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许金辉  刘瑞  丁剑  张斌  杨晓江 《数据》2023,(1):15-16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生物信息技术作为生物学和现代计算机技术融合后产生的一门新学科,这一学科对生物学研究与发展有重要作用。中医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解决身体疾病问题、提升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方式,将生物信息技术与中医药融合,对中医药、生物信息技术发展会带来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生物信息技术在中医药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学科的研究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江苏企业管理》2010,(7):47-47
“世博会就像是一场建筑的时装秀,这些充满先锋性、探索性的建筑,代表了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在“相约名人堂——与院士一起看世博”的首场讲座上,同济大学教授、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中科院院士郑时龄以“美好城市,美好生活”为主题,率众“品味”了一番本次世博会建筑。  相似文献   

3.
吴建民 《中国企业家》2008,321(15):40-40
今年6月14日,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市举行了以“水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世博会的开幕式。这次世博会6月14日开幕,9月14日闭幕,在世博会长达157年的历史上,以“水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这还是第一次。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和王后,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和副首相等政要,以及100多个外国代表团参加了开幕式。我作为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也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4.
“零事故、零伤亡”的和谐交通是安全办博的重要保障。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交通阻塞的快速缓解、交通事故的快速处理、车辆的及时救援是筹办世博会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文章在分析影响世博会交通安全的5个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对世博会应急管理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并构建了世博会应急管理系统架构,业务处理系统是系统架构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5.
世博会从1851年诞生,至今已有159年历史。20世纪末,随着国际信息产业的大发展,曾经出现了这样一种舆论:世博会过时了。然而实践证明,世博会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其秘密就在于世博会承载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世博会是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注册类世博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本届世博会促进和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交往,而在世博会结束之后,后世博效应为长三角加快港口群一体化进程和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7.
凌东书  朱颖 《上海质量》2009,(12):56-58
2010年世博会日益临近,大众出租汽车公司作为服务于中外宾客的窗口企业,积极把握这一重要机遇,坚持质量制胜理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过程控制、优化管理、提升质量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全力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  相似文献   

8.
世博会比奥运会还要早45年诞生。历史上,中国与世博会一直就有渊源。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召开。当时一个叫徐荣村的广东商人打包了12捆“荣记湖丝”,运到伦敦世博会参加展览。成为第一个参加世博会展览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9.
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上海人高兴,中国人高兴,全世界也都高兴。世博会已经办了一个半世纪了,功不可没。许多新技术的萌芽是在世博会第一次展示,以后发展成参天大树的。许多新产品第一次在世博会出现,就让世人惊艳,并且从此走向世界。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在这里互相交流,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和友谊,这是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大事。  相似文献   

10.
芦明哲 《经营者》2010,(9):61-61
世博会的历史源远流长,许多人们熟知的食品都是通过世博会走进了千家万户。189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蓝带啤酒”一举获得了当届世博会的最高奖项。此外,像爆米花、麦片、口香糖等都是借助了世博会的巨大商机,成功地打开了销售之路。中国的一些老字号的食品,如绍兴黄酒、天厨味精等,也曾经在世博会上进行了参展,但由于当时营销手段贫乏落后,并没有真正地为全世界人们所熟知。  相似文献   

11.
李进  李常敏  李学迁 《物流科技》2009,32(4):115-117
针对上海世博会中的安全问题和服务问题,利用信息、传感、通讯和决策技术,构建了上海世博会智能服务支持系统.给出了此系统的基本功能,设计了系统的基本结构。此系统的建立可以有效地缓解世博会的安全问题,并为参观者、参展商提供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唐琳 《价值工程》2011,30(33):241-242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11年4月在浐灞生态区开幕,参展国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本次世园会不仅是一届跨越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多元化、综合性、世界级的博览盛会,更是向世界展示古城西安的重要机遇,为促进本次盛会的有序发展,加强西安与其他地区乃至世界的交流,世园会内的公示语英译是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大规模资金的持续注入是世博园区开发建设的关键。就目前世博园区开发主体自身的融资能力而言,无论自有资金积累、金融机构融资潜力、还是资本市场融资能力,都难以支撑世博园区开发建设的资金需求。为此,世博园区开发主体应树立新的投融资理念,深入研究世博园区的投融资渠道,选择合适的投融资方式,为园区各类进驻企业参与园区开发建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与服务,最终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  相似文献   

14.
世博会与上海旅游产业簇群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上海旅游簇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世博会对上海旅游产业簇群的形成、繁衍扩散和网络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上海旅游产业簇群在世博会举办前、中、后应采取的不同发展模式。世博会和簇群相结合,能实现上海旅游产业有效接受"世博效应"的辐射和自身"簇群效应"的放大,提升上海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促进上海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搭建了中国-东盟交流、合作、对话的平台,有力促进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文章对博览会的发展现状作了全面评析和总结,并对现阶段博览会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博览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洪泓 《价值工程》2010,29(28):15-16
本文通过世博会的特点及作用,并对中国文化及特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结合市场消费心理分析,对世博旅游产品进行功能的开发分析,以达到传播中国文化及本次世博会理念的目标,最后给出结合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召开,此次世博会的举办将会大大地促进我国物流业特别是会展物流业的发展。在我国,会展物流目前还属于一个新兴的行业。文中探讨了上海世博会对我国会展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同时指出了目前我国会展物流业存在的不足和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裴越 《价值工程》2012,31(5):87-88
150年来,世博会见证并记录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文明进程,它是近代产业社会最大规模的国际活动,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世博会国家展馆是一个国家的名片,而在当今呈多元化发展的世界里,各国建筑师在国家展馆设计中也表现出对本土传统建筑材料的发掘与关注,代表着各国本土文化风情的国家展馆在世博会的舞台之上呈现出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盛景。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经济拉动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纵观历届世博会,都对举办城市的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宏观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了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经济增长产生的拉动效应,包括:对总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对金融业等相关重点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长三角都市圈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世博会是迄今为止中国举办的最大的一次盛会,集中体现了中国服务的新水准.世博会既是中国服务的见证,也是中国服务的一个新起点,推动着中国服务向更高水平发展.本文概括阐述了上海世博会公共服务的概念和主要类型;尝试构建了世博会公共服务流程和管理体系,从服务准备、服务实施和服务质量控制三方面分析了世博会公共服务的运营与传递;在此基础上,从六个方面说明世博会见证了中国服务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