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在新时代,让创新进发更大活力,让改革释放更大红利,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朮的应用。人工智能,为金融与科技的跨界融合、相互赋能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也为金融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期杂志特邀请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撰写封面文章,就积級稳妥推进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和发展发表精彩见解。  相似文献   

2.
《中国信用卡》2009,(20):20-23
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身处改革进程中的中国金融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危机,我国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努力克服困难,在业务流程再造、产品服务创新、防范金融风险和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第十届中国金融发展论坛上,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证监会副主席刘新华、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等领导和专家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中国经济金融发展成就与展望"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全面解读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与趋势。他们的看法与观点,值得同业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2011年5月27日,中国金融会计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学术年会以"巴塞尔协议Ⅲ与金融会计"为主题,演讲嘉宾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会计准则、商业银行会计实践与财务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实施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阐述了他们对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与加快金融会计改革和发展的观点。本期继续登载此次学术年会的演讲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缓解经济金融环境恶化的局面、打破金融业发展的体制瓶颈,台湾地区开始了金融自由化进程。目前台湾地区已成立15家金融控股公司,在台湾规模最大的十家企业中,金融控股公司占据了9个席位。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各子公司以内设"防火墙"的形式,实现其资产负债多样化,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和竞争效益,其改革的思路和实践经验对于大陆金融业的未来发展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金融业在支持柳州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贡献卓著,但是也面临着如何实现金融业自身做大做强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这是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本文通过对当前柳州市金融业面临的改革困境与创新障碍进行分析,就如何通过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来促进柳州市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粗浅看法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已进入一个重要时期,金融工作与人们息息相关。金融业改革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中国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等各个宏观和微观经济层面。如何不断提高金融工作的前瞻性,正确认识金融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按照市场运作规则,壮大金融产业,就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记者近日专程采访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魏杰教授。  相似文献   

7.
康定选 《新金融》2001,(12):10-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掀起了一个大规模、全方位的金融创新浪潮。随着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的不断涌现,金融机械的不断产生,金融技术的不断更新,金融市场的不断形成,金融业已发生了根本性、实质性的变化。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将加速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如何顺应世界金融业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努力提高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金融机构综合经营、互联网金融等日渐发展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日渐深入,我国金融业同上个世纪相比无论是在范围、结构、深度上,还是同实体经济的关系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金融业的上述变化给以规范金融体系为己任的现行金融法律体系带来了挑战.如何改革金融法律体系以适应金融业发展成为当前金融改革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邓宇 《西南金融》2022,(12):17-29
百年变局加快演变,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作为国家重要根基的金融业将面临新的考验。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必须坚持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以高质量发展为金融业改革发展的主题,不断加强国家金融治理体系建设,推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能力提升,持续深入推进国家金融治理现代化。本文认为,过去十年,中国金融业总资产保持了合理增长,具备了体量规模优势,金融体系逐渐完善,金融监管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基本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要求,为推进国家金融治理现代化、增强国家金融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步入到了新阶段,统筹发展和安全变得极其重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不仅要坚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增强国家金融治理水平,巩固提升国家金融体系稳定性,筑牢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屏障,推进国家金融治理现代化,而且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总结欧美、拉美及东南亚国家的金融治理经验和教训,坚持深化金融改革和稳步扩大金融开放的政策不动摇,平衡好金融侧与实体侧的关系,从结构上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加强国家金融能力建设,加快国家金融治理体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高...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在全球的不断扩张,金融产业该如何采取行动,来跟进这次经济状态的转变,抓住机遇,来迎接新的挑战,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本文通过对知识经济的含义还有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中,中国金融业受到的影响,重点对中国金融业如何适应这种环境进行阐述,为中国金融业提出可行性建议,为中国金融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青岚 《时代金融》2014,(10):4-4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金融应该提升处理“三期叠加”复杂情况的能力,在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中,改革的内源动力要求现行监管格局对金融市场发展与金融现象做出积极回应。“一行三会”布局的中国金融监管,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如何与我国金融业市场化、混业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匹配?  相似文献   

12.
马长有 《西南金融》2004,(12):24-25
国内外金融业的变革、发展实践证明:现代金融管理科学只能从不同侧面揭示金融企业运行的规律,而要全方位窥测、深入阐明并有效策动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必须构建良好的金融企业化。当前,搞好开发性金融企业化建设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建设国际一流市场业绩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以开发性金融理论为指导,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开发性金融化,推动自身规范、稳健和可持续发展,己成为摆在国家开发银行面前的又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如何在这一重大战略改革中发挥"金融重器"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改革创新,调整金融资源投向,挖掘新的金融供给领域,拓展金融资源供给方式,填补金融服务供给短板,这些问题仍旧是摆在金融业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战略决策实施一年之际,本刊特别推出专题报道,回顾一年来金融业推进改革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聚焦最新工作部署,以期在改革深化之年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与服务。  相似文献   

14.
金融控股公司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概述9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发达国家纷纷放松金融管制,进行金融创新,现代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美、英、日等国相继进行了金融改革,逐步实现金融业综合经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与成熟,综合经营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1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国金融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为进一步实现和促进我国金融业良性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的金融改革之路,加大金融业的监管力度,鼓励创新和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水平是关键。一、金融业的重要性金融业是指经营货币、信贷和各种金融服务等金融产品的行业,是服务业的一种特殊形式。具体来讲包括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及其他金融活动如金融信托与管理、金融租赁、邮政储蓄、典当等。作为国家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通过其指标数据能从各个方面综合反映出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邓小平同志1991年在对上海浦东新区进行考察时说到“金融搞好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正处于金融制度转轨时期,金融中介机构如何顺应改革,应对金融业完全开放后的高度竞争,尚需理论的解释与指导。本文对金融中介理论的内容做了简要阐述,并在分析金融中介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些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期间,大同市金融业得到较快发展,金融业规模不断壮大,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改革加快推进,金融的集聚辐射功能明显增强,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展望"十二五",大同市委、市政府按照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史晨昱 《金融博览》2013,(17):14-16
中国经济发展思路日益清晰,即"短期稳增长.长期调结构"。然而.迄今中国作为应对全球危机措施的“调结构”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在于措施往往只是针对实体经济.其实金融业的结构改革更为重要。金融存量改革与实体经济结构改革并行的”双向调结构”才能释放出效率和创新。在未来中国的金融发展进程中.金融存量改革应被置于最核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家》2012,(10):52
编者按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十六大以来的这10年,是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10年,也是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10年。作为国家指导金融业发展改革最高规格的会议,10年间召开了3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我们欣喜地看到,历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改革要求得到了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国金融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机构竞争力与影响力不断增强,对世界经  相似文献   

20.
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状况分析(1978-199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各地区1978-1999年金融资产相关比率(FIR)及其他指标的计算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发展具有国家垄断、信贷供给制、机构科层设置、资源条块分割、金融深化迅速、金融资产高增长弹性、金融发展不平衡性显著、存货比逐步下降等典型特征。金融发展地区差距具有先缩小后扩大、金融差距超过财政差距和经济差距、存货比下降幅度明显不同等特征。中国分权化改革中,中央财政能力的下降是以中国金融控制能力的上升为前提的,中国牺牲了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保证了渐进式改革的持续推进。中国金融业目前的发展现状,是对麦金农教授“中国之谜”的最有力解释。地方政府支配金融机构的意愿和能力伴随中国的分权化改革而增强,并带来了中国金融改革的惰性,导致了资源配置的双重失效,也使得中国的金融市场化改革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游戏。只有加快金融业开放步伐,改善政府治理结构,将政府在财政能力上的缺位变为到位,在金融发展上的越位变为归位,才能真正启动中国的金融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