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辛超 《经济研究导刊》2014,(36):274-275
对外政策需要特别注重时机,特别是他国的重要选举时期,如政府选举和议会选举。由于一国选举会受他国对外政策的影响,因此在他国选举期,中国正确制定合理的对外经济政策,有助于提高中国影响,使他国选举结果尽可能地更加有利。中国应对各项涉外事务进行系统性地重新安排,将冲突与解决应与他国选举相联系,不应将其当成孤立的外交任务来完成。  相似文献   

2.
1996年至2010年是跨世纪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重要时期,世界经济发展将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能否把握住这些特点和趋势,将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下一个世纪的地位和命运。我们应未雨绸缪,早做准备,沉着应付,争取美好的前景。 一、世界经济进入新增长阶段,“可持续发展”成为众多国家追求的发展模式 进入90年代后,世界经济呈缓慢增长趋势。1991年比上年增长0.8%,1992年增长1.4%,1993  相似文献   

3.
赵坤  张茉楠 《发展研究》2010,(10):36-39
今年上半年,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及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出现较快回升,经济复苏的趋势进一步确立,标志着世界经济普遍进入复苏周期。但受欧洲债务危机及一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主要依靠政府政策刺激的世界经济快速回升将告一段落,下半年开始世界经济增速将放缓,明年可能进一步回落,但世界经济今年和明年出现再次衰退的可能性不大,2010年整体将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视角入手,深入分析FDI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利用现有的经济模型探讨FDI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效应影响.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政策讨论这些方面验证了FDI对贸易产生的积极影响.在吸引FDI方面的两个重要变量就是良好的企业管治和法治,虽然这两个变量不相同,但都涉及到政府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主要是指中央政府)干预区域经济的重要工具之一,它通过政府的集中安排,有目的地对某些类型的问题区域实行倾斜,力图促使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格局协调并保持区域分配合理。尽管不同的国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仍有许多共同之处值得思考和借鉴。一、中外实施区域经济政策差异分析1、中外实施区域经济政策的政治经济体制背景差异美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联邦政府的区域政策从制定到实施都与美国奉行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制度相吻合。尽可能让市场机制有效地发挥作用,始终是美国经济理论的主流,也是历届政府遵…  相似文献   

6.
黄范章 《经济纵横》1990,(10):1-7,35
<正> 二、新出现的重要国际现象与上述几个主要特征相联系,80年代西方经济中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国际现象:经济政策思想和实践中的“保守主义回潮”,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以及国家干预的国际化发展。这些重要的国际现象征90年代还将有所发展。第一,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政策思想和实践中的“保守主义回潮”。上期文章中曾提到英美等主要西方国家改变了经济战略,即从战后几十年来以“国家调节”为核心的凯恩斯主义战略,转向80年代以“自由经营”(“非国家调节”或“私有化”)为指导的供给学派、货币主义战略。正是这种战略的变换,在国际上掀起了保守主义的回潮。凯恩斯主义是在30年代大危机形势下,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产生  相似文献   

7.
2001年世界经济陷入了3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这次衰退是继多年经济繁荣后的“硬着陆”,衰退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曲线呈现“U”字型。从全球主要经济机构的预测结果看,2002年世界经济前景依然黯淡。世界经济的复苏,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复苏,而美国经济复苏主要依靠扩张性政策的拉动,是政策导向型的复苏。面对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2002年中国经济要实现7%以上的增长,在立足于内需的同时,应对对外经济政策做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地广人稀,自然增长缓慢,国家政策的推动更显得重要。晚清末期以及民国前期,在不影响黑龙江地方势力政治权利的前提下,都能够遵守和执行中央政府关于发展林业经济的政策。在这些林业经济政策中尤以租借林场和国有林场的发放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为最。以黑龙江的租借林场和国有林场的发放的背景、内容、特点为视角评价林业经济政策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9.
美国经济从1991年3月回升开始,保持持续增长近10年,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增长时期。虽然近来美国经济发展出现减速甚至衰退迹象,但对这一时期增长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仍不乏借鉴意义。一、里根执政时期所采取的一些经济政策为9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创造了良好条件1.减税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美国的滞胀困境,里根政府提出了大规模减税刺激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大规模的减税政策为垄断资本家提供了巨额优惠。虽然短期内减税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但从长期发展来看,里根的减税政策刺激了供给和投资,从…  相似文献   

10.
1980年代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改革引发了大量关于改革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也为经济改革政策的制定与推行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宏观失衡和对这种失衡的迅速调整能力的缺乏是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华盛顿共识不是改革的教条,各国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制定改革政策;改革要有一个较强的政治基础,避免政府干预中的寻租行为有利于政府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制定经济改革政策;改革不一定是危机的逻辑延伸,改革与否是各利益团体博弈的结果;在改革目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改革政策推进的顺序安排直接影响改革的进程等。这些历史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1.
国际市场上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从来就不单纯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虽然企业是国际经济竞争主体,但政府的作用仍不可替代。不管哪个国家哪种经济体制或外贸发展模式,以财政政策工具作为出口促进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各国的普遍做法。为了防止出现贸易摩擦和避免引起关贸总协定或WTO的干预,在实施这些政策时,都有各自的理论和借口。一国能否从出口中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取决于一国选择怎样的贸易政策和外贸发展战略,并能适时地根据变化了的国内外情况调整这种政策和战略。  相似文献   

12.
1996年国家调整若干经济政策,将影响整个开放型经济,特别是影响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 一、国家为进一步规范外向型经济的发展,1996年将出台三项重大涉外政策改革,即在进一步降低关税税率的同时停止某些进口环节的减免税,再次调低出口退税以及对加工贸易实行税收保证金制度等措施。长期以来,国家为避免重复课税及鼓励出口,外销商品可享有约 17%的出口退税,实施至今衍生种种弊端如出口商高报货价、甚至假出口真退税等,三大改革有助于从大局出发纠正这些流弊。1996年三资企业进口的机械设备将不再享有免税优惠,凡是加工出口区商品一律都要课税,使向来不必缴税的“三来一补”企业成为课税对象,这种改革也是从大局出发,统一税收政策,保护平等竞争,最终使所有企业都要缴税,本国及外国投资项目都无  相似文献   

13.
张锐 《广东经济》2011,(1):24-29
承负着“二次探底”的忧虑以及刺激性政策退出的压力,全球经济在非常不确定的环境中走完了2010。作为经济历史的一段镜像,尽管过去一年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经济生态已经摆脱衰退而逐步回暖,但失业之锆仍然紧紧钳制着发达经济体的肢体与神经,通胀之魔正在蚕食新兴市场国家的成果与内力,各国政策的分道扬镳也构成了对昔日国际社会经济合力的销蚀与肢解。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习近平、李克强为首的新一届政府先后提出了中国梦、市场决定和新型城镇化等施政理念,区域经济研究热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结合2013年以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及2008年以来先后发布的国家层面区域规划,提炼总结出区域经济研究热点的变化规律,这些变化既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的现实需求,也是区域经济研究内在规律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东亚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基本度过和经济复苏,世界经济开始恢复性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99年9月 22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和金融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最近陷入危机的大部分国家都已开始复苏。” 经济大国经济形势和世界主要经济指标预示,2000年全球经济继续看好。如果说1998年世界经济形势是“东方不亮西方亮,” 1999年世界经济形势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开始复苏或持缓增长,那么,2000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增长。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国际机构和各国可以高枕无忧。1999:世界经济恢复增…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法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主动性经济政策的结果。无论国家采取积极干预的经济政策,或者采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其本质都是国家的社会经济意志。经济法是国家经济政策在法律层面的表现,因而也可以称之为经济政策法。我国经济法的产生和演变路径与西方不同,需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经济政策法及其本质。  相似文献   

17.
OECD推动下韩国的经济政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但是,随着开放领域和深度的扩大,贸易摩擦、金融风险、恶性竞争、民族经济力量弱、国际竞争力低等一系列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国际经验表明,开放条件下,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系统的制度创新。基于此,我国政府已将制度创新提升到战略高度,积极酝酿相关的配套政策,完善制度环境。OECD作为国际性政策咨询与协调组织,一直发挥着国家决策智囊的作用。它依托强大的智能储备,对政府普遍关注的经济、社会重要领域进行调研,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并协助成员国制定国内…  相似文献   

18.
与中国一样,印度是一个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文化大国,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两个伟大的国家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相似性.但与中国不同的是,印度是联邦制国家,独立后继承了英国殖民主义者遗留下来的议会民主制,其核心是承诺举行定期、自由和公正选举的选举制度.这个选举制度决定政府的组成、议会两院的席位、邦立法会和联邦议会,以及总统和副总统.  相似文献   

19.
张建 《经济导刊》2004,(12):54-58
2 003 年世界经济增长了3.5% 后,2004 年一季度在美国旺盛的居民消费与中国快速增长的投资需求拉动下继续加速运行;二季度以来,逐步减速,但依然超潜力运行,实际GDP预计增长为4.93%,创 1976 年以来的历史新高(见图 1)。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全面复苏、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强劲增长 扩张性经济政策的实施、房地业 活跃引发的财富效应、利率水平的低 位徘徊与国际贸易的加速增长(见图2),拉动全球经济持续回升。 经济发达国家的全面复苏 2004年,经济发达国家呈全面复苏的大势,实际GDP预计增长3.6%。其中,…  相似文献   

20.
周少芳 《经济师》2004,(10):65-66
在当今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强的趋势下 ,进一步完善国际经济政策 ,寻求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 ,已经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政策选择。中国加入WTO后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 ,政府的经济职能不仅是要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和发展经济 ,而且还要制定和执行好国际经济政策 ,谋求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和更长久、稳定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