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跨区域公共产品是较为特殊的公共产品,覆盖特定空间范围,涉及多方利益博弈.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势必会涉及到越来越多跨区域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问题.学界相关研究大多出于国际合作的视角,关注国内跨区域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的文献较少.本文首先界定了跨区域公共产品的概念,继而以区域间博弈的视角分析我国跨区域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困境,最后从开源和增效两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存在着市场失灵,需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区域间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平衡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由此,本文提出了构建公共产品横向供给模式,阐明了该模式的动因和含义,分析了其两大理论依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外部性理论,进一步分析了公共产品横向供给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提出了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横向公共产品供给互动模式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加剧,区域主义和区域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区域管理属于公共管理的一个分支,在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正在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构架。区域公共产品是区域公共管理的核心问题。当前,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不适应,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公共产品的提供上存在制度供给缺陷。研究解决区域公共产品的制度供给问题,对于提高区域公共问题管理水平,保障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公共产品供给是公共经济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就我国现阶段公共产品供给问题进行了解析。从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缺失,质量低下和结构性失衡的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寻找出一条完善公共产品供给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事业单位改革不仅是个为财政减负的问题,更是一个通过创新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和制度,以促进社会和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问题。在对公共产品和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和考察了事业单位作为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价值回归问题,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发的"公平"问题,新型"政事关系"下的利益重构问题,以及更具兼容性的制度建构问题。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环节在于建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现代事业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单一依靠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供给显然是有缺陷的。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倡导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第三方参与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需洽谈制度,推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听证制度等方法可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7.
刘斌 《大众商务》2010,(14):271-271
受以往计划经济体制和我国政治经济现状的影响,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政府负担过重、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虽然也有私人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尝试,但缺乏较为系统性的模式。文章综合了西方众多学者关于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理论,从不同层面论证了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便为我国私人参与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受以往计划经济体制和我国政治经济现状的影响,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政府负担过重、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虽然也有私人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尝试,但缺乏较为系统性的模式.文章综合了西方众多学者关于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理论,从不同层面论证了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便为我国私人参与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当前甘肃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就是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比较分析不同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产生与适应的条件及特点,从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客观实际出发,以国家模式为主是当前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出现的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产生了巨大阻力,不符合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需要。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迫在眉睫。文章在分析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的同时剖析了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且从有效供给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了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的路径,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余兴厚   《重庆商学院学报》2009,19(6):73-77,108
跨行政区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是指影响公共服务提供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也就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为实现既定的目标所采取的途径与方式,包括跨行政区公共服务供求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激励机制等。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筑区域合作的政策环境,建立区域合作的组织协调机制,从制度和组织上保障跨行政区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2.
农村与城市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结构有着明显区别。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农民对高层次生活消费性公共产品的需求显著增加;非均衡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使不同类型农村的公共产品需求结构呈现日益明显的地区差别;农户的收入差距使之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也呈现明显的结构差异。进一步优化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使之与需求结构保持动态一致,是实现农村和农民对公共产品有效需求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然垄断性城市公共事业经营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垄断性城市公共事业产出的大都属于兼有私人商品与公共商品两种经济属性的混合商品,其市场行为离不开政府调整,但政府调整并不等于政府垄断.中国自然垄断性城市公共事业经营体制的显著特征是政府过度垄断,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其弊端日益明显,加快推进自然垄断性城市公共事业的市场化和民营化是制度创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经济人”假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的理论前提,是在自由的经济制度下,保证最大化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并能够增进社会集体福利的抽象假说。公共选择理论把“经济人”范式引入了政治决策领域,拓宽了经济学研究的视野。但是这种方法论上的创新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已经将“经济人”道德层次的社会属性抽取掉了;在强调不同市场环境下决策者的品行不变性的时候,却忽视了决策环境和决策影响的变化;尽管注意到了外部性对集体选择行为过程的影响,但是客观上却又混淆了公共品和私人品的区别。这样公共选择理论就不可避免地在“经济人”假设的移植使用上走了片面化、表面化的形而上学的路子。  相似文献   

15.
“经济人”假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的理论前提,是在自由的经济制度下,保证最大化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并能够增进社会集体福利的抽象假说。公共选择理论把“经济人”范式引入了政治决策领域,拓宽了经济学研究的视野。但是这种方法论上的创新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已经将“经济人”道德层次的社会属性抽取掉了;在强调不同市场环境下决策者的品行不变性的时候,却忽视了决策环境和决策影响的变化;尽管注意到了外部性对集体选择行为过程的影响,但是客观上却又混淆了公共品和私人品的区别。这样公共选择理论就不可避免地在“经济人”假设的移植使用上走了片面化、表面化的形而上学的路子。  相似文献   

16.
通过经济假设和成本 -收益分析法 ,对纯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两种公域品的成本、收益进行定性经济分析 ,在此基础上 ,探索政府供给公域品补偿优化的经济原理与途径 ,以求提高供给的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建设与公共产品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和效率并重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城乡、地区、民族和谐相处与发展,要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四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障碍是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公共产品供给总量、结构、模式、体制、方式等方面不断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人类最初产生的信用 ,是包含在公道和友谊之中的信用 ,后来才产生借贷这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信用同时具有伦理品性和经济品性双重属性。现代信用既具有私人物品的竞争性、排他性 ,又具有一般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特征 ,还具有一般公共物品所不具备的无形化及以社会道德为基础等特殊性。信用作为公共物品仍是经济品性和伦理品性的同构体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学术界对公共品概念界定中存在的两大标准——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质疑,指出,公共品具有社会和经济的双重属性,是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下,以增进全社会或某一特定群体共同利益为出发点,为全社会或某一特定群体共同享用的一类产品。  相似文献   

20.
传统劳动价值论对商品范围的界定存在局限。如果把所有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用来交换的劳动成果,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视为商品,商品就包括私人商品和公共商品(产品)两大类,基于这一认识,实现公共商品(产品)理论与劳动价值论的耦合,不仅有助于丰富、完善劳动价值论,使之经济解释力增强,而且有助于丰富、完善公共产品理论,使之真正成为财政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