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抓住机遇,优化资源配置,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必须实施综合开发。在综合开发过程中,必须突出抓①开发市场资源②开发人力资源③开发科技资源④开发生物资源⑤开发矿产资源③开发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3.
浅谈林区非木材资源的综合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森工林区非木材资源综合开发的现状为出发点,就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前景和存在的问题作了阐述;对非木材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培育保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5.
农民素质与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农民素质及对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湖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一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力过剩的欠发达省份。 1999年湖北省农村劳动力176 9 82万人 ,其中剩余劳动力约占 4 0 % ,达70 7 93万人。湖北省大量农村劳动力过剩 ,转移就业不充分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素质不高而导致的结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素质及影响。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指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程度 ,它体现在农民所掌握的文化知识的数量与质量上。其主要体现指标是农民受教育的程度。由表 1可看出 ,湖北省各地区从业的农村人口从总体上看文化素…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转移途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提高。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现壮不容光观,劳动力资源数量大但素质不高,笔认为,当前必须加大农村劳动力资本的投资力度,立足农业,把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转移与劳务输出结合起来,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推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转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众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中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地农业领域,社会经济各方面产生较大影响,该文就此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资金投入、劳动力投入和科技投入将成为今后我国农业投入的主体,而农业综合开发,正是资金、劳动力和科技投入融为一体的较好措施。本文从七个方面总结了我国三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经验,并提出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国土资源包括海洋资源这一重要组成部分。以前,国内没有进行过专项的海洋国土规划工作,对比类规划如何搞仍有一些疑团。本文对今后国家以及各沿海省(市)行将开展的海洋国土规划的性质、内容、特点和国内外情况做了论述,并提出一些可供借鉴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一) 我国农村的基本特点是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耕地等生产资料相对贫乏。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人口政策的失误,地少人多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 建国初期,1952年我国的农村人口为  相似文献   

12.
13.
从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自然资源综合开发的现状出发,着重论述了林业企业在自然资源综合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九龙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贡嘎山西南,是一个以藏、汉、彝三种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地处横断山系东北缘,地势北高南低,山川南北纵列,地形复杂,高差悬殊,呈明显的立体气候,境内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繁、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脆弱,1989年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贫困县。2006年底农业人口48769人,农村劳动力32022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农村剩余劳动力16170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49%;常年外出劳动力2463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69%;季节性外出劳动力(主要从事虫草、松茸等野生植物资源的采集)每年达到12000人以上,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7.47%。  相似文献   

18.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发展的基石是土地。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次土地制度变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背景中,探讨作为我国中部农业大省湖北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油房庄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区的基本思路和目的,所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经验。  相似文献   

20.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窦贤君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规模转移,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农村人口基数大、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