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产生了企业所有者管理才能与企业资产的不对称,所有者无法有效率的经营企业,继而导致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本文主要研究两权分离后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委托代理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代理人作为有限理性经济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这与委托人的目标存在差异,应审视国有企业代理人的行为动机,借鉴西方委找代理理论中解决代理问题的若干设想和方案,兼顾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设计一套有效的机制和制度,激励和约束代理人在代理过程中通过实现委托人的利益目标来帝现自身的效用目标。  相似文献   

3.
4.
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委托代理关系为视角分析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可发现内部控制中股东、经营者、管理者和员工问存在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并由此产生代理人问题。防止和克服代理人问题的方法是,以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为纽带,减少代理成本,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下的公司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行政上的“超强控制”和产权上的“超弱控制”,使政府不能对经理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激励,导致了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产生,给国有企业带来严重的危害。通过在委托一代理关系下构建内部人控制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必须要从内外两方面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在对现有的“内部人控制”理论进行系统评的基础上,分析了国企改革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认为,“内部人控制”问题是国企改革的阶段性产物,它在客观上是一股推动国企产权改革的动力,因而,当前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且只要环境适宜,“内部人控制”能实现其自适应性改良。  相似文献   

7.
假定中小国有企业民营化后,经理的绝对风险规避度将会降低。在此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得出:民营化将使委托人诱使代理人达到某一努力水平成为可能,并使代理成本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的不一致和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代理关系往往会导致“代理问题”。在我国国有企业体制转轨时期,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原因主要有:资本市场不发达;经理人员市场起步晚;代理链过长;代理人责权利不对称等。而要解决这一“代理问题”,必须尽快建立新型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 1.国有企业所有者的"团体"化是造成国有企业低效率的根源.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全体人民,所有者是一个"团体",而"团体"是无法直接监督和激励其代理人的,通常是选一个代表(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来行使委托人的权利,而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并不是国有企业的财产所有者,它不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没有积极性去监督经营者,因为监督要付出成本,且对经营者的监督是很困难.  相似文献   

10.
关于完善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托-代理理论重点研究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权责关系如何体现在契约中。我国国有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要完善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必须建立正确、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强有力的监控机制;加强公司外部法规和制度建设;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重视企业化。  相似文献   

11.
股东、政府及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意义上的委托代理理论是指单重委托代理理论,主要用来分析以私有产权和私有制为基础的公司制企业在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背景下产生的公司治理问题。但在我国,国有企业从初始委托人(全体人民)到最终代理人(管理层)存在着多层的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内所有者缺位,所有权的监督比较薄弱,因此单重委托代理理论不适合用来分析我国的国有企业。运用双重委托代理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中的股东(全体人民)、政府及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分析而得到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比单重委托代理理论更具解释力的结论。对委托代理模型的主要变量进行了讨论,并给出全民和政府分别作为委托人时的最优激励合同、政府侵占全民的租金及双重委托代理的总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2.
公司治理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机制。以"国美控制权之争"为典型案例,分别从"董事会中心主义"导致权力滥用、"委托-代理关系"引发逆向选择的道德风险、缺乏对利益相关者有效的激励与监督三个方面剖析了造成"国美控制权之争"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通过对内理顺委托-代理关系、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对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公司外部治理的思路。国美电器控股权之争是中国公司治理的经典案例,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能力和治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委托代理理论是伴随19世纪以后的“经理革命”而产生的。现阶段,虽然我国国有企业都在进行革命性的改革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国有企业长期积累的问题如经济效益低下、企业的债务和社会负担沉重等问题仍然需要深入解决。中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复杂,对存在的问题需进行客观认识及分析。建议一是以产权理论为指导,从战略上调整国有企业布局,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二是以超产权论为指导,从理念上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精髓,建立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银行保险保费增速惊人,但也存在着销售误导、手续费混乱等严重违规现象,监管当局多次发文依然难以规制。银保业务账面手续费不断攀升,账外费用屡禁不止,保险行业协会的自律公约显得单薄无力。本文将从保险公司、银行、银行员工三者角度出发,建立二重委托代理模型,深层次地探索银保手续费的合理标准,并对当今现状做出评析。最后笔者根据模型结论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手续费的合理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公共旅游资源管理的委托代理层次较多,代理链较长,加之政府作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双重身份,使得公共旅游资源的管理过程中,不但存在"代理问题",而且存在"委托问题"。借鉴委托代理理论,从规范公共旅游资源管理中的代理关系出发,对完善公共旅游资源代理制度,促进公共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进公共旅游资源的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监管型”财务理念得知:国税系统的财务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多层次、多类型的委托代理关系。针对国税系统财务管理委托代理关系中所存在问题。“监管型”财务是解决国税系统内部财务管理委托代理失效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委托代理模型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董事会和经理人的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解决我国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根本出路在于:设计合适的激励机制,降低信息非对称性,培育经理人市场.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特征时,许多学者都是以“内部人控制”理论作为基础,并据以提出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措施。本文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内部人控制”理论的不科学性,说明其并不适合用来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特征,然后分析了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希望对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成本的委托代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翠凤  曾繁英 《全国商情》2006,(10):29-31,14
在我国约有95%以上的企业是属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分析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造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成本高的一些现状,结合委托代理模型,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成本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国有企业实现公司制改造的过程中,基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和信息不对称的事实,在经营者(受托人)与所有者(委托人)之间,围绕着受托责任关系的确立与解除,存在着固有的利益冲突。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从公司自身出发,增强“内功”,作为缓解这一冲突的有效方式,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认为:要使公司内部控制机制有关,“内部控制机制+外部控制机制”模式可以作为一种选择,文中围绕如何优化内部控制机制的问题,首次提出公司制企业控制机制的有效性定理和“内部控制机制+外部控制机制”模式,从控制论原理角度综述我国现存的公司制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失效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产权代表缺位理论,人力资本报酬理论,外部经营环境影响理论,内部人控制财务理论),并按照“内部控制机制+外部控制机制”模式,对各个理论逐一评价,并给出笔者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