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生代员工近年成了研究者关注的群体,他们有着鲜明的个人特征和勇于尝试、参与意识强、等级观念弱、看重职业发展、注重生活与工作的和谐等职场特点,对企业管理实践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案例研究表明,双因素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能够有效地激励新生代员工积极工作,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企业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分层、激励与大型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 《经济师》2010,(8):214-214,216
文章从大型公立医院的市场竞争主体和宏观调控主体的双重性出发,立足保持大型公立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运用知识员工的理论分析了大型公立医院的知识员工及其分层特点,对大型公立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和激励相容问题进行剖析。认为大型公立医院的员工分层特点突出,知识员工更加注重激励因素的作用,在对核心知识员工的激励中更加应该注重激励相容问题,同时对大型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视角出发,解析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如何通过增强员工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促进员工创新行为,同时,引入组织创新激励政策作为权变因素,考察其在员工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以及被调节的中介效应。采用235份员工三时点调研数据,使用Mplus7.0进行路径分析以检验研究假设,结果表明:(1)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正相关;(2)员工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与员工创新行为正相关;(3)员工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在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显著中介作用;(4)组织创新激励政策在员工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显著调节作用;(5)组织创新激励政策显著正向调节员工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在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多方法,然而心理学理论的介入有效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多个角度阐述心理学在其中的应用,包括员工职业生涯、精神激励、工资激励等方面以及EAP的应用。心理学能对员工的行为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并对其加以控制以及引导,在人力源管理中具有极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作为新时期企业的重要资源,是企业能够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激励制度的运用对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工作积极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立足于激励制度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对新时期企业如何运用激励制度来对员工进行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谈核心员工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心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中的关键部分。加强对核心员工的有效管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本从企业核心员工的形成入手分析核心员工的特点及与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7.
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员工创造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就激励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应用措施进行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相比具有五大特征。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由于企业高层管理者在理念方面的差异,而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为了创立中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必须首先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树立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员工为本,以员工激励为主要管理方式,最终实现企业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9.
企业如何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静  祁丁 《经济论坛》2004,(12):51-52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中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目的是正确地引导员工的工作动机,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管理是存在于企业之中的重要管理之一,当今世界是人才的世界,企业吸收人才以及管理人才都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去执行。这使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同时也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与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之间的联系,员工能够高效的感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本文主要是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与员工在工作时的态度进行了描写,希望大家能够增加对此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陈希 《时代经贸》2010,(14):234-236
职业生涯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职业生涯管理有利于员工清晰地看到进入组织后的长远发晨前景,同时有助于企业解决员工的职业发展问题,激励稳定人才,增强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力,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提出中石化对海外员工职业规划的可行性对策,希望能对其目前面临的问题有所借鉴帮助。  相似文献   

12.
职业生涯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职业生涯管理有利于员工清晰地看到进入组织后的长远发展前景,同时有助于企业解决员工的职业发展问题,激励稳定人才,增强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力,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提出中石化对海外员工职业规划的可行性对策,希望能对其目前面临的问题有所借鉴帮助.  相似文献   

13.
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科技时代的发展,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他们的工作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意愿和流动行为的全过程,以及影响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原因是知识型员工流动研究的基础。通过对知识型员工流动过程和流动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合理提出减少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管理对策,从而有效地保留、激励企业内部的知识型员工。  相似文献   

14.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发展到今天,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岗位评价、人员测评、绩效考核、薪酬等方面,其中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核心的地位,绩效考核是企业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业绩、工作的数量、质量和社会效益、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进行评价,并用评价结果来判断员工与其岗位的要求是否相称,其目的是确认员工的工作成绩,改进员工的工作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绩效考核的有效实施,能够整合并激励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活动。推动组织的良性发展,不断地改善员工个人的绩效。从而提升企业整个的绩效。  相似文献   

15.
陶新 《时代经贸》2007,(1Z):100-101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激励员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西方一些管理学家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等等与激励相关的理论。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军事家孙子就在其著作《孙子兵法》中提出了许多激励士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叶雁波 《当代经济》2011,(14):58-59
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指组织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能力和工作热情,鼓励员工努力完成工作,实现组织的目标。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界定,对激励机制的内容、作用和理论发展进行综述;进而对我国企业现行的激励机制进行概述,分析了我国应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使激励...  相似文献   

17.
薪酬是员工付出劳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对员工的一种管理方式,反映的是员工在工作上的效绩,同时也是员工努力工作的最大动力,能让员工得到最大的满足.那么如何做好薪酬管理,利用薪酬鼓励员工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探究课题,而激励是薪酬管理中最重要的应用手段.因此,本文就激励理论在企业薪酬管理中的应用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看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春干 《经济师》2008,(9):215-216
知识型员工是21世纪企业最宝贵资产,是现代企业之问竞争的关键和核心,如何合理使用知识型员工,如何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使其发挥最大作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已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文章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出发分析这些员工的特征和需求,分析其激励因素。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不完全信息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事管理经济学(PE)是以不完全信息为基础,以信息经济学和激励理论为框架,以企业人力资源政策的有效性为分析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对企业人事管理实践中的许多复杂现象提供统一解释。文章主要通过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HRM)的对比,从企业人力资源选择、员工技能培训和人力资源激励三个环节来说明后者的局限性,通过对人事管理经济学的理论述评说明其创新和突破之处,最后讨论对我国企业的若干基本启示。  相似文献   

20.
康芬青 《经济师》2012,(1):247+250
人力资源的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的发展动力管理。文章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原则的运用,指出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真正运用好激励原则,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