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农村信用社传出喜讯: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村信用社实现利润9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54%,3月末资本充足率为2.49%。同改革前相比,这些数字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2002年年底,全国农村信用社系统资不抵债3300亿元,资本充足率为-8.4%;2003年全行业亏损5个亿。在短短两年的改革中,农村信用社发生了如此迅猛的变化,是什么力量催生了农信社的脱胎换骨?  相似文献   

2.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历经曲折反复,农村金融改革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历史性飞跃,而且对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十七届三中全会重新部署了农村改革发展大计,明确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把制度建设作为推动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站在这一新的理论高度,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准确分析和判断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深入研究深化衣村金融改革的主要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家》2004,(12):59-59
去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农村信用社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农村信用社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金融问题,而是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大局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信社改革正向股份制商业银行方向全面推进。但是,因为第一阶段改革的遗留问题,接下来的改革面临风险挑战更加严峻、‘脱农’步伐加快、农村金融结构失调、沦为地方政府融资工具等突出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但会影响农信社自身发展,还会损害农村金融,影响改革成败。本文从我国农信社改革实践出发,分析了产生这几个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飞  何泫妮 《银行家》2012,(1):96-98,7
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1年.我国农村信用社成立60周年.甲子华诞之际更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强基固本、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推进农信社改革.促进农村中小银行体系稳健发展.一直为各方所关注。  相似文献   

6.
破解农信社改革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思群 《中国金融家》2010,(11):158-159
农村农信社作为一个群体,它在中国金融版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农村金融服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农村地区,农信社已经成为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最大的金融机构。但农信社仍面临着较为复杂的经营环境,城市化发展和客户演变问题、历史包袱化解和风险控制问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问题将会影响到农信社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3年开始,农村信用社进入到深化改革时期。这一轮改革明确提出建立股份制企业,获得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明晰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确定股份制的改革目标和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用5至10年时间分期分批逐步过渡到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其二是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金融机构融入资金”,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和农村微型金融服务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稳定健康发展,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而且改革的关键就是明晰产权关系。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受诸多因素影响,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难度较大,情况复杂。  相似文献   

10.
冬晓 《中国金融家》2010,(11):124-125
10月27日,备受各方关注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公布,其中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成为"建议"中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农村信用社克服包袱沉重、效益低下、风险较高等困难,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提高认识,摆正位置,拓展空间,不断加大和提升对“三农”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金融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2.
曾刚 《中国金融家》2010,(11):156-157
农村信用社是由农民入股,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地方性金融组织,它的服务对象是农民,服务区域在农村,服务目标是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农村信用社建立以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为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农村社会稳定做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在消化历史包袱、制度体系构建、普及农村基本金融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2003年末至2009年末,农信社各项业务量倍增,资产总额从2.7万亿元增至8.6万亿元,所有者权益从一140亿元增至4311亿元;2004年开始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到2009年累计盈利2210亿元。  相似文献   

14.
王建国 《金融纵横》2001,(10):12-13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为体现信用社贷款的政策性、效益性、安全性和自主性,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执行优惠、灵活的政策。即农村信用社可根据实际情况,贷款利率在法定利率基础可实行上下浮动。目前利率政策规定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为50%,  相似文献   

15.
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列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正式纳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将向9亿多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村镇银行是中国的银行体系中的新生儿,它的诞生为原本单一、缺乏活力的农村金融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说: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在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建国60周年之际,认真回顾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历程,深入总结发展经验,对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农村合作金融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雷曜 《中国金融》2012,(16):35-36
下一步农信社改革没有必要再出台全国性的资金救助措施,可考虑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原则设计差别化的政策措施,围绕资本这一核心环节推进改革2003年以来,深化农村信用社(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的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下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应抓住资本这一核心环节,不断提高资本质量,增强资本实力,用5年左右时间,再上台阶,使之成为资本充足、运营稳健的社区性现代金融企业。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的整合收缩,农村信用社日渐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一枝独秀,担当起信贷支农和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广大信合员工借此机遇,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从稳健经营、规范运作人手,制定贷款营销管理办法,创新金融产品,促使各项存贷款业务呈现出大幅度增长的良好势头,取得了“社农双赢”的显著效益。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信合员工,甚而是农村信用社的高管人员,由于受传统业务运作机制的影响,未能正确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三农”内涵,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用社同业往来资金对增强其资金流动性和农贷投放能力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2006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双重政策背景下,黑龙江省农信社先后从省外农信社、邮政储汇局、中国银行融入资金26亿元,纯投放农业贷款232.5亿元,农户贷款满足率约为90%,农户贷款  相似文献   

20.
孟宏 《中国金融家》2005,(10):52-53
按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总体部署,今年全国(除海南省之外)都将组建省级联社,行使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职能。至此,农村信用社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如何抓住改革契机,支持“三农”服务,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带着探询的目光,记者日前在南昌,独家采访了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肖四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