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行政执法的概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行政执法需首先明确其概念。行政执法是国家执法体系中的一种 ,特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采取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执法在实践中存在种种问题 ,其成因既有主观因素 ,也有客观因素 ,因而必须对症下药 ,从多方位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主要对策包括 :克服影响行政执法的各种思想 ,强化依法行政观念 ;健全执法机构 ,确保法律实施 ;完善立法 ,理顺执法体制 ;加强执法监督 ,健全监督机制 ;净化和改善执法环境。  相似文献   

2.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是指将原本由若干个行政机关分别行使的行政处罚权剥离出来,统一交由一个独立的行政机关来集中行使这些处罚权,而各个行政机关不得再行使这部分已经被剥离出来的行政处罚权的法律制度。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旨在解决行政执法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多头执法、职责交叉、重复处罚、执法扰民等问题。本文以改进行政执法方式为基础,提出应克服行政执法过程中职权混乱、多头执法、多重执法的问题,得出应改进执法体制,完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法律制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行政执法趋利广泛存在,形成一种"执法经济"。当政府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忽视行政相对人、公共利益而单纯地追求部门利益的时候,就会导致在行政执法工作中的滥用自由裁量权、权力寻租、应当作为而不作为、不应当作为而作为、以罚代管等现象严重,文章通过具体案例作出了一定的分析,提出了解决行政执法趋利的对策,包括提高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推动综合执法体制、完善财政体制保障、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主体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立足于福建省南平市城市管理主体即行政执法局的概况,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主体的角度出发,分析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从明晰执法主体权责关系、规范执法程序、完善执法保障等探索加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论行政执法的程序性与法治行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行政执法活动中,执法程序是否合法具有决定性作用,脱离了执法程序,就不可能有公正执法。行政执法程序与行政实体处理在整个执法活动中具有并重的作用,只有重视行政执法的程序性,才能加快从“依法行政”向“法治行政”这种政府法治由形式向实质过渡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我国行政执法领域还存在诸多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不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行政执法体制不顺畅;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行政执法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等三个方面。为此,行政执法改革应从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整体素质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7.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这一术语出自《中华人民接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之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国发[2002]17号)中对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作了详细的部署,目的在于解决多头执法、职责交叉、重复处罚、执法扰民和行政执法机构膨胀等问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执法体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人民银行基层机构在行政执法中发现的诸多问题,从法律法规、执法资格、执法证明内容、执法证管理、执法人员素质等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环境下,知识产权侵权呈现出群体性、规模性的新特点,原有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制日益捉襟见肘,难以适应当下知识产权高标准、高水平的保护。为了提高执法质量、整合执法资源,知识产权的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已然迫在眉睫。但是应如何改革,是实体上的还是程序上的,是制度上的还是形式上的,一直是近年来理论家和实务家莫衷一是的问题。伴随着民主性行政和服务性行政发展的趋势,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又该何去何从,作出怎样的抉择,值得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0.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其法定职责的执法活动。执法本质上是行政执法人员准确全面理解法律、准确适用法律的过程。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海关的执法水平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最突出的体现是法律适用的不当或错误,由此导致执法不统一,甚至执法错误。本文试图从分析海关行政执法中法律适用不当或错误的原因入手,揭示法律适用不当或错误对海关执法的影响,指出行政执法中适用法律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达到立法预期效果与执法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东西关系始终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关系。正视差距、利用差距、缩小差距,是我们正确处理东西关系,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首先应正视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呈扩大之势,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必然,但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又必须高度重视解决东西差距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区域政策对市场局限的矫正作用。其次要利用差距。区际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资源区域流动、优化配置、合理组合的前提。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利用地区差距,形成东西依存互补、互惠互利、联动共进关系。再次,要通过东西联动缩小差距。在战略思路上应实施均衡与非均衡相结合的战略,并把东西增长中心的联动作为战略重点。同时尽快实现机制对接,构建区际传递机制,包括技术梯度转移机制、市场网络的沟通和政策体制的对接,将东部的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顺畅地传递、扩散到西部,以此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石燕  朱晨  季红 《嘉兴学院学报》2002,14(Z1):162-164
在古今东西方艺术的碰撞中,我们的艺术正处在一个急剧的继承与创新时期.面对纷乱的、峥嵘的多云艺术场,我们认为艺术的继承应是创新中的继承;艺术的创新不能仅仅是一种盲目的模仿西方,应在民族文化的背景中吸收一切营养、拓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职能与政府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职能定位对西部大开发的速度,效率甚至成败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论述西部大开发中政府职能定位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的基础上,探讨了中政府的主要职能,分析了中政府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政府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上海的秋,没有丝毫萧瑟的感觉.在一家云庐咖啡馆里,我们见到了同样温文尔雅的张虹先生.作为一名资深职业经理人,几十年的风雨经历让张虹更显出了一份难得的平和与亲切.  相似文献   

15.
关于证据的基本属性。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颇有争议。有观点认为.证据的基本属性有三。即客观性,合法性和关联性;有观点认为,证据的基本属性有二.即客观性和关联性。证据的客观性体现了证据的哲学存在性。为人们认识和把握证据的关联性提供了认识论;证据的合法性为人们收集、固定和保全证据提出了程序上的要求。在特殊情形下,某些不具备合法性或不具备客观性的材料仍可作为证据使用。证据的关联性才是证据的唯一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控制论原理研究和探讨农村社会控制问题 ,建构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控制体系 ,以保证农村社会稳定 ,实现我国在农村的预期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理论和企业理论长期处于隔离状态,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只有融入企业家因素才能更好解释企业的产生和企业内部权威的来源,企业能力理论只有融入企业家因素才能更好解释企业边界的动态变化。基于企业家的视角,企业的本质是企业家实现自身人力资本价值的工具,企业边界是企业家基于价值最大化主动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欧元的诞生和发展使关于东亚货币一体化、建立“亚元区”的观点不断被提出。通过对欧洲、东亚经济政治条件的对比分析研究,认为东亚货币一体化条件并不成熟,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二十年来,中国对金融体系进行市场化改造,先后采取了许多金融改革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然而,由于传统的惯性和银行业的特殊性,银行业改革中的一些深层的矛盾仍未得到解决.从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看,中资银行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银行还相差甚远.加入世贸以后,占据产品优势的外资银行进入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构成较大的威胁,对商业银行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商业银行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这对推进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宋朝总管全国财政的机关,在宋神宗元丰改制以前是三司,元丰改制之后为户部,京师粮仓作为宋朝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机构亦随之发生变化.为保证仓粮的收支与存贮,宋延还实行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形成较为严密的管理制度.但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仓官吏的营私舞弊是仓务管理中的痼疾,伴随宋朝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