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速度超过国际商品和劳务贸易的增长速度,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发展中国家更是积极利用国际资本的流入,促进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因此,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趋势,成为发展中国家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新格局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资本流入稳步增  相似文献   

2.
陈东琪 《科学决策》2002,(12):13-16
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过程中,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短期投机性资本活跃,资本流动的速度加快,流动周期缩短;二是高技术资本剩余增加,跨国公司资本向外扩张的要求增加;三是资本流入的技术用途(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对新兴产业投资)增加,也就是技术资本投资扩张加快;四是在FDI(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中,并购资本流入份额增加,股权投资规模扩大,但在前期快速增长后会面临短期调整;五是流入发达国家的资本有所减少,更多国际资本正在加快流向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和越南等)和地区;六是从区域分布上看,国际资本流入亚洲地区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主要是那些市场容量和潜在需求比较大的经济体;七是在发达国家中,资本流入欧、日的速度正在加快,而流入美国的速度正在降低,美国经济可能会因资本流入减少而放慢增长.  相似文献   

3.
国际资本流动有价格和非价格因素决定,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研究地深入,我们发现非价格因素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决定作用日益增大。在非价格因素中,制度的质量和人口流动却是决定资本流动的两个主要因素,它们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是长期的和难以改变的。  相似文献   

4.
杨雨晴  施建淮 《世界经济研究》2023,(2):78-90+135-136
文章将国际资本流动引入国内的信贷和房地产价格周期的分析框架,对国际资本流动、房地产价格与信贷投放三者间的作用路径进行了机制分析以及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实证检验。宏观层面,基于TVP-VAR模型的研究发现,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之间具有自我强化周期,国际资本流动会放大和强化信贷投放与房地产价格的相互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内信贷和房地产价格周期存在正反馈效应。微观层面,使用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国际资本流入会对中国上市公司信贷融资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房地产价格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公司是否持有投资性房地产会显著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向公司的信贷投放之间的作用关系,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所获信贷对资本流动变化反应更大。  相似文献   

5.
在整个20世纪,世界经济领域的最大潮流之一是金融资本或借贷资本的国际化流动。从1914年到1995年,这种我们常常称之为国际游资的金融资本的跨国投资规模整整增长了8倍,年均递增26%。以金融借贷资本为主体的国际游资的全球性流动直接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时空一体化。每一次资本流动的浪潮都是以世界经济和贸易强径增长为基础的,同时又都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增长,但是令人们困惑不解和记忆犹新的是伴随资本流动浪潮的一次次危机及其对经济增长或政治稳定造成的严重冲击。  相似文献   

6.
本文深入探究了投机性资本流动影响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增长的差异以及风险生成的不同特征和传导路径,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所受冲击影响的时变特征。研究发现,短期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FDI、国内基准利率以及汇率等因素都会使投机性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发生改变。此外,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所受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如2003~2007年,短期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推升作用非常明显;但2008年与2009年投机性资本则引致实际GDP增幅的回落。文章认为,宏观当局应充分掌控跨境投机性资本流动影响的动态特征,积极参与国际间"跨境资本流动量交易市场"的构建,确保短期资本流入或流出总量的基本平衡,以基本消除宏观经济增长发生宽幅震荡的隐患。  相似文献   

7.
张华 《亚太经济》1998,(10):1-4
世界各国经济的增长必将对资本产生巨大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对资本的跨国流动产生强大的推力和拉力。资本在国际间流出流人不仅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增长的势头极为迅猛。据估计“全球可供竞争的”世界经济值[1]将从1995年的约4万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21万亿美元以上[2]。在目前资本跨国流动的大潮中,国际资本流动将显现出一些新的态势,形成新的格局。(-)发达国素在国际进本江动申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发达国家在技术水平、市场潜力和经营环境上具有优势,这决定了日益追求质量的国际资本必然将其作为投资的首选之地…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与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加快的背景下,全球资本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资本流入为我国提供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安全构成潜在危险。本文在分析影响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防范国际资本流动风险的相关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亚太地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充分利用外国资本发展本国(地区)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也促进了本地区的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提高了本地区在国际资本流动中的地位。本文将二战后亚太地区的国际资本流动划分为四个阶段,探讨了各个阶段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姜凌 《改革与战略》2005,(11):24-28
根据费景汉和拉尼斯提出的实物形态资本流动的基本测算架构,结合中国经济的具体情况和数据,探讨中国农业和非农部门间实物形态资本流动的数量和方向,分析测算结果隐含的数据问题,并据此提出研究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外资变局     
刘丹栋 《新财经》2001,(8):20-23
种种迹象表明,国际资本对中国的青睐正在增大,在中国的投资已露出潮涌之势。难道外资在中国的流动已从琢磨不定的变术成为不争的变局?  相似文献   

12.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误差与遗漏项目一直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近二十年来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的发展变动情况。利用1982-2003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统计数据,通过对误差与遗漏项目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该项目与中国变相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作为全球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国际金融市场日益开放,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和规模也日益加快加大,其影响也变得难以预测,在提高全球资本配置效率的同时,频繁的国际资本流动所带来的风险也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4.
【英国《金融时报》1月10日】人们对全球经济中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关注,通常集中在美国外部赤字的规模以及为其融资方面。然而,随着亚洲经济进一步增长,以及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可能在结构上仍处于高位的)能源价格已对中东造成影响,新的贸易和资本流动模式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5.
1996年国际资本流动新格局中南财经大学投资经济研究所陈全伟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的进程日趋加快。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大力推行金融自由化,放宽了对资本输入输出的限制。国际资本供给和需求出现双膨胀,流动...  相似文献   

16.
近日,前来中国参加“人民币汇率调整与国际资本流动”研讨会的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Rogoff博士在上海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在汇率方面颇有研究的Rogoff教授对中国的汇率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最受争议的一个问题是资本市场自由化,其中包括外国直接投资规制措施和短期资本流动规制措施的自由化。虽然大部分外国直接投资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包含投机性热钱在内的短期资本流动,带来的是虚假经济繁荣。资本市场自由化会加剧顺经济周期的短期资本流动,带来消费的急剧波动,造成宏观经济动荡,阻碍经济增长,不利于经济发展。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经济外交,应该加强资本控制,抑制短期资本投机活动;适时推进货币整合进程,分散短期资本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推动国际经济治理民主化,公平分担短期资本冲击的代价。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汇率波动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特点,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及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对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进行经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是吸引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中国的重要因素,人民币升值将会抑制FDI 的流入,但不会使我国的FDI 明显下降,国内利率也与FDI 呈负相关关系.本文认为,人民币名义汇率的适度升值和长期稳定性有利于外资的合理流入,但目前阶段应加强资本监管,预防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9.
聂庆平 《新财经》2007,(11):43-43
任何一个新兴增长经济体,劳动力价格低廉,本币价格相对偏低,以出口贸易为导向型的经济,都会出现一个经济快速增长期。随着经济增长加快,贸易程度提高,金融国际化需求自然产生:要求放松金融管制,开放本国银行和资本市场,改革汇率制度,允许国际资本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20.
国际资本流动规律反映了一国在国际经济分工中所处的位置和差异化优势。资本的跨国流动在提高资本利用效率的同时,也引发经济和金融风险,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获得利益与承担风险的巨大反差等成为全球金融风险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