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森林可持续经营经济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经营范式从木材持续收获经营转向森林可持续经营,并且森林可持续经营成为林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这要求林业经济学拓展其研究领域,并召唤森林可持续经营经济学。主流经济学中涌现出各种新的理论形成了众多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们在解决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实践问题的同时,也为森林可持续经营经济学提供了理论来源。其中,生态经济学对森林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森林可持续经营经济学对传统林业经济学理论模型的批判与修正也需要生态经济学的自然资本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阐述了国有林场类型划分及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分析了现阶段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构建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体系的原则与指标选择,论述了提高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国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经过的重要国家,其森林可持续经营对整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之间的林业合作至关重要。本文在比较中国与柬埔寨、老挝、越南森林可持续经营政策法规,木材及林产品贸易、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如何根据各个国家之间的差异,形成产业互补,建立有效的林业合作机制,实现双方的互惠共赢,进而共同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之间的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沈月琴等同志所著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政策支持体系》一书已于2004年1月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20余万字,是一部为全面推进森林的可持续经营而在政策层面进行创新研究的力作,也是林业经济管理方面的首创,对我国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无疑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颖  李慧  李劭抒 《林业经济》2013,(1):112-116
从林业政策、战略和方案;法律监管、行政和社会经济框架条件,工具和规定等方面对中德两国的森林保护和可持续森林经营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林业发展与历史回顾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目前森林保护和可持续森林经营的框架进行了论述,以期借鉴德国经验,促进中国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现代林业理论的分析,探讨广东梅州市现代林业建设的策略。通过对森林永续经营理论;近自然林业论;新林业理论;林业分工论;生态林业理论、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和其他的主要现代林业理论特点的分析,提出梅州市现代林业发展格局确定为"一城三区六星十带多点"和"三大体系构建",以构建"生态梅州、森林城市"的绿色架构。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国际示范林网络计划和浙江省临安市示范林业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伙伴运行的效果,指出目前示范林业伙伴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构建了一套适合当地发展水平、促使伙伴共同参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伙伴合作机制,以此推动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8.
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在国土保安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向社会提供木材及林产品,促进经济的繁荣;森林对促进农村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对森林资源实行可持续经营。充分利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先进成果,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是早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林业可持续发展考察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加拿大林业的主要特点和可持续经营的经验。加拿大森林面积近42000万 hm~2,接近整个亚洲的森林面积。其森林以省有林为主体,其用材林经营活动主要靠私人企业完成。加拿大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经验:贯彻可持续原则,建立区域森林管理模式,严格科学质量管理,林业科研为生产和管理服务,广泛采用新技术,采取多种形式经营公有林,林业社区参与管理森林。通过考察得到5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奥地利的森林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得到恢复,本世纪70年代转入森林的多功能利用,1992年对森林及森林产品的永续利用实行证明制度.目前奥地利林业已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其林业之所以实现可持续经营,得益于:政府制定了多种扶持政策;主持林业法制,执法严明;科研、教育与林业生产融合,管理机构精干,林业高效有序运行。访奥重要启示及建议:坚持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林业建设,重视林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林业职工队伍;科研与生产融为一体,为林业可持续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加大对林业的扶持力度,并建立森林生态价值补偿机制;把林业办成可持续发展的大产业,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中奥林业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