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波斯纳是法律的经济学分析的创始人,但波斯纳对产权理论和法律制度的研究却很少有人提及.波斯纳的研究极大地拓展了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核心--科斯定理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科斯第一定理只讨论了交易费用为零和合作行为存在时的产权配置,科斯第二定理只强调了交易费用存在时,法律制度对资源有效率配置的重要作用,法和经济学则给出了交易费用下产权配置的"法律模拟市场",以及产权保护的规则选择,但科斯定理的法和经济学的拓展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科斯1960年发表的开创性论文"社会成本问题"是现代产权经济学研究的起点,继科斯之后,由三个思想流派构成的后科斯主义产权理论分别从契约主义的观点、民事侵权行为的观点以及权利的观点对产权理论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对我国<物权法(草案)> 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福安 《现代经济》2007,6(7):23-24
科斯定理的基本精神是产权越清晰越有效率,但这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现状是有冲突的,这种冲突同时也存在科斯的理论体系中,科斯一方面认为产权清晰度决定效率,同时又认为企业是市场的代替物,本文的结论是,由于技术、分工与专业化以及协调能力的发展,产权形式的变迁不是朝着清晰的方向发展,而总是显示出复合性和一定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5.
庇古和科斯的规制理论在观点上有着明显的冲突.庇古认为,由于外部性等原因,部分产品的边际私人纯产值与边际社会纯产值并不相等,因此政府必须界入进行管制,对外部性产品收取庇古税;科斯则认为,产权不清才是外部性成本的原因,由此提出了只要明确产权市场就能良好运行的科斯定理.科斯在庇古的基础上拓展了外部性规制理论,但"科斯定理"并不能超越和替代"庇古税".  相似文献   

6.
生态市场何以失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斯的效益定理认为,如果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明确的产权界定都会达到经济效益帕累托最优,从科斯定理出发,似乎只要明确界分产权,市场就会自动建立,外部性及其它生态问题将迎刃而解,而现实却更多证明,“科斯市场”难以建立。  相似文献   

7.
197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者热议的话题.法经济学的斯密定理、科斯定理和霍布斯定理表明,自由交易是影响个人福利并且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要保证自由交易,人们必须界定好产权,并在自由交易不能达成时通过法律制度安排保证交易的进行.中国经济之所以能持续30多年的快速增长,恰恰在于政府做好了两件事情:第一,逐步界定和保护了产权;第二,通过法律促进了自由交易.  相似文献   

8.
“产权”是一个内涵非常不确定的概念。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运用“产权”概念会加大制度变迁成本。我国政府文件和经济学理论对“产权”概念的误置源于对科斯定理的误解。迄今,西方经济学乃至制度学派对“产权”概念并没有给出被公认的内涵,即它可以给出多种解释。由于“产权”概念内涵的不确定性,将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各个主体间(如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权利界定带来不确定性。因此,应该用具体的“权利”概念替代内涵不确定的“产权”概念。  相似文献   

9.
科斯中性定理为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所崇尚的基于帕累托改进的自由交换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无论是在实践应用上还是理论逻辑上,科斯中性定理本身却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体现为:(1)它主要满足于存在两个当事者时的逻辑分析,而没有考虑多人交易中存在的核配置困境;(2)它没有考虑交易各方的交易能力,这涉及交易的可行性问题;(3)它还没有考虑当事者偏好的环境依赖性,这涉及交易的意愿性问题。事实上,如果考虑到因财富差异造成的交易能力差异,那么,在一个交易成本为零并可以自由交易的社会中,初始产权界定给穷人将会产生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显然,这是对科斯中性定理的革命。通过对科斯中性定理中逻辑缺陷的剖析,也就揭示了自发市场秩序在扩展中的基础性障碍。  相似文献   

10.
王孟山 《全国商情》2010,(3):128-131
科斯理论提出企业成本和社会成本问题,是对经济学理论的贡献.但是科斯把管理和交易混淆起来,是一个失误.应该明确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企业成本和社会成本不是交易成本而是管理成本.工作(劳动)的占有性是管理成本的重要原因.克服工作(劳动)的占有性是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手段,这需要明晰产权.只有明晰了劳动者的产权,才是真正产权明晰的社会.但这已经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以现代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了.  相似文献   

11.
业主是物业的所有权人和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在范围上应包括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的人和已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且所购房屋已入住使用的人。为了解决目前物业小区管理上面临的问题,立法上应当确认"物业使用人"的概念及其"准业主"身份和权利范围,肯定物业使用人经业主的书面委托可以代理业主参加业主大会的活动,并可以成为业主委员会成员,从而成为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物业税"内涵的准确把握及其改革目标的确定直接影响其税制设计."物业税"指的应是保有环节的房地产税,而不是合并房地产各环节税费而形成的一个新税种;我国当前"物业税"的改革目标应是完善现行房地产税,并使其成为理想的地方税种;对我国"物业税"税制设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重庆"钉子户"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该事件的产生涉及若干《物权法》上的问题,也反映了目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存在的缺陷。弥补这些缺陷应在《物权法》中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确定拆迁补偿的规则,从而进一步完善《物权法》中的征收制度。  相似文献   

14.
(补充)工伤保险是近年来我国商业保险市场的新生事物。在我国产、寿险分业经营的制度下,财产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分别从自己的角度推出了适应这个需求的产品。并由此形成了“责任险方案”和“人身险方案”并存的市场供给局面。本文从法定责任转移、纳税优惠以及前瞻性三方面对两种方案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结论:选用“责任险方案”更符合投保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新要素”资产会计核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要素"资产是现代经济学通过对生产要素不断扩展内涵,赋予技术、教育、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新"的含义。体现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分别表现为技术资产、人力资产、文化资产、信息资产、土地使用权等等。会计作为一门方法论的科学,应该以其技术属性不断地适应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试图通过对知识经济带给企业的"新要素"资产的分类剖析,初步探讨对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核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反公共品"理论视角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反公共品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并通过经典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来解决“反公共地悲剧”问题;其次用反公共品理论对转轨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产权状况进行了考察,从而对当前国资体制的变革的必要性给出了一个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337条款起源于1930年美国颁布的《关税法》,目前已经成为与301条款并列的两大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是美国重要的贸易政策工具和非关税手段。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受到337条款制裁和调查的中国企业不断上升。要积极探索337条款的原理和实质,维护中国外贸环境的稳定,推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相似文献   

18.
自2002年以来,我国一直是美国"337调查"的最大目标国和受害国。与相关救济措施相比,美国的"337调查"程序有条件低、时限短、费用高、措施严、影响大等特点。虽然美国认为"337调查"是合理且必需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但深受其害的国家对其合理性和合法性早已经提出质疑。事实上,"337调查"是美国的单边贸易救济措施,具有很多的不合理性,与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和TRIPS协定都存在一定的冲突。  相似文献   

19.
“穷人经济学”对三农的人文关怀在我国的“异化”,实为公产公权与私产私权在农地和农村经济决策上的利益博弈。基于历史变迁的轨迹和现有农地集体产权制度,农地使用权物权化及其立法完善是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