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城镇化需要贯彻什么原则?以资本为本的城镇化原则属于非科学发展,这与盲目追求经济增长政绩、强化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有关。以规模扩张解决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依据已不存在,城乡关系调节的重心已不在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原则,符合马克思主义消灭城乡差别思想的精华——消灭人的发展上的差别,体现消灭城镇化当中产生新的社会成员不平等、造就新一代农业劳动者、兼顾从民生角度摆正城市发展等的使命和原则。中国城镇化要在科学导向下作出一系列正确选择,包括指导思想、依托、总格局、人口城镇化方式,应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非农产业城乡交融、由农民主导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2.
考虑中国大规模的人口快速迁移引起了一系列城乡区域发展问题,笔者研究了人口迁移与城乡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统计分析发现,近年来中国各个区域层面的收入差距均表现出不断缩小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笔者将Harris&Todaro的二元结构模型扩展到区域层面,利用中国各省和城市面板数据验证了人口迁移与城乡区域收入趋同的关系。进一步反思发现,人口迁移促进城乡区域发展趋同,主要表现在平均收入趋同方面,而伴随人口迁移的农村病、城市病、不完全城镇化等社会分异则日益凸显。最后,提出要逐步降低制约自由迁移的制度约束,提高迁移的效用水平;支持和鼓励举家迁移、就近迁移等幸福迁移模式;考虑人口迁移过程中个体收入差距问题,要积极统筹城乡贫困治理。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钱随物流"原则测度了1998—2014年东中西部地区资本流动状况,实证检验资本流动差异对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1)资本流动对东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有阻碍作用,资本流动的区域差异是解释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2)各类资本在促进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民间资本对城镇化推动作用尤为显著。为此,在促进区域城镇化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区域资本流动的差异性,积极引导资本的合理流动。中西部地区应改善投融资环境,加强地区软环境建设和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战略中重要的一环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而统筹城乡能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在城乡统筹的视角下,加快城城镇化发展需要多方面转变与创新,要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实现空间与产业格局的城镇化转型,实现政府管理、劳动保障、城镇投资等多种机制与体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基于空间视角的城乡收入差距与产业集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把中间产品投入和产业集聚外部性分别引入农村和城市部门生产函数,通过模型推导出均衡条件下以产业集聚为核心的城乡收入差距决定因素的方程,并在方程中纳入空间相关因素,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省区城乡收入差距与产业集聚等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发现:(1)相邻省区间的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正的相互影响,产业集聚等一系列影响因素对相邻省区间城乡差距的影响具有传递性和迭加性.(2)非农产业的空间产出密度和集聚规模指数、人力资本比度量的城乡全要素生产率比、城乡资本投入比、农村中间产品投入价格均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劳动力比缩小了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6.
资本集聚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阶段资本集聚与人口集聚、产业集聚、环境承载力不协调阻隔了新型城镇化的顺利发展,面临资本集聚过度化、空心化和两极化困境。文章认为,应加强新城建设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推动资本产城互动为新城提供产业支撑,深化农村金融、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引导资本在大中小城市均衡合理集聚。  相似文献   

7.
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征收与出让价格的巨大"剪刀差"使农民的土地收益受损,农村宅基地及房屋流转的限制使农民的资产无法资本化。这不仅使城镇化难以成为城乡融合的和谐城镇化,也使农民缺乏迁移进城的资本,影响城镇化进程。集约、和谐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涵。我们至今走过的城镇化还远不是集约型城镇化,土地利用尚未达到集约化是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纳什谈判模型分析了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因素,并使用1960~2012年22个发达国家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予以验证。研究发现,生产技术水平和人均资本存量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劳动收入份额,而工会组织市场地位和谈判能力的增强有利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技术水平和人均资本存量的持续增长以及工会覆盖面缩小、实际最低工资增长缓慢。因此,改善发达国家当前劳资分配格局的可行方法是鼓励工人参加工会组织,增强工会的谈判能力和在不增加失业的情况下提高实际最低工资。  相似文献   

9.
降低收入不均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文章在明晰城镇化影响收入差距机制与路径的基础上,依据2000—2020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多角度实证考察城镇化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稳健的“倒U”型特征,城乡收入差距由升转降的城镇化率门槛值为46.5%;城镇化影响地区间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显著为正,间接效应显著为负,总体上有利于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城镇化与总体居民收入差距之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总体收入差距由升转降的城镇化率拐点为53.8%。新型城镇化应强化以人为核心的基本内涵,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是加快甘肃省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最终出路,也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和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目前,甘肃省城市空间格局存在城镇规模结构比例失调、发展结构比较单一、城镇空间密度差异较大等问题。在分析甘肃城镇空间格局存在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合理构建城镇规模等级,调整城镇体系职能,优化空间布局等对甘肃省的城市体系格局进行合理的构建,从而带动甘肃城镇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城市化和城乡工资差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对城市化和城乡工资差距的影响。文章证明,落后国家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导致更低的城市化水平和更高的城乡工资差距。在静态框架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导致单位资本吸纳的劳动力减少,城市就业水平降低;由于城市吸纳劳动力减少,农业从业人员增加,农村工资水平下降,城乡工资差距拉大;赶超程度越大,城市就业越少,城市化水平越低,城乡工资差距越大。在动态框架下,落后国家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降低资本积累率,导致更慢的城市化进程和更持久的城乡工资差距;赶超程度越大,城市化进程越慢,城乡工资差距缩小越慢。  相似文献   

12.
沿海开发区作为新兴工业城区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它的城市化是实现本区域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模式。然而在开发区城市化初期,城乡收入差距反而会有所扩大。文章先就沿海开发区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构建一个特殊的二元结构模型,然后以宁波北仑为案例进行  相似文献   

13.
高春亮 《南方经济》2020,39(5):65-78
人口红利下降被认为是新常态下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然而劳动投入不仅包含劳动数量,还包含劳动质量,分别对应于人口红利与人力资本。由于在测量上忽视了高速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积极影响,在机制上忽视了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本分布趋同的叠加影响,容易造成人口红利贡献高估且人口资本贡献低估。文章从人口迁移视角出发,参考拉姆齐无限期界模型建立人力资本积累方程,将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积极作用纳入分析,得出转换效应、迁移效应和共振效应,阐明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本空间分布趋同的微观机制,得到检验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一致性框架。以2013-2016年272个样本城市进行计量检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和内生性检验表明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本的增长弹性排序不确定,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人力资本的增长贡献超过人口红利,分组检验进一步证实人力资本贡献超过人口红利,且存在相互叠加共同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共振效应。结论表明,若充分考虑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的积极影响,则人口红利的贡献确实被高估,而人力资本的贡献被低估。由此得出政策建议,应持续推进城市化高质量发展,加速人力资本积累,构筑劳动质量替代劳动数量的机制,以更好地应对新常态下人口红利下降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4.
经济开放是区域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本的趋利性与资源的配置等因素导致资金流、劳动人口等因素流动的动态综合评价,是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动力.利用因子模型从对外经济开放与对内经济开放两个层面对中国36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开放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回归模型表明,其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城市经济增长驱动下,通过加大对外经济贸易开放程度、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城市的人力资本空间集聚效应,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经济开放度.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应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尤其应注重城乡统筹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温州市城镇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城乡统筹视角提出发展农村经济是缓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前提,通过加强土地管理、解决城镇化发展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工作,促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闻君 《改革与战略》2009,25(6):100-10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于就业机会带来的收入增长,但目前面临的困境制约着转移大军就业机会的获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就业机会之间的均衡应是工业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包括大力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现代化,而不是一味地向城市转移或者表面城镇化。当务之急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提高人力资本含量,增强就业机会的主动创造能力,实现农民从贫困落后向现代生活方式与观念转变的文明转型。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时间地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水平在两者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信息化水平能够调节二者的关系;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而促进社会公平与稳定和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城市边缘区空间重构的驱动机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学广 《特区经济》2012,(10):251-254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生产方式变革和资本积累体制变迁推动着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和城市空间重构,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空间增长的前沿阵地和社会异质性最强的地域类型,其驱动机理研究成为当前世界城市研究的热点。西方相关研究在结构-行为-社会行动者三个维度上不断实现理论整合,但考虑到我国独特的制度演化路径和社会经济结构,城市边缘区空间重构机理的构成和运作方式迥异于国外。国内当前研究成果偏重于宏观结构性驱动因素分析,而在相对微观的行为因素和关系因素研究方面还有待深入。因此,强化空间重构的行为过程和社会行动者关系研究,对于推动城市边缘区空间整合与社会融合,研拟空间重构调控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城乡一体化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城乡关系思想,邓小平前瞻性地认识到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及乡镇企业发展的载体作用,并深刻认识到工农之间的相互促进及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作用.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邓小平的城乡一体化思想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丰富有益的启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以人为核心,增加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城乡互动并将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