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历史:日本房地产泡沫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两三年房价就上涨了三倍,我国许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超出国际标准至少3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2017楼市猜想     
<正>"通货膨胀在任何地方都是货币现象。"把诺贝尔经济学奖者弗里德曼的这句名言用在楼市绝对讲得通。从房价绝对值看,房价是高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房价与收入比为25.73倍,仅次于香港的34.95倍,而美国房价与收入之比仅3.39倍。匡算显示,一个家庭要用25.73年才可能买得起一套房子,而中国房价租金比也处于世界较高水平。过去10多年,房价的走势也很简单:政策一调控就  相似文献   

3.
如果引用美国的居民房价收入比进行参考的话,中国高达13倍的房价收入比至少可以让中国发生一百次比当前美国更加严重的金融危机。因为,发生次级贷危机的美国房价收入比只有6倍。  相似文献   

4.
我国房价收入比的社会差距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价收入比是考察居民购房能力的一个通行指标。2005年,我国平均房价收入比只有6.77,并不是很高,而且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但我国房价收入比的社会差距很大,2005年最低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是22.69,而最高收入户只有2.45,前者是后者的9.5倍,大大超过国际同等差距。这种巨大的社会差距,要求我国政府应对不同收入群体实施不同的住房政策,保障居民的基本居住权利。  相似文献   

5.
预期收入增长与城镇居民购房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我国普通城镇居民户的购房能力.与传统的房价收入比概念忽视未来收入增长相比,本文提出了"理论房价收入比",建立了一个能够反映居民户现有资产、未来可支配收入增长、利率和购房意愿等因素的模型,并对我国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进行了合理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除深圳外,其它一线城市实际的房价收入比都要远远高于理论房价收入比,表明这些城市的居民户对当地普通住宅的支付能力很差.对二线城市的研究显示两种房价收入比差值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但总的来说,我国城镇住房价格居高,居民购房能力普遍偏弱.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房价持续高涨,城镇居民的房价收入比一直处于国际上公认的"极不可承受"的状态,其中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更是高的离谱,远远超过人民的承受能力,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本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的高房价收入比,探讨了高房价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限制房价,保障人民生存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及问题 1.房价增长幅度过快,远远超过居民购买力。这个问题在大城市显得尤为突出。从国际上通用的判断房价是否合理的指标——房价收入比看,2007年上海达到10.5倍,广州为10.7倍,深圳达到了16.1倍,远远超过4~6倍的合理区间,公众难以承受。  相似文献   

8.
2001至2010这十年间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收入增高的同时,房价更是在2007-2009这几年间发生巨变,一跃成为社会最热点问题。引起房价产生飞速增长的因素种类繁多,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标准,不可避免的对房价的变化产生影响,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结合哈尔滨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对人均收入与房地产销售价格的相关变化及影响进行分析,并从房价收入比角度分析房价泡沫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商品房价格与城镇居民收入比例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房价收入比”虚高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出发,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房价收入比”指标的真实含义,并就该指标国内外在统计、计算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充分讨论,重点探讨了“房价收入比”指标国内外的可比性,最后提出协调我国房价收入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1至2010这十年问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收入增高的同时,房价更是在2007 - 2009这几年间发生巨变.一跃成为社会最热点问题.引起房价产生飞速增长的因素种类繁多,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标准,不可避免的对房价的变化产生影响,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结合哈尔滨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对人均收入与房地产销售价格的相关变化及影响进行分析,并从房价收入比角度分析房价泡沫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房价收入比科学涵义的再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房价收入比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城市居民住房消费能力和房价水平的综合指标。科学界定房价收入比的涵义,对于有效提高这一指标的应用价值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还应客观认识房价收入比在实际运用中的功能特征,以利房地产理论研究、政策制定以及企业经营。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3—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三期面板数据,利用房价收入比作为住房负担能力的衡量指标,实证分析老龄化背景下房价收入比对家庭创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房价收入比越高,家庭参与创业活动的积极性越低;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会进一步加剧高房价收入比对家庭创业活动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老龄化加剧背景下,高房价收入比的创业抑制效应主要集中在仅有一套房的家庭中。基于此,提出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需积极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并引导家庭理性配置资产。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家庭可承受的房价与收入之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应在3:1~6:1之间,这已为国内房地产界普遍认同。但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这一结论普遍适用于各国、各城市吗?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一种测算单个家庭所能承受的房价收入比的方法并分析了影响单个家庭所能承受的房价收入比的因素,这一方法可用于测算“各理房价收入比区间”其次指出所谓的“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并非普遍适用,它与对“合理”的界定、所针对的家庭群体的经济状况及其所能得到的金融支技有关;最后阐述测算“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区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我国的房价收入比已降至6.78,但与国际房价收入比3至6的合理区间相比仍然偏高。由于房价仍有下降空间。再加上居民收入的增加。估计2009年房价收入比将降到6.2左右的合理均值。  相似文献   

15.
自住需求和投资需求都是满足居住需要的正常需求,它们决定房产市场的基础价格;而投机需求是一种非正常需求,它决定泡沫价格。房价收入比主要是从自住需求角度来考察居民的购买承受力,房价租金比主要是从投资需求角度考察住房的投资价值,而空置率主要是从投机需求角度考察住房的闲置状况。因此,从投机角度得出的空置率,才能更准确地衡量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程度,而房价收入比和房价租金比等指标只可以作为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收入家庭住房抵押贷款LTV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冰  刘洪玉 《上海金融》2003,18(10):9-12
本文利用1999年3月到2002年10月北京市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微观数据,应用平行数据模型,研究了不同收入家庭中请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时,贷款利率、房价收入比和家庭收入特征属性对其贷款价值比率(LTV)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贷款利率和房价收入比对购房家庭选择贷款价值比率,分别有显著的逆向和正向效应;与房价收入比相比,贷款利率的变化对家庭贷款需求的影响更大;贷款利率和房价收入比对不同收入家庭贷款价值比率选择的影响无差异,但在房价收入比大致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居民家庭选择的贷款价值比率会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7.
房价调控目标不应挂钩GDP而应挂钩国民收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价调控应该以什么为参照,实际上是有国际标准的。早在19世纪中期,美国经济学家里查德.奥尔森就提出了一个定量标准,即后来常用的住房支出收入比,内容就是一周薪抵一月租。后来,学者对住房支出收入比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房价收入比。联合国人居中心研究的结论是,合理的房价  相似文献   

18.
并非戏言的现实 自2009年始,中国内地房价一直在攀升。据中国社科院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北京的收入与房价比已达25年(西方国家收入与房价比一般为6~8年),同时认为有85%的国民已买不起房子。  相似文献   

19.
俞荫成 《中国外资》2011,(20):215-217
房地产的快速发展致使国内房价连连走高,房屋居住功能被人们所看淡,更多将购房看做是一种致富与投资的捷径。当一个物体被抛向空中划出的抛物线总有一个顶端,过后便是下落的曲线,我们从当前的房价收入比可以大致的看出这个抛物线的轨迹,本文将传统的房价收入比赋予权重,使得新定义后的房价收入比更具有现实意义,更直观的考察当前的房地产泡沫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20.
陈孙君 《时代金融》2014,(14):18+20
所有的劳动成果都由两代人共同消费,任何财富都在参与着社会的再分配。可以用一个指标——房价收入比来衡量这种财富在世代交替中的分配均衡问题。房价收入比比任何指标都更能准确地反映房价的高低。它是现在劳动与过去劳动的交换尺度,也是社会真实利率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