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长期的高速增长,但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增长率有所差异。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到1992年,中国开始了经济起飞,经济增长由停滞进入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迅速提高到9%左右;而在推动市场化改革的1992-2002年期间,年均经济增长率提高到10%左右,  相似文献   

2.
国民储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中国从1978年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经济增长率在1978~2000年期间平均达9%左右。同期中国国民储蓄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居民储蓄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增长过程。  相似文献   

3.
对乡镇企业增长的重新估计———制度变革对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乡镇企业增长的重新估计———制度变革对增长的影响王晓鲁(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自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在中国经济增长和农村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根据1994年数据,乡镇企业就业人数超过了12亿人,其工业企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演进中乡镇企业的技术获得与技术选择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一、导言:背景和目标1978年以来,中国的乡镇企业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成为中国经济成长的引擎和最具潜力的部门。据统计分析,乡镇企业对GDP增长率的贡献份额已接近30%。如果说在80年代中期以前,乡镇企业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由制度变革引起的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5.
1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力争再用2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工业化。并分析强调,我国的工业化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作为曾经在改革期间带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火车头,创造的GDP、出口总额都超过全国的三成以上,当前正处于发展滞缓和调整期的乡镇企业,如何适应新的环境,把握新的机遇,在新型工业化时期保持良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实经济增长率的提升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现实的经济增长率与 潜在的经济增长率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延续约20年的高速增长。1978-200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7.
一、农村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改革初期的高度发展期,改革中期的低缓发展期和90年代以来的持续较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经过这三个时期,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大幅度提高。《财富》杂志撰文指出,从1978年到2001年3月,中国百姓钱包涨了7倍。 但是在这三个阶段中,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却不完全与此同步。著名经济学家莱斯特·梭罗认为,从1978年到1998年,中国农民依靠摒弃计划经济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产值翻了一番,农民收入得以大幅提高,但最近10多年农业处于停滞状态,农民  相似文献   

8.
文春玲 《经济与管理》2004,18(10):34-36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呈现出从最初的就近转移到跨区域和梯度转移,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过程对中国的经 济增长以及农村经济的繁荣曾经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孕育着新的契机。本文计算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并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1991-2002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农业乡镇企业以及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创造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16494亿美元,年均增长9.4%;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1548亿美元,年均增长超过16%;国家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6099亿美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600万人。  相似文献   

10.
东水妹 《发展研究》1996,(5):33-34,39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乡镇企业高速发展,199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大关,比1978年增长了近100倍。现在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全省出口总额的四成左右,乡镇企业总产值约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全省涌现出200多个产值超亿元的乡镇。乡镇企业已成为本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