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灵说及其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俊梅  鞠鑫 《特区经济》2006,(2):319-320
公共选择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M·布坎南等人创立的一种不同于凯恩斯主义的新公共经济理论,其突出的特点是把政治决策的分析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本文拟通过阐述布坎南的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理论及其表现,尝试提出矫正政府失灵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公共选择理论将政治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从一个新的视角拓展了社会福利理论。本文将从公共选择的学派谈起。浅析公共选择理论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应用。并例举公共选择理论在医疗福利、教育福利和公共物品中政府失灵三个方面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谭晓 《魅力中国》2011,(5):103-103,92
公共选择理论源于现代经济学对政府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的思考,为解释政府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也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的基础理论。公共选择理论采用”谋求最大发展自我利益”的经济人的逻辑演绎方法来研究政府的行为,认为政府失灵既有偶然因素,更多的是必然性的因素。最后分析了公共选择理论对中国的政府经济职能转变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连年出现的政府赤字及持续的通货膨胀,是当代西方经济的重要特征。这种遍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病症使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处于困境,也为西方理论界提出了新的课题。对于这一严峻的现实状况,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究和激烈的争辩,并提出有关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处方。在由此而产生的种种经济思潮中,布坎南所倡导的公共选择理论显得标新立异,尤为引人注目。詹姆斯·布坎南长期从事关于政府决策理论的研究,在西方的公共选择理论方面居于领先地位。按他的表述,所谓公共选择即指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集体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5.
简论西方"企业型政府"理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重阳 《山东经济》2006,22(5):35-37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新兴起了一场企业化政府改革的热潮,该运动被称为“新公共管理”运动。这场改革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其理论基础源于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政府管理体制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而该新兴起理论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共产品的固有属性决定了其不可能由私人经济部门来提供,供给主体在现实中一般是公共经济部门,即具有税收权力的政府,但在现实中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却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可以利用公共选择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根据调研时的发现提出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来予以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将经济学的个体主义方法论运用到政治问题的分析之中,是公共选择理论第一著作。该书强调对决策规则选取的重要性,一致同意规则被视为符合帕累托效率的决策规则,但为了防止决策成本过高,在现实中往往会偏离这一理想规则。该书作者布坎南不仅完善和发展了公共选择理论,还首创了立宪经济学,为政府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根据《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以及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可以看出未来我国应该在监督机制的完善、市场力量的引入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
市场有效、还是政府有效——公共选择学派的公平效率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选择学派通过把经济人假设引入政治领域的分析,探讨政府行为的有效性,否定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和收入均等化意义上的公平观,坚持新国家经济理论。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政策主张及其公平效率观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政府行为外部性问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国外,对政府行为外部性的探讨则始于1960年代,公共选择学派及其后的经济学家在质疑政府干预微观经济有效性的讨论中避渐形成了政府行为的外部性理论。由于政府在公共决策,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负外部性,如何克服和防范这种负外部性导致的政府失灵引起经济学家的关注。构建可信承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在我国,强化政府承诺的可置信并构建对应的制度基础是克服和防范政府行为负外部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公共选择理论对当代中国政府管理借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燕凌  王进 《特区经济》2007,(12):285-286
尽管公共选择理论受到学术界的某些非议,但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其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在中国同样需要公共选择,尤其是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对公共选择理论的应用与发展。公共选择理论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却对中国地方政府管理创新有着明显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及治理理论的支持和推动下,面对政府管理的现实困境,公共服务市场化成为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一个重要制度创新,其基本思路就是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政府的垄断地位,构建起政府、私营、第三部门相互合作为基础的公共服务新秩序。西方国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市场化改革也为以市场为重要导向的我国公共服务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公共事件、公共危机的管理以及公共危机、公共风险的防范与事前控制在中国危机管理常规化还未形成体系而它们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项目。本文从预防文化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讨论预防思想的理论根源,并提出构建预防文化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耿香玲 《改革与战略》2009,25(10):28-30
可持续消费分为居民和政府两大主体。政府作为公共消费的主体,理应遵循可持续消费原则,起到正确引导个人消费,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但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政府失灵,导致政府非持续消费普遍存在。文章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政府失灵与政府非持续消费的内在联系,并提出克服政府失灵,推动政府可持续消费的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14.
市场本身存在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等诸多弊端,这是政府干预的理论前提。然而,由于政府内部缺陷的存在,政府实施干预时经常会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导致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这就是所谓的“政府失败”。政府在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时同样存在政府失败现象。从政府失败理论的视角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尝试提出优化措施,以期对完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方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传统理论认为公共产品是不能通过市场有效提供的,或者说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上是失灵的,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制度的创新,越来越多的私人投资涉及公共产品领域。分析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方式,进而探讨其市场供给对政府治理结构的影响,有助于加深对公共产品私人供给与政府治理结构转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乡镇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是我国的一个热点问题。乡镇基层政府作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其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直接关系到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和广大基层群众利益的实现。文章提出乡镇政府基层公共服务能力的概念,展现了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现状。围绕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提升,进行了成因分析,并运用公共选择、委托一代理人及新公共管理等理论的相关内容对其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李治 《特区经济》2008,(6):134-136
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经济、政治等问题接踵而至的情况下,掀起了规模宏大的公共行政改革;"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此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并深刻影响着西方政府的改革。本文在阐述其产生的背景及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职能再造的具体指导,并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了理性反思和质疑,从而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8.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带来了许多新的理论。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管理改革的出现,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公共管理领域。其中,电子化政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一种新兴的政府管理模式,民族自治地区电子化政府建设也是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鉴于其地域的特殊性,经济发展的滞后性,本文分析了民族自治地区电子化政府面临的种种制约,并提出在民族自治地区建设电子化政府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公共产品的判别方法论证责任保险的准公共产品属性。通过对比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特征,分析作为准公共产品的责任保险的需求和供给问题。其结论是,责任保险的外部性导致了责任保险的社会需求不足,从而影响了社会效益。本文从理论角度论述了若要使社会效益最大化,则要求政府的适当介入,调整责任保险的市场需求和供给,确保整个社会的利益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20.
公共决策制定是政府领导公共决策全过程的起点,其理论和实践都建立在对人性剖析基础之上。在“经济人”、“知识公务人”及“政府人”三种人性假设前提下来阐释传统、现代与完美公共决策制定理念的转变,为领导决策提供思维和理念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