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典籍英译对弘扬中华文化意义重大,但任重道远。《浮生六记》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显示典籍英译要考虑到社会、历史、文化、译者翻译素养等各方面因素,采取适合的翻译策略。在全球化的今天,典籍英译应保留中国文化特色,采取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常用气功名词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并给出了常用气功名词的英文拟译形式,以推动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每种语言都与对应的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词语是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将中国文化中的词语译成英文,达到"传神"的境界,实非易事。这主要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本文简要介绍了五个翻译特性(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历史性),并分别进行举例评析。在进行汉语文化词语英译过程中,译者应深入了解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并结合以上五个翻译特性,尽量达到原汁原味地表达原文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语篇语言学(text linguistics)拓宽了传统语言学的研究视野,将之应用于翻译研究,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语境、文化和交际功能,使翻译从静态的词句视觉转换到动态的语篇视觉,从而产生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言语交际的"共鸣".本文拟简要介绍语篇语言学在翻译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将之引入到中国古典唐诗英译中,提倡在唐诗英译中树立语篇意识,用语篇语言学方法去指导具体的翻译操作,准确地传达原诗的"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和交际功能,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全球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探讨在翻译课堂中适当地引用吴歌英译,引导学生通过吴歌英译注重区分英汉语言和文化差异以及直译与意译的翻译方法,让学生了解和尝试翻译吴歌,让更多的年轻人知晓和了解吴歌.  相似文献   

6.
《浮生六记》自问世后的130年间杳然无声,经林语堂等评价、介绍、尤其是翻译成英文后,至今畅销不衰。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是对当时社会需求和"性灵"文学的适应。林语堂在英译《浮生六记》时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方面作了适应性的选择转换。  相似文献   

7.
中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旅游景区的公示语英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目前武汉磨山景区公示语的英译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通过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对景区公示语的英译规范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在公示语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努力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坚持"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以获取"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公示语英译。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背景下,典籍英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典籍中的传统文化是可译的。在传统文化的译介上可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音译及音意结合的翻译方法,以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以郑州市英文公示语为语料开展实证研究,考察以外籍人士为主体的受众对公示语英译的满意度及需求。调查结果表明:郑州市公示语英译存在中式英语严重、同一或同类表达译文混乱、拼写错误、语法不符及表达歧义等问题。另以交际翻译策略为理论指导,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郑州市公示语英译的完善与研究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0.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将翻译看作是一种国际性的政治活动,它关心翻译中文化霸权和不平等对话问题。本文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审视许渊冲的中国古诗词英译,从翻译目的、翻译选材、翻译策略等几个方面入手深入分析许的翻译,以期让许先生的翻译得到更好的理解和关注。  相似文献   

11.
翻译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于促进各国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具有愈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翻译活动所具有的五种文化特性,并从"去字梏""重组句""建空间"这三点原则入手,采用多种案例对翻译特性视域下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对太原市大型超市双语公示语的调查,通过对超市公示语英译错误分类与原因分析,提出了仿译、借译、创译和不译四种翻译策略,探讨了用实证方法研究翻译理论在超市公示语英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中餐菜单翻译的好坏对中国的餐饮业能否实现走向全球市场这一宏伟目标有着直接的影响.文章以"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为指导,从菜单的功能和翻译目的以及中餐菜名的构成和命名方法入手,探讨了中餐菜单英译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收集大量中英文例子,深入探讨了酒类商业广告英译的原则与具体翻译策略。在借鉴"译语受众为重"、等效、"经济简明"和"(主题)信息突出"的翻译原则基础上,提出了语义对等法、仿拟法、"适应性"编译法这三种具体的策略,并结合具体实例说明,以实现"确保译文功能的顺利实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旅游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当把中文旅游文本译成英语时,往往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也就是文化不可译性。针对这种现象,通过分析旅游文本文化不可译性的成因,在"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翻译技巧,帮助实现文化不可译性向可译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学术论文中的英译汉译例来分析变译方法体系中的译评和译写,探讨总结国内翻译教材还未涉及到的这两种翻译变体的特点和方法,以期在今后的翻译教材编写中纳入这两种翻译变体方法和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非遗术语繁多且分散,不同类型的非遗术语各有特点。对非遗术语进行分类和把握非遗术语的特点是开展非遗术语翻译实践的前提。为有效解决中国非遗术语英译中出现的概念系统性薄弱、规范性缺失和认知效果差等问题,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根据概念对这些术语进行分类。在概念系统内,译者可以定位术语所在概念系统的位置、明确术语的定义,从而选择合理译名。这种类型化英译策略将有益于提升中国非遗术语英译的质量,实现中国非遗跨语知识传播和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着手,首先阐述了翻译的本质,然后分别从符号学、文化语言学两方面,辅以古诗英译实例,讨论了古诗英译的难度与要求,最后提出了取得古诗英译工作成功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从情态、美学、文化等方面对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词的英译版本比读、赏析,是对欣赏典籍英译的新颖切入点,读者可以体会到诗词翻译中译入语中情感忠实的重要性、美感传递的重要性、文化语境的重要性。中国需要不同风格的翻译家,他们都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极富艺术性的文学体裁,并一直被认为是最难翻译的一种文本类型。但诗无达诂,译无定本。不同译者对同一文本的翻译均可视为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工作,为人们对原文文本的解读以及翻译研究本身带来了新的视角与研究范式。本文以中国诗歌史上争议最大的诗作之一《锦瑟》为例,基于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的检索结果,对2000年至今国内学者在《锦瑟》英译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比较,以期引起学者们对《锦瑟》英译研究的辩证思考,并为今后的中国古诗英译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