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电影《致青春》为例,从背景改编、情节改编、人物改编三方面阐述了电影改编的独特风格与艺术创造的作用争意义.指出编剧及导演在保持原著内涵的基础上融入了改编者对于作品的独特感受与认识,表现了电影不同于小说的独立气质和风骨.这也说明,电影和小说是不同的艺术手段,我们不能苛求电影完全忠实于原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解读著名电影导演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剖析了他的导演艺术.认为电影《中国合伙人》的导演艺术主要体现在:一是与梦想同步的叙事结构;二是感同身受的记忆符号;三是举重若轻的青春困惑.  相似文献   

3.
金牛先生 《中国西部》2013,(17):160-161
煤气罐、热水壶、阮玲玉、张国荣、小霸王、新白娘子传奇……《致青春》里出现了很多年代产物,所以很多人说这是一部怀旧电影。这也许只是表面上你所看到的致青春,因为如果你仔细研究一下电影里的细节,你会发现,这部电影的诚意和深刻早就大大超出了"处女作"三个字的水平。你以不同的人物作为切入口看《致青春》,便会发现别样的风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电影《致青春》为例,从背景改编、情节改编、人物改编三方面阐述了电影改编的独特风格与艺术创造的作用和意义。指出编剧及导演在保持原著内涵的基础上融入了改编者对于作品的独特感受与认识,表现了电影不同于小说的独立气质和风骨。这也说明,电影和小说是不同的艺术手段,我们不能苛求电影完全忠实于原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解读著名电影导演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剖析了他的导演艺术。认为电影《中国合伙人》的导演艺术主要体现在:一是与梦想同步的叙事结构;二是感同身受的记忆符号;三是举重若轻的青春困惑。  相似文献   

6.
《走向世界》2014,(8):18-18
2013年,赵薇导演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勾起了“70后”、“80后”怀念青春的情结。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如果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向20世纪90年代的青春致敬,那么韩少功则以《日夜书》向“50后”“致青春”。  相似文献   

7.
白丽 《魅力中国》2014,(7):112-112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赵薇导演的处女作,这部以青春怀旧为题材的电影一上映便赢得一片片的叫好声。虽然也有人指出,此部影片在情节设计和叙事模式上存在纰漏,但是其中的人物塑造和演绎方面也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对《致青春》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进行审美分析;以证明人物塑造对影片拍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支文 《中国西部》2012,(32):165-165
影片沿袭了近几年在年轻人群体中比较流行的,诸如《老男孩》《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电影中的怀旧情结,主打“青春怀旧”牌。那些关于梦想,关于爱’情,关于残酷青春的主题,都通过一帧一帧的画面在岁月的流逝中渗透进观众的脑海中,勾起观众对于自己青春年少的集体回忆,引发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9.
《水果硬糖》虽然是惊悚剧情片,但又与传统的惊悚片有一些不同。实质上电影是对小红帽这个故事的颠覆和重构。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俄底浦斯情结和阉割情结终结了多种变态的可能性并造就了一个个"成年的"人。拉康以弗洛伊德为基础,提出了父亲不是一个人,而是象征界秩序的一个结构形成的原则。弗洛伊德认为对于男孩而言打断这种俄底浦斯欲求的是父亲,他以阉割相威胁。用另一部影片的名字来概括《水果硬糖》,"看上去很美"。  相似文献   

10.
"成长"是个体的自我意识与外在的社会现实不断磨合的过程,也是青春期的焦虑、苦闷、寻找、期待等心理状态逐步得以调适的过程,电影<孔雀>将特定历史时期下的"成长母题"演绎为三段凝结着反叛与"弑父"情结的残酷青春物语,父辈/传统观念/家庭权威与子辈/正常人性/个体意志之间的矛盾冲突,直接导致了年轻一代在成长的历程中必然不断挣扎于反叛权威与认同命运的两极之间.  相似文献   

11.
本论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青が散る》入手,首先对文学作品的思想立意、主人公设定、中心主题、表现手法进行比较,最后结合时代背景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和日本“青春”与“爱恨”、“生死”的关系,以及中日社会心理对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尝试总结了中日现代青春文学的差异性及产生差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俄罗斯电影《十二怒汉》为例,剖析导演米哈尔科夫50年后翻拍美版同名电影所蕴含的俄罗斯文化,分析电影中所反映的民族冲突、社会问题及人文情怀.米哈尔科夫对民族,对历史,对个人的深切关注,反映了其时代风云变幻中的民族形象与民族性格的深刻烙印.  相似文献   

13.
多年以前,我一个人钻进大连进步影院,放映的是王家卫的《东邪西毒》。看到一半,我彻底傻掉了。这是什么电影?除了旁白,基本上没有人说话。画面虽然很美,故事却让我看得云里雾里,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电影结束时,我头晕脑胀地逃出影院。十艮恨地回望一下大幅海报,后悔不该心血来潮看什么电影。这个电影,真的超出了我当时对电影最大的接受底线。世事难料。几年后,《东邪西毒》竞成了我最喜爱的影片之一。我终于能看懂王家卫的电影了。一盘VCD不知看了多少遍,百爱不厌。画面美,台词更美。我甚至把全部台词打印下来,时不时读上一读。那时不知,现在回想,也许是王家卫台词中的一股浓浓的文艺范儿征服了我。  相似文献   

14.
并非所有的电影都有意义,也并非所有有意义的电影其意义都在电影之外.<黑客帝国>系列恐怕是电影史上第一部在电影之外的思考领域产生如此大影响的作品.世界电影史上从来不乏深刻的作品,难得的是引起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释了大卫&#183;芬奇导演的电影《七宗罪》.以天主教的七宗罪根源入手,通过对于电影中人物和故事情节中的宗教因素和色彩来分析其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剖析寻找宗教对于人性的影响,解读了美国社会中对于罪与罚的诠释和对于宗教的推崇.  相似文献   

16.
叙述视角的巧妙运用是展现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的重要手段之一,叙述视角运用的得当影响到作品是否能够无限的接近于现实本身,是否能够让读者感同身受.电影《黄金时代》中叙述视角的转换十分巧妙,而且能从许许多多不同的眼中还原萧红、萧军、丁玲等众多作家的真实形象,让观众对他们的人物形象、品质等有了更深刻的见解,通过对电影《黄金时代》中的叙述视角的研究发现,这部电影的叙事采用多角度,多角度叙事,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能从不同人眼中看待同一个问题,从而无限接近真相.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1世纪初青春小说《那些年》和《匆匆那年》为例,分析了追忆校园青春作品的特性:小说主角人物形象——青春路上的追梦者;小说的基本主题——青春路上的成长与迷茫,人类总是怀揣着理想前行,但是与之并存的还有现实的困境;艺术特点——以追忆衬悲伤,使小说的结构更加多样化,令小说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8.
电影与小说虽然有着相同的叙事理论背景,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电影在对小说的再创作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在人物的塑造等方面都会有所变化。摒弃传统电影改编理论中对电影是否忠实于原著的探究,以电影《归来》和小说《陆犯焉识》为例,从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叙述方式三个不同角度,浅析电影对小说的再创作,探索电影与小说的碰撞与融合。  相似文献   

19.
书中事     
《发展》2011,(9):56
父亲上的一堂人生课国际电影巨星阿诺德.施瓦辛格于1947年7月30日出生在奥地利格拉茨的特尔村,父亲是一位警长,更是施瓦辛格的人生导师。10岁生日那天,父亲让儿子说出自己的人生理想。小施瓦辛格许下了三个愿望:第一成为世间最强壮的人;第二成为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不少媒体在谈论<孔子>.听说电影<孔子>的某主创人员说,观众看电影<孔子>、如果不哭,就不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