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平  戴辉 《财务与金融》2010,(6):45-48,65
为了保证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更客观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中国证监会于2008年11月发布公告对2007年的规定进行了修订。通过对100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统计分析,发现新的披露制度仍存在概念界定不完整、披露不统一、与退市政策关联度弱等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1999年度财务报告中增加披露“扣除非经济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信息。由于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持续性很低,所以中国证监会的新增信息披露要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净利润信息的相关性。而从第一次实施结果来看,上市公司选择的、归属于非经常损益的项目名目繁多,且不尽符合非经常性损益的理论特征;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也存在各工程样的不规范情况,因此可靠性和可比性尚显薄弱,有用性有所削弱。  相似文献   

3.
我国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管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三次非经常性损益的管制规范对比分析得出研究假说:应用1999年、2001年和2004年的非经常性损益管制所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逐次增多。同时,采用每股非经常性损益与每股收益的绝对值比率这一指标和378家上市公司1999年至2005年连续7年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通过进行图表分析、配对t检验和稳定性检验,我们找到经验证据支持我们的研究假说,进而支持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三次非经常性损益的管制规范取得了期望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及其披露监管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市公司的盈余中,非经常性损益往往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导致会计盈余信息可靠性降低,影响投资者的有效决策。证券监管机构作为证券市场管理者,从证券市场和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对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披露进行规范,并不断修订相关信息的披露规范,缩小该信息的可操作空间,以遏制这种行为。论文通过分析提出,证券监管机构对非经常性损益的明确规范以及强制性的披露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委托代理关系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也不能解决由此产生的盈余管理问题。作者就此提出建议,在会计信息确认和计量环节可以允许适当的职业判断空间,而在报告环节必须严格规范和管制,从而使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6.
陈蕴华 《西安金融》2007,(12):25-26
本文回顾了中外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提出了对企业非经常性损益应从交易或事项的性质和发生频率两个角度出发,采用以原则为导向的标准进行界定的看法。同时提出了先在附表披露,待条件成熟时再在主表进行披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非经常性损益确认与披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孟焰  张莉 《会计研究》2003,(12):14-18
自1999年中国证监会首次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指标以来,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与披露问题引起了我国会计学界的关注。本文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标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该信息的披露现状进行揭示和分析。本文认为这一信息的披露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出更详细的法规来规范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  相似文献   

8.
9.
2008年10月,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作了进一步的规范.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内容及披露要求等方面对本次新规定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姚瑶 《中国外资》2009,(6):87-88
2008年10月,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作了进一步的规范。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内容及披露要求等方面对本次新规定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的研究假说为:市场认为正(负)的未预期每股收益是好(坏)消息,负(正)的未预期每股非经常性损益是好(坏)消息。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方法发现当市场得知未预期每股非经常性损益消息后,在事件日反应期或事件日后期,对含有未预期的负的非经常性损益比含有未预期的正的非经常性损益给予了显著的更高的回报,进而支持了研究假说。这说明投资者对非经常性损益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并在投资决策时使用了非经常性损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王方  韩军 《税收与企业》2002,(12):45-47
上市公司对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和分析有助于财务信息使用获得更具价值的财务信息以及隐合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信息,从而为其正确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很多不足。本将着重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1999年度财务报告中增加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信息。由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持续性很低,所以中国证监会的新增信息披露要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净利润信息的相关性。而从第一次实施结果来看,上市公司选择的、归属于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名目繁多,且不尽符合非经常性损益的理论特征;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也存在各式各样的不规范情况,因此可靠性和可比性尚显薄弱,有用性有所削弱。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已于1999年6月28日公布,并于2000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罔内施行。后依据一年的执行情况,财政部于2001年1月18日对原准则进行了修订,2001年1月1日全国范围内施行。修订后的准则不仅使有关非货币性交易的核算更加规范,操作性更强,而且简化了关于非货币性交易的披露内容。  相似文献   

17.
非财务信息是面向未来的信息,是能够预测企业未来发展的信息,是财务信息的“先行指示器”,投资者利用非财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对非财务信息研究的诸种观点进行了综述,并对其进行评析,加深对非财务信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证监会在1999年首次提出了“非经常性损益”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公司正常损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之后于2001年出台《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一号——非经常性损益》。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准则下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江 《会计师》2009,(8):100-102
<正>一、非经常性损益概述及研究意义根据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公众对环境保护关注度的提高,环境会计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分析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