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知何时,人们总是把德行与利益摆在相互冲突的位置上。似乎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必然是无私的;一个过于计较个人得失的人,就必然是无德的。那么  相似文献   

2.
羊群效应本是经济学领域内的一个术语,但实际上除了经济领域,在人类其他的日常行为、道德生活中,羊群效应比比皆是。文章分析了羊群效应与人的道德习惯养成的关系,指出要规避人道德生活中的羊群行为,制约羊群效应,使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须建立独立的民间信用监督机制,培养民众规则意识,建立制度信仰,克服道德习惯养成中的先天缺陷,并修正学校德育教学内容,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3.
学生管理不仅是单纯追求效能的实践,更是一种存在道德维度的实践。单纯追求效能的管理实践短期内可能非常有效,但从长远看来会带来消极影响。有德行的管理者应在追求德行和效能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只有有德行的管理者才会导向持久积极的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加强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了影响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网络的虚拟和开放、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学校德育的滞后及社会环境等。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研究的主要任务: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5.
败德行为与我国医疗保险市场的完善唐绍欣一、败德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败德行为是英文“moralhazard”的意译,国内学术界又将其译成道德危险或道德公害。较规范地说,它指的是引起或增大既定危险(peril)损失的条件或因素。例如,生产火药会增加火灾和爆...  相似文献   

6.
今年发生的复旦大学室友投毒案,充分反映了在畸形的心理、功利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的缺失、高校教育的缺乏等因素影响下高校学生道德缺失的严重性.养成高校学生道德的策略:一是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二是学校积极开设道德活动课堂;三是加强父母的言传身教.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康德的“德性”与“德行”概念的意义与区别,并指出其意义的两个内在的层次;文章以此为契机,分析了道德学说的两个问题:规范伦理学的问题与德性动力学的问题,并指出了后者长期被遮蔽的原因;文章还从康德的德性概念的两个层次出发,论述了康德从批判哲学的立场出发,成功地提出了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肯定个人主体具有三个方面的价值:其一,承认个体追求自身利益以及获得这一利益的合理性;其二,承认个体有独立的人格,即对个体权利的确认和尊重;其三,承认个体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探讨个体的道德价值,对于增强个体的道德自律,使个体沿着健康轨道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认为,个人主体道德价值具有自律性、创造性、超越性、选择性等特点,进而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体道德价值的前提是自主性和主动性。合力原则是个人主体道德价值的基本原则,个人主体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是自由个性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华阳 《新西部(上)》2010,(2):124-124,126
儒家“成人之教”的实质就是构建如何做人、如何养成健全的道德人格教育体系。现代大学教育在“成人之教”方面存在许多,误区或缺失,纠正措施主要是调整办学理念,还人文科学应有的地位;改变知识结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重;注重知识的全面性与独特性,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入21世纪的新发展时期,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方略。他指出:“道德的力量是巨大的。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明,需要道德的发展和完善。作为人要讲人道;作为社会的一员,要有集体意识和团结意识;作为公民,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作为共产党人,还应有更高的标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1.
马新龙 《魅力中国》2010,(19):176-176
本文首次提出心灵美德的概念,心是具有自由意志的,而灵魂代表着美好的德行,心服从灵魂的支配,就是德行的展开,才能真正发展入之为人的本质。美德是实践的人的生命活动,只有人的生命才有灵魂,灵魂是最高.的理性,人的理性必须接受最高理性的支配,否则人就可能出现从恶,服从恶念的意志,只有灵魂是人德行内在的、本质的根据,只有心“对灵魂操心”,才能体现人之为人的优秀性,即德性。心与灵的一致才会产生德性,心灵美德是人追求善生的根本途径,也是人之为人的真正德性,因为人是有逻各斯的生命体,人懂得选择善行的重要性,人清楚行正义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裕固族主要分布于中国甘肃省,总共约有1.4万人.鉴于目前裕固族并无对其自身道德生活历史的总结,也没有系统研究裕固族的伦理学专著,我们主张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引入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的理论,运用道德社会学与叙事伦理学的方法,用视阈、叙事、德行的分析架构,并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考察研究了裕固族的道德生活史,总结出了以下研究成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13.
如何结合独立学院的特点,探索出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的思路至关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是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的两个关键。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目标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基础道德培养和优良习惯的养成;必须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必须实行量化考核机制,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必须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促进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2008,(5):124-125
“私人的幸福是人最高的道德目标”;什么都没说,却说了很多;一个人,天地间的圣经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入21世纪的新发展时期,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方略。他指出:“道德的力量是巨大的。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文明,需要道德的发展和完善。作为人要讲人道;作为社会的一员,要有集体意识和团结意识;作为公民,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作为共产党人,还应有更高的标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也要求加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建设。”江泽民同志非常重视道德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中的重大作用,综观历史上的德治思想,中国是一个具有德治传统的国家,道德在整合社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而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必须从小学生抓起。本文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思想品德教学环节的创新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突出重点,深入明理   人的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仰、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五个因素构成的。而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先导和基础,明理是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有效途径。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几种明理方法。   1.辩论明理法。我在教《胜不骄》时,提出两个观点组织学生进行正反辩论。甲方观点: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我们应该学会推销自己。乙方观点:成…  相似文献   

17.
王猛 《魅力中国》2013,(5):138-138
本文总结了学好高中物理的几种方法:养成专心听课的习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培养坚强意志,养成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朱冬梅 《理论观察》2010,(2):114-115
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是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相互作用、不断反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到道德行为习惯的转化过程,又有道德行为习惯反过来强化道德意识、促进道德品质逐步巩固、提高和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中既要注意知、情、意、信、行五种道德品质要素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它们的整体性功能,又要发挥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未成年人道德素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康凯 《理论观察》2014,(10):30-31
"学习雷锋好榜样",已经传唱多年,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文明日新月异的高速公路上,精神文明的风向标是否仍然屹立不倒,这个问题残酷地拷问着人们道德的底线和德行的高低。社会是进步的,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否也与其并驾齐驱呢?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社会日益多元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出现了道德滑坡、道德断裂和道德缺失等现象,尤其当经济交换被认为是社会利益的普遍法则时,所谓的个人主义、个人意识、个体利益就很容易走向极端,所以人情冷漠愈加放大,尤其对当代青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0.
李燕燕 《改革与开放》2014,(10):53-53,55
德福矛盾现象是指在现实生活中,道德主体的德行与其自身的幸福不一致的情况,即有德无福与有福无德。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自我功利主义张狂、道德监督力度不足、公正制度乏力。德福矛盾现象的产生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如何消解这一现象显得极为迫切与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