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构建我国地震巨灾保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方的罕见雪灾及四川汶川的地震等巨灾的发生,警示我们建立地震等巨灾风险保险体系是当务之急。通过对日本地震巨灾保险体系的研究,提出我国应从国家财政支持及政府积极参与、保险公司积极开发保险产品和提高经营策略、发展资本市场以实行巨灾债券证券化等三个方面建立我国地震等巨灾风险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巨灾保险体系的构成及其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珂  曾小溪 《经济论坛》2011,(2):158-161
目前,市场失灵、政府失灵、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是我国发展巨灾保险的主要障碍。巨灾保险机制创新的难题在于既要实行金融创新,又要兼顾保险行业的特点。因此,要发展巨灾保险,就要建立多方参与、多层次的巨灾保险体系,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及时推广相应的巨灾保险险种,推动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的创新。同时,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风险的公众知情与公众教育。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巨灾风险的边际成本、效用分析,得出中国巨灾保险市场失灵是由于供给需求的双低以及投保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造成的,在考察了世界各国的巨灾风险管理现状后,提出通过国家、保险公司、社会的共同参与,建立和发展中国多层次巨灾保障体系,增强中国巨灾风险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4.
巨灾保险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巨灾保险制度是现代社会转移巨灾风险、补偿巨灾损失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面临诸多制度难题和环境约束。文章首先从巨灾保险的产品性质、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制度变迁等角度进行经济学分析,然后对国外巨灾保险的三种模式加以评析,最后探讨了我国巨灾保险发展模式及制度构建问题,认为我国应当实行政府主导的、商业保险公司市场化运作的强制性巨灾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5.
马辉 《经济师》2010,(2):35-36
文章通过对西部地区巨灾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国际巨灾保险的经验进行分析,提出了在西部地区建立区域政策性巨灾保险公司、建立政府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体制、实行强制和自愿结合的投保方式、大力拓展再保险市场,以及建立巨灾保险基金等巨灾风险转移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巨灾保险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洪逞 《经济师》2004,(8):46-47
我国巨灾风险发生频繁 ,损失逐年加重 ,而现有的保障体系对灾区的经济补偿和人民生活的恢复只能是低层次和小范围的。借鉴国外巨灾保险机制和运作模式 ,结合我国国情 ,从横向建立政府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机制 ,政府与保险公司共同承担风险 ;从纵向完善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沟通机制 ,向资本市场转移巨灾风险 ,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巨灾保障体系 ,增强我国巨灾风险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前,人类应对的风险的主要金融方式是保险,但巨大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对保险公司也构成重大风险,甚至有破产的可能。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并且分散保险公司的风险,在资本市场中发展以巨灾保险为基础的巨灾债券能够较好地沟通投资人和投保人,匹配资本收益和风险,最终达到发展资本市场并规避和分散巨灾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巨灾保险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保险业正在拓展的一个新领域,也是保险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深刻剖析巨灾风险的特殊内涵,明确指出目前巨灾保险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并提出政府干预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方法,从而为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提供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通过巨灾保险机制减少和转移巨灾风险和损失,不仅能兼顾效率和公平,而且可多渠道筹集巨灾资金,逐步减轻政府负担。为建立中国巨灾保险机制,文章在详细分析巨灾保险机制三大策略(巨灾原保险市场、再保险市场及保险金融创新)后,提出大力促进原保险市场、适度发展再保险市场和谨慎实行保险金融创新的策略选择,并进一步提出必须重视巨灾风险机制建设、加快巨灾保险产品开发、鼓励公众参与巨灾保险和积极培育再保险市场主体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安徽是自然灾害多发省份,而作为对付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的农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却陷入了困境.本文首先从抗灾需要和保险公司本身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安徽省发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性,然后从公司、投保人和政府支持方面找出了安徽省农业保险发展的诸多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发展安徽省农业保险的对策--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创新投入机制、利用绿箱政策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1.
安徽是自然灾害多发省份,而作为对付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的农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却陷入了困境.本文首先从抗灾需要和保险公司本身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安徽省发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性,然后从公司、投保人和政府支持方面找出了安徽省农业保险发展的诸多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发展安徽省农业保险的对策--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创新投入机制、利用绿箱政策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胡秋明 《财经科学》2004,(5):112-116
市场化经营和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不相适应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长期严重滞后的主要根源.新时期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推动我国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重在制度创新,包括大力发展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社、组建国家农业保险公司、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农业巨灾风险基金.  相似文献   

13.
巨灾保险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存在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市场失灵问题。而巨灾保险是一个有着巨大社会需求的保险工具,社会需求巨大与市场供给不足的二元矛盾在巨灾保险市场中表现的极其明显。政府作为现代社会公共产品的最主要供给和保障主体,在克服巨灾保险市场失灵问题上具有首当其冲的干预责任。  相似文献   

14.
郑慧  于文倩 《海洋经济》2019,9(2):37-43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海洋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养殖业因资源环境依赖度高,致灾程度也较为严重。目前我国相关损失补偿工作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以及社会捐助进行,保险市场由于收益低等原因参与意愿相对较低。本文将资产管理公司引入联盟博弈模型,比较多主体参与的海洋养殖保险最优模式。Shapely 值计算结果显示,保险公司、政府、投保人和资产管理公司四方主体组成联盟中,保险公司可以降低成本,政府能够缓解财政压力,投保人也能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对各方都是最优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巨灾风险损失经验数据的缺乏使得保险人设计合理的巨灾风险保险模式存在较大困难。基于巨灾风险保险的准公共物品性质,通过网络问卷调查,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从消费者意愿角度对中国巨灾风险保险模式的主要项目进行定量设计,可以克服非寿险常规费率厘定方法的缺陷,对纠正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失灵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崔泽园 《经济师》2009,(6):173-174
文章通过对日本、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巨灾保险制度的分析,指出了我国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建设的不足与差距。对我国巨灾保险市场现状的分析显示,我国巨灾保险市场存在着巨大的保险需求和有限的制度供给之间的矛盾,解决巨灾保险市场供求失衡的矛盾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在法律体系完善的前提下、构建政府与商业性保险公司共同运作的巨灾保险体系,从而实现制度供给的增加。同时,完善金融制度改革,为巨灾保险基金、巨灾风险债券的设立和发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巨灾对农村人口影响深远。为了给农村人口提供巨灾保障,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办了小额巨灾保险,有效化解了农村人口面对的巨灾风险。该文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小额巨灾保险产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结合发展中国家经验,认为,我国保险公司应通过银保模式将小额巨灾保险融入农村金融体系,同时研发指数型小额巨灾保险,重视产品销售中的性别因素,积极扩大市场规模,并向巨灾基金购买再保险,最终有条件地逐步推进定额保费小额巨灾保险。  相似文献   

18.
我国几乎每年都遭受巨灾事件的影响,国内各界人士已意识到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然而,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农业巨灾保险机制设计由于涉及到更多的特殊性,显得更为复杂和具体。本文基于保险经济学、机制设计理论、比较制度分析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主要以现有的国外相关文献为基础,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不同层面对市场行为演进、政府职责变迁与农业巨灾保险机制设计的关联性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对其路径选择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其路径优化。  相似文献   

19.
周斌 《时代经贸》2012,(22):140-141
从风险管理体系的视角来研究巨灾保险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健全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包括灾前的防御机制、灾中和灾后的救援机制以及灾后的风险分散机制,其中灾后的风险分散机制是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中的核心环节。构建健全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必须要有政府、社会、市场这三个主体的共同参与,缺一不可。创新巨灾保险的风险分散方式对于我国完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推动建立健全以保险为重要内容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1.期待"灾强险"。从国际巨灾保险的成功经验来看,为确保巨灾保险的覆盖面,当然也包括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采用了一定程度的法律强制性保险制度,欧盟国家就是通过立法要求所有登记的城市住宅必须投保强制性巨灾保险,通过强制保险建立国家巨灾准备金。我国也有必要建立巨灾强制保险制度。国家应制定法规,明确巨灾保险的政策性保险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