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体制还很不完善,存在如多重、循环委托代理关系,行政导向明显,委托人和代理人不明确等,集中地体现为国有企业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问题的解决要靠加强内部治理,设计合理的代理契约,给予代理人最佳的行为激励和约束,加强监督,减少道德风险;建立完善的产品、资本和代理人市场,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
关于完善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托-代理理论重点研究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权责关系如何体现在契约中。我国国有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要完善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必须建立正确、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强有力的监控机制;加强公司外部法规和制度建设;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重视企业化。  相似文献   

3.
股东、政府及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意义上的委托代理理论是指单重委托代理理论,主要用来分析以私有产权和私有制为基础的公司制企业在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背景下产生的公司治理问题。但在我国,国有企业从初始委托人(全体人民)到最终代理人(管理层)存在着多层的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内所有者缺位,所有权的监督比较薄弱,因此单重委托代理理论不适合用来分析我国的国有企业。运用双重委托代理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中的股东(全体人民)、政府及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分析而得到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比单重委托代理理论更具解释力的结论。对委托代理模型的主要变量进行了讨论,并给出全民和政府分别作为委托人时的最优激励合同、政府侵占全民的租金及双重委托代理的总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4.
国有资本委托代理关系与国有企业改革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资本的初始委托人是全体公民。在国有资本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是初始委托人缺位。通过对国有资本委托代理链的分析,提出现阶段国企改革的总体思路应当转变到第一级委托代理体系(从公民到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改革上,目标是让初始委托人尽可能到位。  相似文献   

5.
魏明  李春会 《新智慧》2004,(9B):16-17
一、上市公司财务评价的理论依据 1.上市公司财务评价体系是保证委托代理关系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最早提出委托代理概念的Ross强调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代理行为,后来的Jensen等人则强调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他们认为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通过契约严格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但这种契约是一种不完备的契约,这就隐含着代理风险:代理人可能会偏离委托人的目标要求,从而产生代理人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体制还很不完善,存在如多重、循环委托代理关系,行政导向明显,委托人和代理人不明确等,集中地体现为国有企业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问题的解决要靠加强内部治理,设计合理的代理契约,给予代理人最佳的行为激励和约束,加强监督,减少道德风险;建立完善的产品、资本和代理人市场,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7.
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主要是因为代理人的目标函数并不总是和委托人相一致,这样,委托人就不可避免地要承担风险责任。由于代理人的利己性和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的同时存在,就使得道德障碍和逆向选择问题程度不同地存在于各种委托代理关系中,这也就是委托人所要承担的风险或必须付出的代理费用。抑制代理费用的机制有两个,一个是内部机制,二是外部机制,而后者对国有企业在经营者选拔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企业家市场提供了很有说服力的理论根据,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委托代理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代理人作为有限理性经济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这与委托人的目标存在差异,应审视国有企业代理人的行为动机,借鉴西方委找代理理论中解决代理问题的若干设想和方案,兼顾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设计一套有效的机制和制度,激励和约束代理人在代理过程中通过实现委托人的利益目标来帝现自身的效用目标。  相似文献   

9.
国企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成因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风险是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产生的,其原因在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努力的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对等,因此,委托人必须事先设计一个防范道德风险的契约来诱导代理人的行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不仅存在道德风险,而且道德风险程度很高,加快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国有企业改革,有利降低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0.
委托代理关系无论是从本质上看,还是从戊式上看,都是一种契约关系,可以说代理经济学是契约经济学的一种,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家杰森和迈克林的定义,委托-代理关系是指这样的一种显明或隐含的契约,根据它,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基提供服务,与此同时,授权就是委托人,被授权则是代理人,委托人有权决定支付代理人报酬的规则或方案。①如果我们假定委托,代理双方都是效用最大化,我们有理由认为两的效用函数并不相同,总之代理是要花费成本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交易费用是产生代理成本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假定中小国有企业民营化后,经理的绝对风险规避度将会降低。在此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得出:民营化将使委托人诱使代理人达到某一努力水平成为可能,并使代理成本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的不一致和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代理关系往往会导致“代理问题”。在我国国有企业体制转轨时期,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原因主要有:资本市场不发达;经理人员市场起步晚;代理链过长;代理人责权利不对称等。而要解决这一“代理问题”,必须尽快建立新型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执行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原因的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从委托代理的角度看,代理人利益与委托人利益的不相容,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对代理人监督约束机制乏力,委托人对代理人选择的唯一性,是导致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是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在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内存在着多重的委托代理关系,会计信息和对于作为代理人的管理层薪酬契约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管理者道德风险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披露也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博弈的结果,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有利于降低道德风险,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 1.国有企业所有者的"团体"化是造成国有企业低效率的根源.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全体人民,所有者是一个"团体",而"团体"是无法直接监督和激励其代理人的,通常是选一个代表(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来行使委托人的权利,而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并不是国有企业的财产所有者,它不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没有积极性去监督经营者,因为监督要付出成本,且对经营者的监督是很困难.  相似文献   

16.
产权不清、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以及没有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导致了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低效。要完善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链条,必须明晰产权,增强国有资产代理人选派的公正性,强化代理人激励和约束机制,并完善资本市场和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产权不清、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以及没有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 ,导致了国有企业委托 -代理关系的低效。要完善国有企业的委托 -代理链条 ,必须明晰产权 ,增强国有资产代理人选派的公正性 ,强化代理人激励和约束机制 ,并完善资本市场和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代理双方的风险是不对称的,代理人处于弱势地位。本文提出了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来帮助代理人掌握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以达到变弱势为优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公共旅游资源管理的委托代理层次较多,代理链较长,加之政府作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双重身份,使得公共旅游资源的管理过程中,不但存在"代理问题",而且存在"委托问题"。借鉴委托代理理论,从规范公共旅游资源管理中的代理关系出发,对完善公共旅游资源代理制度,促进公共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进公共旅游资源的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委托人问题”是指面对多任务委托的巨大考核费用,委托人的无所作为损害了代理人利益。在“公有关系合约”中,委托人有信息使得代理人私人信息对于多任务委托合约不具有绝对优势;由于委托人团体成员的搭便车与利益差别,代理人替代了委托人主动地进行多任务委托考核,据此获得一定的谈判控制权作为受害的补偿。委托代理双方损害具有相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