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中国与东盟双边水产品贸易额不断攀升。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网络,并从网络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等视角对贸易网络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网络密度有小幅下降,但整体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国家间的水产品贸易联系较为紧密,双边水产品贸易潜力正在被不断挖掘;中国、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居于贸易网络中心位置,且中国的排名较为靠前;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比较稳定,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始终居于核心国地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优化中国水产品贸易结构、强化中国在贸易网络中的中心位置、加强与网络内各国家间的合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数据库服务贸易数据,基于服务贸易进出口关系,构建六个服务贸易关联网络,选取整体网分析法中的点度中心性指标、中间中心性指标和基于CONCOR算法的核心-边缘结构性指标,对中国服务贸易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10年间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显示:金融危机后全球各经济体间的服务贸易往来愈加密切;中国在全球服务贸易网络中的竞争力总体偏低但地位有所上升,且进口地位优于出口地位;金融危机后中国在国际服务贸易网络中的权力地位快速提升,渐由半边缘地带转向核心地带,对其他经济体的影响力增强,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等周边区域。总之,中国在全球服务贸易网络中的竞争力正在由弱转强。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来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世界贸易网络中地位的发展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各项网络地位衡量指标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都相对落后,1962年我国点出度为48位,点入度为73位,出强度为24位,入强度为33位,核心度为68位。经过曲折发展(1949-1978年)、高速发展(1979-2001年)和高水平发展(2002-2018年)三个阶段,到2018年我国除了入强度排名第二以外,其他各项指标都是排名第一。中国已经从世界贸易网络中的边缘国家成长为核心国家,这充分反映了我国在对外贸易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随着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在世界贸易网络中的核心地位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2004年至2012年的世界投资报告中东盟10+3这13个国家的双边投资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点出度、中间中心度、特征向量中心度三个方面分析了各国的演变轨迹。结果表明,我国的对外投资流量有了巨大的提高,对资源的掌控力、投资独立性以及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均有提高,而日本在各个指标中都是我国的强劲对手。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复杂网络视角出发,基于产业链的高阶网络传递效应,从产出供应链和投入需求链两个方向精准识别和深入分析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网络中的地位演变。研究发现,2000—2020年,中国地位的崛起彻底改变了全球产业链网络的权力分布,形成中、美、德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国地位的攀升来源于制造业的经久不衰和服务业的后起直追。2020年,中国制造业Page Rank需求链和Chei Rank供应链中心度均居世界首位,中高端制造业地位领先,电子与光学设备业成为全球枢纽。中国服务业Page Rank和Chei Rank中心度稳步增长,分别提升至全球第3位和第5位,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进入网络核心区。中国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网络,着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有助于加快构建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和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构建市场接入度指标衡量综合性交通网络带来的境内贸易成本降低效应,使用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测算企业进口贸易网络的PageRank值,系统探究市场接入度对企业进口贸易网络地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接入度显著提升企业进口贸易网络地位,其中高铁网络和高速公路网络引致的市场接入度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从传导机制上看,库存成本下降和销售市场拓展是市场接入度提升企业进口贸易网络地位的重要途径,且对交通依赖度、互联网发展程度、地方保护程度不同的企业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全世界进入了后疫情时代。为探讨在该背景下中国和东盟跨境电商发展的趋势及对策,首先分析了中国和东盟跨境电商发展的情况,其次分析后疫情时代中国和东盟跨境电商发展的机遇,总结后疫情时代中国和东盟跨境电商发展的挑战,发现东盟国家物流、网络基础设施落后;中国和东盟海关监管存差异;跨境货币支付、结算受限;东盟国家之间文化差异大,跨境电商人才紧缺等方面的问题影响跨境电商的发展。本文认为,中国和东盟跨境电商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中国和东盟跨境物流一体化体系建设;推进中国和东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降低中国和东盟跨境电商发展壁垒;推进跨境支付和结算的综合金融改革;大力培养东盟各国小语种人才,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储备人才。  相似文献   

8.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优势,对多个同学组成群体的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等指标进行分析,寻找群体中谁是关键人物等潜在的信息。结果证明,在该网络中受欢迎程度高的行动者充当网络中的领导人,更有利于该网络群体中各项活动的管理与组织。同时,用社会网络视角和方法对某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进行分析,还可清楚看到谁在网络中充当“中间人”的角色,即对整个网络从各个方面都能有了解,最终达到更有效地对群体进行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水果贸易之特征及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品种比较集中,东盟在中国水果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并且在品种结构上具有互补性,为了有效降低出口市场风险,需要考察水果产品出口与主要进口市场之间的互补关系,以明确国际市场上的可靠需求者。本文通过计算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相关水果品种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指标,阐述了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特征及其互补性。  相似文献   

10.
东盟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机场基础设施质量、海关程序负担和贸易壁垒普遍度三个指标衡量了贸易便利化程度,并应用国际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东盟贸易便利化措施对中国-东盟区域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盟机场基础设施质量的改善对中国-东盟区域制造业产品出口有显著的影响。东盟机场基础设施质量等级每提升1%,区域制造业产品出口将增加1.48%。而海关程序负担和贸易壁垒普遍度的改善对中国-东盟区域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两个模拟方案,模拟分析了东盟贸易便利化程度的加深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如果东盟每个国家机场基础设施质量都提升到区域平均水平(5.2),则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将提高39.34%。如果东盟每个国家机场基础设施质量等级提升到区域最高水平(6.9),则中国制造业产品对东盟出口额将增长70.95%。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东盟是重要的贸易伙伴,自从2010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全面启动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平均关税由9.8%下降为0.1%,90%的商品实现零关税.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飞速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国,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随着中国和东盟之间的2004年签署的《货物贸易协议》、2007年签署的《服务贸易协议》、和2009年签署的《投资协议》的陆续生效,中国同东南亚国家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但是,伴随着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实施和TPP谈判进程的深入,东南亚局势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2.
正2012年11月20日,东亚系列领导人会议期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宣布启动,标志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RCEP由东盟主导提出,谈判成员包括东盟10国和与其签订了自贸协定的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东盟希望通过推动RCEP谈判来强化东盟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促进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并推动地区产业价值链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通过度数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特征向量中心度三种标准化的中心度测算方法来分析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角色变迁。其次,借助中国35个行业上游度和价值链长度测度及其与美国对比分析来明确我国35个行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位置。最后,综合上文分析得出构建中国跨国公司主导全球生产网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商事争议呈现不断扩大之势,为保证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的健康发展,有必要设立专门解决中国与东盟之间商事争议的机构。文章对广西设立中国-东盟商事争议解决中心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这些必要性包括: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日益增多,贸易摩擦频现的需要;适应新形势,完成中央赋予广西新定位新使命的需要;提升南宁作为中国-东盟中心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及影响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王丰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6):64-66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密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贸易的依赖程度,贸易增长的物质源泉,以及贸易的增长潜力。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标分析贸易的依赖程度。通过经常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增长的物质源泉,并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增长状况。最后得出中国应当抓住与东盟区域贸易深化发展的契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契机,努力提升对东盟出口的产品的竞争力,实现出口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6.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了2018-2020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贸易网络的密度、中心性以及“边缘-核心地位”。结果表明: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网络在变化中有集中和突出的趋势,贸易网络参与度上升;中国在“一带一路”各产业贸易网络中居于中心位置,但具有行业异质性;中国处于“一带一路”贸易网络中的核心地位,且该贸易网络的“顶部集中效应”显著。因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中国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保持贸易网络中的中心地位;继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合作;优化本国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7.
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中国与东盟开始进入货物贸易的“零关税”时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平均关税为9.8%,而对东盟平均关税则降至0.1%,东盟六个老成员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和文莱对中国平均关税降至0.6‰东盟四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对中国的平均关税降至5.6%。除了货物贸易之外,双方服务贸易市场、投资市场也相继开放。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和友好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与东盟已经互为重要的旅游客源地。运用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国和东盟之间旅游产业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东盟旅游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而东盟大部分成员国对中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双方的旅游资源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我国旅游产业需突出地域特色,打造旅游精品;与中国—东盟中心等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切实落实《旅游法》,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以提升对东盟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2000-2014年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网络结构特征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引入贸易依赖度概念及阈值设定,从贸易网络整体性、贸易伙伴间关系、贸易中心地位和贸易社团划分四个维度,分析2000-2014年海上丝绸之路62国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表明:(1)该贸易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相关国家域内依赖度不断提高,中国倡建海上丝绸之路使该网络聚集效应迅速提升;(2)该贸易网络异配、有序,2008年次贷危机后核心-边缘新秩序得以确认与强化,贸易伙伴间差异性收敛;(3)TOP12"富人俱乐部"成员较稳定但排序变动,中国中心地位攀升与日本演化轨迹呈剪刀形交叉,印度崛起曲线明显;(4)地理毗邻、海域相通是贸易社团形成的纽带,东盟一体化和南亚融入区域使主体贸易社团形态向西贯通绵延,中国在其中起战略推动和社团联结的重要作用。中国产业转型和区域互联互通的努力,将对进一步优化和加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网络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1991年,中国与东盟正式建立对话关系;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2020年,东盟超越欧盟,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1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三十周年,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未来,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潜力将更大、合作范围也将更加广泛。本文从进口贸易的视角,系统性地分析了中国对东盟的进口规模、进口结构、进口环境,从进口贸易规模扩大、进口贸易结构优化、双边贸易竞争加剧三方面揭示了我国对东盟进口贸易的前景,最后从加大进口贸易、促进数字经济的建设、拓宽贸易合作领域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