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中国的石油行业和国内市场正在经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就石油供需而言,预计到2010年前后,石脑油需求的增长将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亮点;航空煤油的需求将带动煤油消费的高速增长;燃料油消费将继续大幅度地减少;尽管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会带来对汽油需求的上涨,但替代燃料汽车的发展、柴油车比例的上升和汽车平均燃油效率的提高,将对汽油消费的增长起到抑制作用;柴油将更多地集中用于道路交通运输和必要的工业及建设领域;天然气的迅速发展将大幅度降低液化石油气消费的增长速度。预计2004年国内石油需求增长率略低于2005年,约为5%左右。其中汽油增长率将提高到7%;化工轻油需求增长超过10‰煤油消费增长率也将达到两位数字;燃料油消费将有较大的下降;LPG消费的增长速度也将有所放缓;柴油消费的增长率将从2005年的高水平回落到5%左右。2004年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很可能突破1亿吨,包括液化石油气在内的石油净进口量将超过1.15亿吨。  相似文献   

2.
时至年底,2005行业大势已定。2006年中国化纤行业将如何发展?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预计: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纺织工业需求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2006年化纤生产增速应该在8%左右,可逐步消化前两年发展过快的新增优势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如下:世界经济增长势头可能有所回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势头减弱,预测2006年增速会有所回落。世界银行发布的《2006年全球经济展望》年度报告预测,今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从去年的6.8%减缓至5.9%,到2006年减至5.7%。高收入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2005年和2006年也将从2004年的3.1%减缓至2.5%左右。…  相似文献   

3.
2004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总量增加5000多万吨,突破5亿吨大关,石油消费弹性系数达1.92。分析其原因,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主要源动力,具体表现在:农业生产和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运输业快速增长;发电用油需求仍然旺盛;虽然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但重化工业和固定资产项目投资等仍保持了较快增长。此外,成品油零售中准价的滞后调整、国内油价的低风险,以及市场主体和市场库容量的增加,也促进了2004年中国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2004年影响中国石油需求的主要因素在2005年将继续发挥作用。综合分析进入2005年以来的经济运行情况,可以预计,2005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速可能比2004年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国内外宏观经济良好的大环境下,国内炼化行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05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达3.28亿吨/年,实际加工量2.86亿吨,比上年增长4.76%,炼油装置平均负荷率达到87%;生产成品油(汽煤柴油)1.74亿吨,以汽油和柴油为代表的成品油表观消费量达到约1.58亿吨,汽油和柴油自给率均超过100%,但国内供应仍然处于偏紧的状态.2005年,乙烯装置负荷率高达100.3%,乙烯产量755.5万吨,同比增长20.5%,乙烯当量消费量达到1 870万吨,自给率40.4%,较2004年上升4.1个百分点,但仍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炼油行业整体亏损,全行业由2004年盈利208亿元变为净亏损近300亿元.预计2006年,我国原油加工量将超过3亿吨,汽柴油合计产量为1.73亿吨,国内石化产品需求量仍将继续增长,但增长势头将有所回落.随着一些大型石化项目的建成投产,部分石化产品的自给率将有所提高,预计石化行业仍将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但较2005年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5.
2011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总体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进口贸易增速高于出口,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加工贸易比重继续下降,油气资源进口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也给我国能源保障供应带来新的挑战。当前,虽然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地区局势动荡,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对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影响仍将持续,预计2012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将保持平稳增长,增长速度将会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6.
2004年我国炼化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2005年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达3.04亿吨/年,实际加工量为2.73亿吨,比上年增长13.7%,装置负荷率达到90%;汽柴油产量达到1.54亿吨,柴汽比有了明显改善,但柴油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净进口达到211万吨,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04年,全国乙烯生产平均负荷率达到102.4%,乙烯产量626.49万吨,比2005年增加了14.71万吨;乙烯当量消费量达到1727万吨,乙烯自给率较上年下降了近三个百分点。在国内石油需求及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推动下,成品油价格和主要石化产品价格攀升,行业盈利水平大幅度增加。2005年,预计全年加工原油2.92亿吨,汽柴油产量合计为1.65亿吨,国内成品油和石化产品需求量增长的势头将有所回落。随着一些大型炼化项目的投产,部分石化产品的自给率将有所提高,虽然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但会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7.
陈蕊 《中国石化》2009,(2):7-10
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将成为油价走势的决定性因素,预计世界经济低迷的状况将会一直持续到2009年底。受经济增长放缓影响,石油需求将大幅下降。世界石油供需状况将有所好转,致使市场熊市气氛浓厚,2009年油价总体水平将比去年大幅回落.年均价格预计为40~60美元/桶。  相似文献   

8.
《中国纺织》2005,(5):28-30
2004年聚酯涤纶经济效益明显增加,全年实现利润总额达到28亿元,增长13.23%,占化纤全行业利润总额的44.45%,创历史新高。预计2005年聚酯涤纶生产增速会大幅回落,经济效益快速下降,运行质量有所转差。  相似文献   

9.
2004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总体水平呈现出在波动中不断攀高的运行态势,创下了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推动油价持续上涨的原因,既有市场因素,也有非市场因素。石油价格上涨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已开始显现,但影响相对有限,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展望2005年,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将会有所回落,但回落到20美元/桶的水平也不大可能,预计大体保持在40美元/桶左右。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坚持长期战略与近期措施相结合,在建主石油储备、开发海洋石油、开征燃油税、大力开展节约能源活动与开发石油替代产品,以及“走出去”开发国外油气资源等方面下功夫。以应对因石油价格上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油价:原因透视及走势前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虽然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原油需求量增大,但是由于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产量继续增长,欧佩克的实际产量也比较大,所以国际市场石油供需总体基本平衡,不至于支撑持续的高油价。造成2003年底以来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原因除经济增长因素外,主要有:美元贬值促使欧佩克减产保价;美国战略储备增加、消费国石油库存较低;个别区域和个别品种(美国汽油)的供需矛盾突出;(5)地缘政治不稳定形成“恐怖溢价;(6)“储量枯竭论”重新抬头引发恐惧心理;(7)投机基金的炒作加大了油价上涨的压力。2004年下半年,促使油价坚挺的因素将依然存在,主要是石油需求继续增加、伊拉克产量不确定性很大、其他产油国可能遭受恐怖袭击等。但是某些因素可能发生逆转,特别是欧佩克国家增产、投机资金获利回吐和中国经济的降温,都可能促成国际石油价格回落。预计在经历了今年的高油价之后,2005年石油需求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从总体看,2005年的油价将比2004年明显回落。  相似文献   

11.
自2000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保持高增长态势,2003年曾经一度高达73.37%。2004年、2005年投资增幅虽然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着30%左右的投资增速水平。2006年上半年,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依旧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显  相似文献   

12.
受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处于景气上升周期、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拉动。2005年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工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1.11月份,全行业累计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807.8亿美元,同比增长27.2%,增幅比上半年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进、出口贸易额分别为1299.4亿美元和508.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2.6%和40.5%;尽管出口增速大大高于进口,但贸易逆差仍在扩大。前11个月累计贸易逆差791亿美元,同比扩大13.4%。从全年走势来看,下半年贸易额高于上半年,但是由于2004年同期基数较高,增长幅度呈下降趋势。2005年1-11月份石油和化工进出口贸易总体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2005年,在国际高油价的影响下,中国的石油净进口量(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和其他石油产品)比上年下降了5.2%,降为14361万吨。国内石油产量增长加快,使得原油净进口量仅增长1.4%,达到11902万吨;进口燃料油和采油大幅减少,汽油和柴油出口增加,成品油净进口量比2004年的2642万吨减少53.9%,降至1746万吨;高价格还抑制了对进口液化石油气的需求,进口量5年来首次下降,由638.61万吨降到614.12万吨。乙烯新装置投产使石脑油进口大增,2005年全年的进口量同比增长5.86倍。石油净进口额比上年增长14%,达到491.97亿美元。展望2006年,建立节能型社会的需要将推动成品油价格机制的改革;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使石油消费量的增长比2005年有所加快。预计2006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增长6%,达到3.33亿吨。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在2005年暂时降低后,2006年将稍有回升,但可能仍低于2004年的49%。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棉纺织行业运行基本平稳,棉价逐步上升,纱布产量稳步增长,受下游棉制服装出口增长和内需拉动,棉纺织行业效益出现较大增长,但第四季度属于传统纺织淡季,出口增幅有所回落。预计2006年棉纺织品出口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但增幅将低于2005年。行业要想提高抗风险能力,一定要加大技术更新改造力度,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竞争力,最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2004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以及发电、运输业对燃料的需求激增,使中国石油进口量在国际油价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仍大幅上升。原油进口量突破1.2亿吨,增幅达34.8%;成品油进口量首次超过5700万吨,增幅达34.1%;原油和成品油净进口量达到创记录的1.437亿吨,加上LPG和其他石油产品的净进口量,石油净进口总量高达1.515亿吨,同比增长45%,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接近50%。2004年,中国石油进口总额高达4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12.56%。由于国内炼厂脱硫能力的限制,来自中东的原油占进口原油的比例有所减少,俄罗斯和非洲石油所占比例增加。2004年,中国从多年的柴油净出口变为净进口,柴油进口量比2005年骤增2.24倍,全年净进口量达到211万吨。燃料油进口量增长28.4%,达3050.9万吨,与此同时,成品油出口量大幅度减少。展望2005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长的旺盛势头可能因经济增长放缓而有所减弱,但运输燃料需求的增长仍将强劲,预计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将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6.
今年1~2月,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开局符合预期.累计总产值1.92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8.6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进出口总额1019.4亿美元,同比增长0.6%.但市场需求依然平缓,部分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一季度经济仍有下行压力.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产值增速受假日影响环比有所放缓 1~2月,石油和化工行业总产值1.92万亿元,增幅10.6%,比2012年回落1.6个百分点,行业产值占全国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3.7%.截至2月末,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7907家,同比增加1260家.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14.2%.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以来的国际原油价格在一系列基本面和非基本面因素作用下持续上涨,虽然到目前为止没有导致全球经济的衰退,但将导致全球经济活动减速,从而影响原油需求的增加。通过对2002—2004年的国际市场油价走势的回顾,并对影响2006年国际油价走势因素分析,预期由于需求增加减慢,供给增加,如果不出现重大突发事件,2006年国际油价将较2005年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仍处于海湾战争以来的较高水平,但与1996年相比有所回落,到11月底为止,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油、欧洲布伦特油及亚洲迪拜油的现货平均价分别为20.81、19.50和18.31美元/桶。世界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石油库存水平回升是1997年油价回落的主要原因,而围绕伊拉克问题不断出现的紧张局势则在全年影响着石油市场。预计1998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将进一步减缓,供应的增长仍将快于需求的增长,此外,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伊拉克问题是影响1998年世界石油市场的潜在因素。从总体看,1998年国际原油的价格水平将低于1997年。  相似文献   

19.
信息传真     
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将有所减低据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机构发表报告预测,由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200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将有所减低。预测显示,2005年,全球石油日平均需求增长量将从高峰期2004年的250万桶减少至180万桶。2004年,世界石油平均日需求量将为8140万桶,2005年将增加到8320万桶。在供应方面,今年6月份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原油平均日产量比前一个月增加63.5万桶,达到2860万桶,大大超出该组织目前实行的限额。欧佩克6月3日在贝鲁特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决定分阶段增加原油产量,即从7月1日起每天增产200万桶,使欧佩克的原油…  相似文献   

20.
慧聪网行业研究院调查表明,2005年中国冰箱企业总产量达到2976.7万台,约占世界冰箱产能的40%,较2004年有所回落。2004年中国冰箱产量突破3000 万台,达到3033.3万台。其中,以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