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战后台湾与西欧国家的贸易关系曾十分薄弱。60年代末70年代初,台湾加紧实行面向出口的工业发展战略,随着台湾经济的高速成长,台湾与欧共体国家的贸易关系迅速发展。80年代以来,台湾出于经济上和政治上的需要,全力推动与欧共体的贸易关系。有鉴于此,本文拟就台湾与欧共体贸易关系作一简略的剖析。一、台湾与欧共体贸易发展的原因1.对欧共体国家来说,台湾是个越来越有吸引力的贸易据点。随着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积极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也是保证今后日本经济继续发展的一大支柱。当前,日本由于与欧美的经济摩擦迭起,愈加感到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它力图凭借其经济实力,加紧对发展中国家的争夺,以扩大商品和投资市场,确保能源、资源的稳定供给。(一)历史沿革与规模战后日本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其目的是掠取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以经济手段实行对外扩张;其形式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技术输出。五十年代初,日本便开始  相似文献   

3.
欧盟与美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实体,也是最大的贸易实体,双方历来就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极为密切。长期以来欧美贸易关系的主流量相互依赖并伴随着激烈的竞争,在矛盾与摩擦中不断协调与合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全球贸易总额不断增加,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愈来愈紧密,尤其是欧病历之间的经贸关系更加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探讨了双边关系对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影响,而鲜有学者考察双边关系改善能否抑制贸易保护主义的发生。近年来,逆全球化动向不断加剧带来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为世界经济复苏与中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中国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外交理念,切实增进与贸易伙伴国的政治互信并不断扩大务实合作,良好的双边关系为双边贸易发展巩固提质。对于双边关系改善能否抑制贸易伙伴国对中国发起贸易保护这一问题,作者基于国家间双边关系这一制度视角,选取2008年11月至2018年12月高频月度双边关系定量指标与各伙伴国贸易政策监控数据,构建计数面板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双边关系对抑制贸易保护有正向效应,与发达国家的双边关系对贸易保护的溢出效应大于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效应。随着贸易伙伴国正式制度质量的提高、两国间非正式制度距离的缩小以及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双边关系改善对抑制保护主义的正向效应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5.
<正>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欧洲经济共同体从50年代末建立以来,经过两次扩大,成员国已从原来的六国发展为今天的十二国,终于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贸易集团。由于它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显示的实力,使得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竞争日益加剧。这种竞争形势又推动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尤其是欧共体提出在1992年底建立统一大市场的目标之后,美国和日本等经济大国为了应付欧共体的这一挑战,也采取了或正在采取各种策略和措施,加速以它们为首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步伐。美国自由贸易协定已于1989年1月1日正式生效。此后,布什政府还  相似文献   

6.
东亚区域合作与中日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时期以来,在经济关系已经密不可分的情况下,中日政治关系却无法实现对称的发展。日本新领导人主政之后,对亚洲邻国的政策有所调整,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关系出现了某些趋向好转的积极势头。但是,中日双边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并不稳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应该继续进行双边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有必要借助多边机制,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中日两国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但由于双边关系因素,未能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形成更多的合力。正因为如此,一方面,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双方都有很多可为之事;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又会为中日两国提供在多边框架下,形成相对比较稳定的双边关系的积极条件。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主张中日两国应积极共同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借助多边手段和机制,维护双边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际经济关系发展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引起人们高度关注。一、美欧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仍有决定性影响众所周知,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美欧一直有极为重要的影响,8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金融地位迅速崛起和亚太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日本在亚太地区范围的影响正在加强,并对美国某些传统势力提出挑战。世界经济“三足鼎立”的蓝图开始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是,在事关国际经济关系和世界贸易体制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上,美国和欧共体起突出作用的状况并未改变。最近的突出例子是,1993年12月15日,乌拉圭回合之所以如期达成协议,就是因为美欧于“最后关头”在农产品问题上达成了妥协。乌拉圭回合谈判过去久拖不决,也主要是美欧在农产品等问题上分歧造成的。显然,美欧“操纵”了整个谈判。英国《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8.
日本与中国台湾地区经济关系发展紧密。2003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台湾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长期以来,日本是台湾地区最重要的进口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截至2006年,日本是台湾地区的第一大投资国、第四大出口目的地和第八大进口来源地。目前,台湾地区对日贸易出现严重赤字,双方存在出口商品的结构差的问题。日本通过对台投资,主导双方经贸关系。同时,近年来日台间的经济行为的政治化不可忽视。双方经贸关系仍有很大的空间,但基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双方的经贸关系发展将会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9.
70年代尤其是80年代中期以来,东盟和欧共体之间的商品贸易、劳务,经济技术合作以及直接投资等关系迅速发展。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进了双边经济关系的全面发展.其中商品贸易关系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就80年代以来东盟和欧共体之间商品贸易关系发展概况、特点、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杨富有 《科学决策》2007,(11):33-34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双边关系之一。无论是从经济联系规模,还是地缘政治关系,或者是全球战略利益影响。双边关系的重要性几乎都是无可比拟的。历史上中国这个东方大国从来没有与美国这个西方强国产生过如此深刻而密切的联系,但是鉴于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现实政治与经济等战略利益,也使双方的关系错综复杂,甚至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欧盟的商品贸易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商品贸易高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在众多的贸易伙伴中,中国与欧盟的商品贸易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是中国商品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然而相对于中欧双方的经济实力,中欧贸易……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国际著名观察家断言,鉴于发达工业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经济态势更加明朗化,从而决定了国际货币结构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元、德国马克、日元三足鼎立之势也将日渐明朗。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削弱,美元一统天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将被三元货币体系所代替,美元在投资货币、国际储备以及国际清偿等方面的地位将有所下降。由于德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前列,促进了德国马克流通性迅速提高,随着欧共体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欧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欧盟在世界贸易领域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欧盟已经发展成为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尽管如此,在传统经济贸易关系上面欧盟与中国表现都较为积极,在政治、经济、科教等领域的交往也日益密切。在此良好的经济合作平台之上中国与欧盟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尤其是随着双方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改革,中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动,无论是进出口的产品结构还是中国在欧盟国家内部的市场结构均产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国与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战略性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关系始终具有战略意蕴,相互理解与尊重的政治关系始终是双边关系的主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双方关系的发展经历了由双边到多边、由政治领域为主到经贸、能源、安全、文化等多领域全面提升两个阶段。今后,中国与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战略关系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双方在认知领域存在的误判与误解问题、贸易不平衡问题和利益摩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审视双边关系,提升中东在中国总体外交中的战略定位,构建中国特色的中东战略,加强中国对中东和伊斯兰国家开展的包括宗教交流在内的人文外交。  相似文献   

15.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GDP总和占世界GDP的40%。虽然美日双边关系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依然非常重要,但总体来说,相对于其他保持强劲经济增长的贸易伙伴,美日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性已经下降。在经济全球化和美日关系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两国经贸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贸易摩擦、经济纠纷、双边渠道已经不再是两国经贸关系的主导模式,相反实现经济复苏、合作共赢、政治互信和有效的多边机制成为摆在两国政府面前的共同课题。为了实现东亚战略,今后美日同盟关系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相似文献   

16.
日本和俄罗斯同属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两国经贸合作进展始终为世界所瞩目。但是,由于两国产业结构布局和贸易结构特点以及对外贸易取向存在巨大差异,使两国在近20年的经贸合作中,始终裹足不前,少有建树。不但落后于日中、日美、日韩等国家,也落后于日本与欧洲其他一些经济大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世界各国经济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日俄之间的经贸合作如何能走出若即若离的"矜持",人们将拭目以待。2010年,日俄两国分别为中国第二和第四大贸易伙伴,因此分析两国经贸发展走向对中国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了解其经济发展脉络,总结双方贸易得失,可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贸》2014,(8):27-28
中国与缅甸自1950年建交以来,双方坚持睦邻友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合作,双边关系稳步发展。同时,两国经贸合作硕果累累,合作项目涉及能源、农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加工装配工业、人力资源培训等诸多领域,中国已成为缅甸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当前,缅甸正处于经济改革的转型期,中缅经贸合作在面临诸多挑战的同时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中日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领域的交流中,无论从人员、实物、资金来看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成为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在综合国务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区域一体化越来越强的情况下,进入经济成熟时期的经济大国日本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如何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合作,发挥互补优势,从而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是一个需要双方共同探讨的课题。而直接投资(主要是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在技术引进、人才交流、利用外资、以及扩大贸易往来方面都发挥着火车头的作用。日本从八十年代开始正式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目前无论在对华投资项目、协议金额还是执行金额上都与美国居港台之外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前二位,1978年-1996年,日本每年对华直接投资协议金额如下表。  相似文献   

19.
上海与日本有着长期的经贸合作关系。期间,上海对日贸易发生了迅猛的增长,商品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日本企业在上海的直接投资不仅投资量大幅增加,而且投资面也在不断扩大,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往来给双方都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且正呈现着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但是,对于近期在日本出现的一些观点和动向也必须加以关注,日元持续贬值也有可能会给今后上海与日本的经贸合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综合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区位选择理论等现点,在新世纪进一步加强上海与日本经贸合作,不仅是良好的愿望,而且也具备了实现的条件,将会形成一种新的经济互补、合作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 中苏高级会晤后,两国政治关系转入正常化。今后,出于各自国内经济改革的需要以及国际环境的普遍趋暖,中苏两国在双边关系中将优先发展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无疑,这不仅有利于发展两国的经济,而且还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两国的政治关系并稳定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局势。那末,目前中苏经济联系的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又如何呢? 一、中苏经济关系现状近几年来,两国的经济关系在双方政府的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主要特点是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已越出了传统的范围,开辟了一些新的领域。1.就贸易而言,大贸、边贸、地贸一起上。所谓大贸,即两国在政府协议基础上的国家级贸易。近8年,双方不仅在贸易额方面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