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进口需求、市场准入与我国农产品的贸易逆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于2003-2004年间出现了农产品的贸易逆差,本文分析了农产品贸易逆差的构成及其产生原因。大豆、棉花、食用油等是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构成产品,这些农产品进口价格和进口数量都出现了增长,而相关产业的发展导致这些农产品进口需求猛增,致使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另外,我国农产品关税的大幅削减以及配额管制农产品市场准入机会的扩大,也是农产品贸易逆差进一步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王锐  陈倬 《财经论丛》2011,(3):8-13
本文采用协整理论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并结合定性分析研究了"十一五"期间各种因素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着重考察了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农产品价格中的国际传导因素日益突出,但二者之间只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传导存在着时滞;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影响非常显著,我国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农业生产成本决定;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显著,但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有限。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对稳定农产品价格、规避农产品价格风险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逆差,且逆差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我国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在阐述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现状基础上,研究了导致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成因及诱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首次出现逆差;本文以出现巨额逆差的粮谷、畜禽产品、棉花和食糖为例,对我国农产品逆差作出描述性阐述。在此基础上运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CMS模型),从需求、商品构成、竞争力三个方面讨论我国农产品进口波动的成因。研究表明需求因素对进口逆差的影响程度最重要,结构影响起着次要作用,竞争力不足阻碍了出口,进一步扩大了逆差。  相似文献   

5.
国际农产品贸易政策下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农产品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农产品贸易所面临的冲击和挑战也已逐渐显现。在中国加入WTO承诺降低关税和建立进口配额的情况下,中国市场开放程度加大,加上中国国内自身因素的影响,2003年和2004年农产品贸易进口和出口都出现了很大的增长,特别是进口额激增,且在2004年出现了贸易逆差,面对这样的状况和影响,中国在遵守加入WTO降低关税和进口配额承诺的基础上应积极采取合理的保护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措施,并要从自身出发提高自身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加农产品出口,改善贸易逆差,使中国农产品贸易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乳制品进口大国,尤其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乳制品进口量激增,贸易逆差增大。本文利用1992—2014年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对我国乳制品进口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量与乳制品进口呈正向关系;乳制品国际价格,国内乳制品产量,关税和汇率与乳制品进口呈负向关系;而国内乳制品价格与乳制品进口间关系不显著。从波动影响程度看,汇率和乳制品国际价格是乳制品进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提升国内乳制品质量,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是改善我国乳制品进口现状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3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长24.3%,进口同比增长66%,当月贸易逆差72.4亿美元,终止了连续70个月贸易顺差的局面。综合来看,3月份出现月度贸易逆差很可能不是偶然现象,未来几个月我国月度进出口将在平衡点波动,月度贸易逆差仍可能继续出现。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出口贸易规模、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三方面对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分析,并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亚五国市场对农产品的进口需求是决定中国对其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主导因素,且中国出口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增长越来越依赖于中亚五国市场进口规模的扩大,而竞争力效应和二阶效应在促进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逐步发展,到21世纪表现出了较快的发展速度.通过研究可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之所以会出现大规模贸易逆差原因在于大宗商品的进口量大于出口量;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在促进经济发展上主要起到了正向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通过直接影响或传导效应促进我国经济增长;需要完善农村现有的基础设施体系、促进农村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产品进口定价权,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0.
入世后我国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农业贸易进口增长约是出口的两倍:高技术加工型农产品占据农产品进口的绝大多数,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则主导着出口的大局;大多数农产品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下滑迅速;农业面临的国际化竞争压力全面提升,产业内贸易竞争激烈。近期依然持续的贸易逆差是可以接受的。其当务之急在于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中日农产品贸易在中日两国进出口贸易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日本热衷于构筑技术性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产业、平衡国际贸易关系,这使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蒙受了严重损失.日本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在世界市场剧烈波动的新形势下,应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建立和完善宏观管理机制,完善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积极申请新技术标准的合格认证,以保证中国农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份额,促进中国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加入WTO后,推动了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但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农业政策。近年来,贸易保护频频引发国际纠纷,农产品的贸易保护更是愈演愈烈,我国对外贸易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结合WTO各主要成员国的对外贸易政策,讨论了我国政府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实施合理有效的政策而起到的平衡作用,以及为加快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平稳发展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GTAP模型,设计了相应的模拟方案,事后模拟评估了不入世对中国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结果显示:如果中国当初未加入WTO,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福利水平将显著下降,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福利水平影响很小;中国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消费和价格都会下降;在分类农产品贸易上,奶类、油料和油脂这些中国具有比较劣势的农产品进口量将大幅度减少,而蔬菜水果和水产品这些中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出口量将明显萎缩。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陆是台湾地区重要的农产品进出口市场,在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中保持持续顺差。本文利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比较分析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结构调整能力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结构调整能力弱于我国大陆,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按照对方市场当年农产品总进口需求进行结构调整的能力要强于滞后一年的调整能力。S指数比率表明,在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中,我国大陆农产品贸易绩效良好,农业调整成本总体低于台湾地区。海峡两岸应实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并重战略。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波及下世界经济发展趋缓、中国农产品缺乏竞争力等因素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平衡造成影响。本文采用月度数据,从进口角度,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外需求下降是导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上升的主要原因,出口减速、国内需求上升、人民币升值、对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出口退税政策等因素次之。解决这一问题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优化进出口结构,扩大内需,适度调整人民币币值,合理调高出口退税率。  相似文献   

16.
全球经济危机、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状况等因素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平衡造成影响。文章基于2005~2008年间月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分析了各相关因素对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外需求下降、国内需求上升、人民币升值是导致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上升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要增加人力资本和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结构,适度调整人民币币值,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为研究对象,利用G\|L指数,从分类和行业两个角度,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虽然现阶段,中国农产品贸易仍然以由资源禀赋所主导的产业间贸易方式为主,但在某些农产品的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方式已经上升到了主要地位,并且未来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进一步地,考虑产业内贸易的特殊性,建立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联立方程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客观存在,并且其有助于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增长。因此,发展纵向一体化合作,力求在产品差异化竞争中取胜,是刺激产业内贸易增长,进而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