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家制度创新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家创新是推动现代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家创新策略的选择是一个动态学习调整的过程。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方法,借鉴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复制动态”的思想,对企业家创新策略的选择进行了演化稳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行为最终演化成哪一种状态,取决于初始时选择某一种策略的企业家比例,而这种比例与选择这种策略带给企业家的博弈支付有关系。  相似文献   

2.
许嘉宁 《科技和产业》2024,24(14):50-56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物流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构建政府与生产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二者协同进化的均衡机制,并通过 Matlab进行模拟验证。结果显示,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开展物流服务创新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所获得的收入与费用,进而通过对企业的政策鼓励,可以有效地推动其开展物流服务创新。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制造企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强化政府激励和推动物流服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创新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保持科研创新能力的首选方式。文章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对校企合作问题展开了研究,分析了影响系统演化过程与稳定均衡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校企合作长期稳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生鲜产品市场监管问题,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前提下,引入了次品追究概率因子,建立了生鲜产品市场监管博弈模型,得到了零售商和政府的复制动态方程,研究了各均衡点成为ESS的条件并结合社会需求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徐军辉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4):123-125
文章运用信息博弈动态均衡模型,对企业的配股申请与政府监管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过于严格的监管会造成企业虚假披露愈演愈烈,而政府监管机构不断提高监管水平,企业也不断提高造假水平,监管机构的高门槛措施无法有效分离投资型企业和投机型企业,除非监管机构能够增加信息包装的成本,使得投资型企业在发送投资型信号时最有利,而投机型企业发送投机型信号时能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两者的分离.  相似文献   

6.
游戏产业发展趋势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机游戏及网络游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探讨电脑游戏市场的两种竞争产品,若其一具有网络效应,而另一不具网络效应时,分析游戏厂商在选择所要开发产品时的动态均衡,以此来探讨我国游戏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相婷  乔彬  王昆 《科技和产业》2012,12(3):95-9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开始通过创新网络来获取创新资源。本文运用进化博弈理论对企业创新网络中的主要节点进行研究,构造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的复制动态进化模型,通过比较博弈各方不同决策下的支付矩阵,得出系统稳定时的均衡解。结果表明,企业合作创新投入的成本越少,投入产出弹性系数及合作创新效应越大,企业创新能力越强,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的概率就越大,网络就越容易达到一个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面临企业信用风险的进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进化博弈理论,运用复制动态方程对商业银行面临企业的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于有限理性的经济人来说,进化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令人失望的,市场几乎是完全失败的。但是,银行可以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银企相互信任的业务关系和组建银企集团,实现商业银行与企业  相似文献   

9.
基于演化博弈的环境信息披露监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政府监管部门与公司均为有限理性参与人,文章通过构建环境信息披露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政府环境信息披露监管部门和公司的策略变化及演化趋势,并针对达到的演化博弈稳定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境信息披露监管的稳定状态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成本、政府环境信息披露监管成本、处罚力度等因袭密切相关。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环境信息披露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有限理性下的知识产权管理的进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进化博弈理论为基础,以复制动态模型和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为分析工具,在知识产权的管理机关和知识产权的使用者均为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下,研究了在长期演化过程中,群体中选择不同策略的群体比例动态变动趋势和进化稳定性。并通过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得出了社会应加强对管理机关正确执法的舆论监督,企业应做好保护自有知识产权工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系统,其演化过程可以看作是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不断博弈的过程。本文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非线性系统进行了界定.接着运用进化博弈理论从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两个方面构建进化博弈模型来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演化机制.揭示了企业技术创新行为非线性系统的动态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绩效指标隶属度完全未知的模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绩效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绩效评价倍受重视,评价的方法很多。然而运用这些方法对影响企业绩效的多种定性因素进行评价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尤其是权重人为计量,对结果影响极大的问题。该项研究选取沪深两市制造业的647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利用现金流指标对企业绩效的综合表征作用,构建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即评价因素集,利用模糊统计法确定各类指标对应的隶属函数,利用平均赋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样本企业绩效进行评价。研究表明:采用这种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即通过频数分析,确定隶属函数的方法,克服了模糊评价法下,由专家根据经验主观判断而得到隶属度的不足,且操作简单,便于企业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3.
空间双寡头竞争下的创新扩散——基于博弈论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创新空间扩散的研究一直没有关注空间竞争对于创新采纳的影响.本文在双人博弈的框架下构建了一个空间双寡头竞争模型,假定厂商已经拥有关于创新的信息,单纯地考察空间竞争对于创新采纳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同质的厂商同时获得了创新的信息,在竞争的作用下,创新的采纳很少会同时进行.先采纳者具有先发优势,且随着运费率的下降,先发优势愈发得以强化.本文还分析了空间竞争和技术扩散反梯度现象间的关系,结论是空间竞争至少是反梯度现象产生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4.
李艳  孟凡强 《南方经济》2018,37(6):120-131
基于单群体演化博弈理论,文章聚焦新生代农民工劳资冲突行为的群体扩散机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劳资冲突变异行为的群体演化存在"体制内维权"与"体制外抗争"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势,而演化趋势的方向取决于初始状态中"体制外抗争"群体在总体中的比例。"体制外抗争"作为新时代的一种稳定策略均衡,仅凭"惩罚式"抑制将难以达到最终的制度均衡,设法提高"体制内维权"策略的个体收益支付以及群体收益支付总和,才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劳资关系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必须发挥政府的管理导向作用,在制度设计上设法提高体制内行为的收益,从而改变博弈参与人的预期,使其体制内行为比例超过一定的社会阈值,进而实现劳资关系向新的稳定均衡演化。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博弈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结合促进了对国际寡头市场条件下贸易竞争与联盟研究的发展。由于现实贸易环境的改变,研究重心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的博弈模型:自由贸易条件下竞争模型,政策干预条件下的竞争模型和贸易联盟模型。本文在博弈理论发展背景的基础上系统综_述了这一交叉研究发展的动机和已解决的贸易问题,同时指出了当前贸易竞争与联盟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我国旅游研究应用博弈论的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网络数据库文献系统检索和分析,发现我国利用博弈论进行旅游研究,既没有从旅游的角度提出对博弈论发展有影响的价值点,也没有充分的利用博弈论把旅游研究得深入透彻,这是因为博弈论在我国传播时间不长,对其应用于经济研究有疑虑,还没完全适应博弈论实证研究方法。要进行旅游研究方法论的创新,只有消除旅游博弈研究疑虑,消化吸收博弈方法论精华,拓展旅游研究广度和深度,才能取得更多的富有创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把国有住宅用地的“双限”拍卖构造成不完全信息竞价博弈模型,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机会成本和资金效率作为企业的类型。在一般效用函数形式下,本文求解了这个博弈的Bayesian Nash均衡。在均衡条件下,竞价企业的策略是企业类型参数的单调函数。  相似文献   

18.
审计失败的博弈分析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审计失败事件层出不穷。为深入了解其原因,有必要对委托代理审计关系中各方经济行为进行博弈分析。本文以博弈理论为基础,对委托代理审计中的相关关系人的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审计失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内外资零售企业合作竞争关系的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以文 《南方经济》2007,(10):42-50
本文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对内外资零售企业合作竞争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该系统演化方向的因素主要包括:双方合作所投入的初始成本、合作产生的超额利润以及其贴现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