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财经》2004,(3):46-47
草原兴发1997年上市以来,累计向证券市场募集资金12.49亿元。1998年公司提出主业向肉羊产业转型,2000年、2001年公司共计投资5.47亿元进行大规模收购肉羊资产,2002年、2003年公司先后投资10.01亿元用于草地收购。 大规模资产收购不但使公司资金链绷紧,同时,资产流动性和资产质量大幅度下降。那么,草原兴发的资产盈利能力如何?公司业绩如何保证?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2.
《新财经》2004,(9)
客观上,武钢整体上市收购的资产不但资产盈利能力强,而且完善了产业链,还实现了低成本扩张。而宝钢整体上市收购的资产主要是丰富了产品线,从资产质量上很难与股份公司原有资产媲美。 武钢股份收购集团钢铁生产经营性资产,共计190亿元,其中净资产约92亿元。主要包括:烧结、炼铁  相似文献   

3.
黄彬生 《当代陕西》2009,(11):54-55
中能公司经过近6年的科学发展,企业资产由2.8亿元增长到21亿元,去年,上缴税金2.2亿元。矿区也由沙地荒漠变成了草绿花红的公园。新文化引领打造中能发展新模式 中能公司原是一个私营小煤窑,2003年,由民营企业中方信(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改造为中能煤田有限公司。2005年,中方信公司邀蒲白矿务局和华电煤业集团加盟,  相似文献   

4.
并购资讯     
《上海国资》2006,(2):95-95
铁龙物流4亿元收购中铁集装箱等公司资产,花王公司以35.2亿美元收购嘉娜宝,凯雷收购太保寿险24.9%股份,高盛携运通安联37亿美元收购工行10%股份,西门子1.  相似文献   

5.
华润重组华源虽然不是华润的一次市场并购行为,而是在国务院国资委直接推动下的并购;但对于华润而言,却是其渴求已久的打造医药产业平台的良机。华润从2000年即已开始进入内地医药产业收购。不过,相比啤酒和地产收购而言,华润在医药上的收购好事多磨。2005年,华润2.9亿出售了云药股权,退出了对云药控股权的角逐。此前华润还相继退出东北制药、山东鲁抗、上药集团、华北制药的收购,倾心于医药产业的华润每每失之交臂。直到2005年底,随着对东阿阿胶的成功控制,华润总算在医药产业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华润的重组可能会将双方医药资源进行整合,这成为华润打造医药航母的契机,而上药集团和北药集团将有可能成为华润打造医药产业一南一北的两大平台。华润的版图也由原来的日用消费品制造与分销、地产、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三大领域,扩张至金融、医药及纺织。  相似文献   

6.
2009年2月19日.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与百联集团签署《并购贷款协议》及《并购财务顾问协议》。根据协议.工商银行向百联集团提供4亿元并购贷款,用于收购上海实业联合集团商务网络发展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企业重组并购风生水起,而"入主"、"举牌"、"接管"几乎成为重组并购的主题词,对原有管理层大换血,也就成了被收购企业签约后第一时间收到的"见面礼"。由此产生新旧管理层隔阂、管理理念冲突、企业文化对抗等一系列"并购后遗症"似乎已经成为重组并购事件中固定上演"套路"。而在短短三年时间内,长沙中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集团)相继完成了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承债式并购原湖南机床厂、重组并购原浦沅集团和收购中标实业的主要经营性资产,这些涉及到不同类型、不同  相似文献   

8.
3月14日,中钢集团对澳大利亚铁矿石中西部公司(Midwest Corporation)发起了强制性现金要约收购,此次收购的总金额为12亿澳元,约合人民币78亿元.由此,中钢集团成为了首家对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发起"敌意收购"的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9.
地处上海、总资产近600亿元、旗下拥有8家上市公司的央企巨头"华源集团"的重组与解救,将成为困难央企寻求通过重组"浴火重生"的新案例。此次华润重组华源若获得成功,将标志着国务院国资委对下属央企重组的发展思路的成功。而全新的"华润 华源"强大组合已经成为拥有近2000亿元的总资产的中国超级巨无霸集团,也标志着新的医药、纺织行业龙头的诞生。此前,国家要把华源集团打造成为央企医药产业的重组平台。但是由于扩张太过迅猛,又不能及时消化而出现债务危机,华源旗下多家公司股权被冻结造成华源集团跌入困境。华润重组华源已经成为事实,"重组婚配"后双方皆大欢喜,但重组后的整合随即成为"华润-华源"面临的一道需要艰难跨越的门槛。  相似文献   

10.
像卡特彼勒这样力图以资本运作方式”吃掉”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的外资并购案例有不少。2005年10月25日,我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被美国凯雷投资集团以3.75亿美元(约合3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85%的股权此前的19%年,美国卡特披勒已经与徐工设立了合资公司;在油嘴油泵行业,德国博世公司收购我国油嘴油泵行业的排头企业——江苏无锡威孚有限公司后,我国的油嘴油泵行业几乎全部被跨国公司并购、控股,经过多年建立的技术中心被撤销、合并;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对周正毅来说,也许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他先后出巨资在香港收购两间公司,引起沪港两地及海内外一阵轰动。去年1月,他先以8800万元.快速收购香港盈荣集团,5月又出手25亿元,成功收购香港建联通。到了今年年初,又传出他将以3亿元收购具有50年历史的老牌金融公司香港顺隆集团。这一组令人眼花缭乱的大手笔收购活动.创下了上海企业家“搏杀”香港经济舞台的新纪录。 周正毅何许人也?不少香港人都在揣测:他是何方大亨?为何敢于在  相似文献   

12.
(一)大兼并 1996年,以低成本扩张的收购兼并为特点、以盘活存量资产调整资产结构为核心的大规模的资本经营浪潮,正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涌动。而九州集团正站在这一股浪潮的浪头上。 在相继兼并了福建麒麟水泥公司,龙岩高岭土公司等企业后,九州集团的总资产由成立之初的369万元迅速扩张到20亿元。资本运营带来的超常  相似文献   

13.
地处上海、总资产近600亿元、旗下拥有8家上市公司的央企巨头"华源集团"的重组与解救,将成为困难央企寻求通过重组"浴火重生"的新案例。此次华润重组华源若获得成功,将标志着国务院国资委对下属央企重组的发展思路的成功。而全新的"华润 华源"强大组合已经成为拥有近2000亿元的总资产的中国超级巨无霸集团,也标志着新的医药、纺织行业龙头的诞生。此前,国家要把华源集团打造成为央企医药产业的重组平台。但是由于扩张太过迅猛,又不能及时消化而出现债务危机,华源旗下多家公司股权被冻结造成华源集团跌入困境。华润重组华源已经成为事实,"重组婚配"后双方皆大欢喜,但重组后的整合随即成为"华润-华源"面临的一道需要艰难跨越的门槛。  相似文献   

14.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水务投资数字: 2002年法国威立雅水务集团斥资约20亿资金,以净资产三倍溢价收购了上海浦东自来水公司50%股权。开创城市水业溢价收购的先河。 2004年柏林水务联合体以4.8亿元的转让价格收购资产价值2.6亿的合肥市王小郢污水处理厂。 2007年1月29日,威立雅水务集团与兰州供水集团签约,以17.1亿人民币高价获得兰州供水45%股权。  相似文献   

15.
地处上海、总资产近600亿元、旗下拥有8家上市公司的央企巨头“华源集团”的重组与解救,将成为困难央企寻求通过重组“浴火重生”的新案例。此次华润重组华源若获得成功,将标志着国务院国资委对下属央企重组的发展思路的成功。而全新的“华润 华源”强大组合已经成为拥有近2000亿元的总资产的中国超级巨无霸集团,也标志着新的医药、纺织行业龙头的诞生。此前,国家要把华源集团打造成为央企医药产业的重组平台。但是由于扩张太过迅猛,又不能及时消化而出现债务危机,华源旗下多家公司股权被冻结造成华源集团跌入困境。华润重组华源已经成为事实,“重组婚配”后双方皆大欢喜,但重组后的整合随即成为“华润-华源”面临的一道需要艰难跨越的门槛。  相似文献   

16.
[公司概况]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成立的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一,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企业,实行“一级法人、授权经营“的管理体制.公司注册资金为100亿元人民币,其中人民币60亿元,外汇5亿美元,由财政部全额拨付.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收购、管理和处置从国有商业银行剥离、收购的信贷资产,以最大限度地保全国有资产为目标,以化解银行金融风险、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为己任.……  相似文献   

17.
5月24日,随着华联超市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告,已在市场上广为流传的"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借壳华联超市上市"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 此次新华发行集团借壳上市包括股权收购、资产置换和股改三个组成部分.首先,新华发行集团以4.22亿元总价收购百联集团持有的华联超市45.06%股权.同时,此次股权转让还与上市公司的股改相结合,对价采用"资产置换+送现金"的方式.新华发行集团及其直接和间接持有100%股权的子公司新兴商务公司拟将其合计持有的新华传媒100%股权与华联超市除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以外的全部商业类资产(含负债)进行资产置换.除现金红利转送之外,新华发行集团还将向方案实施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体流通股股东每10股直接送8元现金.  相似文献   

18.
从上汽88亿元汽配资产置换巴士股份公益性资产到上海建工51亿元主业资产注入建工股份,从东航上航合并到整合医药资产新上药的催生,发端于2008年的上海国资新一轮改革重组,大戏不断,屡令资本市场侧目.  相似文献   

19.
郭莉 《首都经济》2009,(9):54-55
据统计,中国企业近年已经为海外收购付出了2000亿元的学费,麦肯锡的调查显示:过去20年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率高达62%,身强力壮而最终失败者比比皆是,这让很多企业对海外抄底既冲动又恐惧。 同样是抄底濒临破产的企业,京西重工意图收购德尔福全部资产最终抱憾出局,而以“青蛙王子”儿童护肤品享誉国内的双飞集团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收益的抄底样本——以800万美金收购美国Solar公司两大知名品牌和包括3000个终端的全部营销网络。 对比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抄底案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重九 《产权导刊》2003,(1):51-52
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资产收购.6月24日,中移动香港(China Mobile Hong Kong)以103亿美元将母公司8省市移动网络揽入旗下.中国移动(香港)举行的股东特别大会批准了公司为收购内地8省市移动公司安排的有条件买卖协议,并向其控股公司中国移动香港(BVI)有限公司发行新股作为收购交易的部分对价.此次中移动的大手笔运作因其规模巨大也入选全球十大并购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