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下,部分乡村教师在城乡张力挤压中产生了身份认同危机。向往城市但却囿于"乡村人、差教师"等标签而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因不想留在乡村而与乡土人情文化有了距离和区隔。这种身陷城乡张力的身份认同危机对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乡村学生的成长发展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提升都在客观上产生了阻碍。检视乡村教师在城乡张力间彷徨的原因,重塑乡村教师的知识精英身份、提供多样化的物质基础保障以及强化他们对乡村教职和乡土文化的价值认同是应对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爵士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许多文章都从美国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本文将聚焦在"咆哮的二十年代"消费主义下的身份认同,对书中主要人物自我身份的设定进行分析。正是因为他们在消费主义的趋势下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引发了这一悲剧。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在戏剧《麦克白》中构建的麦克白及白夫人角色时,隐去了各自应有的性别特征,展现的是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建构的双性气质,即"双性同体"。他们各自的性别身份并不由意志主体决定,而是在社会性别规范之内通过不断的性别操演的行动而生成的,反映了西方传统男权中心的社会里对于女性的歧视和偏见。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初的《喜盈门》和九十年代中期的《喜莲》是两部成功的乡村电影,深受农村观众和城市观众的喜爱。它们都运用了民间话语结构“两兄弟的故事”(两姊妹的故事),在《喜盈门》中,这种民间话语结构是影片借以表现的内容,而《喜莲》中却只是借用,没有展开。通过这两部影片,还分析了现在乡村电影不景气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5.
2008年元旦,《城乡规划法》正式开始实施,并把适用对象从城市扩展到乡村。其中第四条中明确提出制定城乡规划要"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从中可以看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把乡村地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问题摆在了管理者、建设者和使用者的面前。  相似文献   

6.
身份认同问题是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困扰着几代华人和华裔的历史话题。第一代华人由于受到来自自身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美国排华势力的阻挠而无法融入到美国主流社会,他们始终生活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中;他们的后代,生长于美国,在接受的是美国文化的熏陶的同时也受到来自父母的东方文化的影响,同样也无法被社会认同为纯粹的美国人。本文将通过对伍慧明的小说《骨》中人物的分析,对美国华人中存在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在中国俨然变成了一个符号。大时代的变迁使中国的乡村无奈地陷落,越来越多的人出走乡村脱离自己的根脉来到城市中,却难以为城市所接纳。《出梁庄记》记录了51位来自梁庄的外出打工者。他们的身影留在了中国的各大城市。他们有的在蹬三轮车,有的在卖菜,也有的做其他的小买卖。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发现自己难以融入所处的城市,即便有些人在一个地方打工已经有二十年。沿承前作《中国在梁庄》中关注的留守群落之后,梁鸿将本书的视角落在了那些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外出务工者。《出梁庄记》以跟踪走访的形式,讲述了梁庄进城农民的现状与境遇,迁徙和命运。梁毅志是梁鸿的哥哥,曾想过留在北京。他在1994年4月11日的日记中写道:"春风满面的我再次踏入了北上的火车,充满了美好的幻想。马路两边随处可见‘北京欢迎你’的巨幅标语,这  相似文献   

8.
小说《苦艾》表达了个人在命运面前丧失自由选择的权利时的悲哀,人对"自我"遭遇的默默承受,对"他者"的忘却,甚至最终忘却"自我"的本真存在。本文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分析小说《苦艾》中的人际关系及悲剧韵味。  相似文献   

9.
我国历史上早就有商业活动和商人,他们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史记》记叙了一系列早期商人形象,他们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本文试对他们的商人身份和活动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0.
《喜福会》是华裔美国作家谭恩美的首部代表作。本文结合作家的文化身份背景,从作品中母女二人的身份和作品中出现的中国意象的角度指出《喜福会》的文本内容呈现出边缘化的特征,同时体现了"第三空间"成为小说内容载体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从解构主义视角对理雅各、韦利、许渊冲和汪榕培与任秀桦等人所译的《关雎》四种不同英文译本中选取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研究。四种译本的风格韵味各有不同,首先表明了译者本人不可避免要受到自身所处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环境和自我身份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任何译者要想将原文《关雎》作为绝对标准而在译文中完全再现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位译者都会无一例外地根据自己对《关雎》的解读来进行翻译操作,从而在译入语文本之中"延异"出《关雎》原作的新生命。  相似文献   

12.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予以高度评价。但是《俄狄浦斯王》所触发的很难说是一种适度的情感,因为悲剧的"突转"所显示出的人和世界的虚无本性并非可被理性所能接受的真相。另外,《俄狄浦斯王》中的乱伦情节有着本体论的意义,即它既是建构文本的推动力量,也带给观众以置身无序的幻灭感受。虚无和无序把人从世界那里分割开来,使其只能作为其自身存在。这种持守自身的存在者是超越的和自由的,却也是已然死亡的和被放逐的,这是持守自身的存在者所不得不有的命运,也是《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艾伦和霍尔顿分别是《伊库斯》和《麦田守望者》的男主人公。他们都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与文化持强烈否定态度的反叛者,是自我放逐、坚守"生活在别处"的孤独者,也是拒绝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同流合污的遗世独立者。他们境遇相似不是偶然,而是二战后英国美国社会必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师的身份尴尬,地位没落,价值日渐消弭。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视域出发,作为乡村小学核心存在的教师,其价值不仅体现在重新确认乡村学校的地位和弥补乡村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方面,对于乡村和现代文明的衔接亦有着意义价值。乡村教师在当前背景下,通过重新认同身份,更新自我存在,正视并突破自我发展瓶颈来重塑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小说《名字》体现了邪教、恐怖、语言崇拜等现象的同时还表明了名与实的不符,身份与工作性质的不符,实质是美国权力机构的操纵。《名字》揭示了美国统治阶级通过知识权力与话语权在希腊的操纵企图实施专制,攫取自身利益,达到政治霸权、经济扩张、文化殖民的目的。美国的罪恶行为激起当地人的愤怒与反抗,最终导致流血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英美概况》课程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都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了《英美概况》课程,以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基本概况和文化,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文化能力。但在当前的《英美概况》课程教学中还存在教学方法、课程内容、教师素质等方面的不足之处。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以期望提高《英美概况》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从谭恩美《喜福会》作品里的中国元素写作技巧来研究谭恩美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通过探讨"章回小说"形式的应用、"《红楼梦》中‘元迎探惜’谐音写作技巧的借鉴"、"双语对白"及"‘回归’主题"四个角度来分析《喜福会》,以此印证了谭恩美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君特·威廉·格拉斯被广泛地视为德国最有名的在世作家,代表作《铁皮鼓》1999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铁皮鼓》中主人公奥斯卡的形象一直颇受争议,本文拟从伦理身份这一角度出发,首先探究主人公奥斯卡童年时期关于生父之谜的伦理困惑,接着探讨其青少年时期受此困惑影响做出的两次重要的伦理选择,最后探究其青壮年时期为寻找缺失身份而在伦理意识上的复苏,人性因子逐步控制兽性因子的过程。《铁皮鼓》展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但泽地区混乱的历史背景下,格拉斯对于明晰自身伦理身份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吴建华 《现代经济》2003,(12):31-32
在做秀之风几成时尚的今天,物业管理行业亦未能免俗。历经千呼万唤之后,《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终于出台。在众多业主尚未弄清《条例》的条款时,许多物管企业就已迫不急待地奔走相告,嚷嚷着《条例》出台的幕后背景和重大意义,“贯彻《物业管理条例》,创建优良居住环境”之类的标语,横幅挂满了管理小区,仿佛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只有他们才是最拥护《条例》的。有的城市物管  相似文献   

20.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长篇小说《无形人》讲述一个无名无姓的黑人青年在美国社会求学求生的艰难历程。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从文化霸权和意识形态控制等方面分析主人公"无形人"追寻自我和文化身份认同这一主题,探究美国黑人"无形"的成因以及摆脱"无形"状态,找回自我并认同黑人文化身份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