%;民族自治地区总人口15060.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