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并列讨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再次成为亮点,这既深刻反映了新一届党中央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又鲜明地显示了目前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坚持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又找到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目前,在我国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学习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自然科技的发展,人类不断创造物质财富,而随之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自然灾害的频发,使人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注重理解自然,认为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生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影响下积极探索发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山论”,以构建美好中国,发展创新科技,健全生态文明体制保障,推动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都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古人讲要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人来源于自然,同时人也依赖于自然。因此,应该爱护自然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含有很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也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理运用与创新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闪光点。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就要树立哲学的四大思维。尝试从宏观方面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树立的四大哲学思维,从而寻找出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的要素,以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美丽中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生态经济的系统思维与辩证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系统及辩证思维的哲学观点对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分析,强调生态经济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整体性与关联性、对立性与统一性,以及人在生态经济系统运行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其孕育着传统生态文明的精华。文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在历史情境中具体地挖掘先秦儒家生态文明思想的合理成分和不足之处。先秦儒家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精神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两个部分,其特征有三:轻视物质文明;产生于生产力落后的农业文明;集中于对第一大历史形态的思考。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为当代生态意识、当代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物质文明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洱源县坚持"洱源净,洱海清,大理兴"的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生态优先,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时刻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手段,在保护中求发展;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时刻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以生态效益带动和统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展中保护。成功实现了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不仅积累了经验,而且为民族地区水源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与道家、儒家的生态思想是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渊源,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哲学基础,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二者的有机结合并在当今的中国加以运用,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进行了丰富与发展,对于处理当今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6,(11)
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评体系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建立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评体系,需要理性辨析为什么考评、谁来考评、考评什么、怎样考评、何时考评、考评结果如何运用以及如何优化考评环境等问题。文章在理性辨析的基础上,分别回答了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目的、考评主体、考评指标、考评方法、考评周期、考评结果的路径选择,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党的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三个“活的灵魂”之一,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中国革命依靠群众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建设依靠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小康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但仍需要依靠群众完成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化。毛泽东同志的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包括植树造林、水利建设、计划生育、增产节约、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其特点是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利益,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毛泽东同志依靠群众的生态文明实践给我们启示: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宝;民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石;群众监督机制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现生态文明的保障;执政党的先进性是依靠群众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全新的文明,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而达到的一种全新的文明建设形式,更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本文通过对公民生态文明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其中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思想。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生态文明思想。我国历代领导人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推动着中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创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文章通过阐述中国生态思想与马克主义生态思想的内在一致性,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内涵,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人口爆炸截至 1 999年 7月 ,全球人口达到 6 0亿。据预测 ,到 2 0 2 5年全球人口将达到 85亿 ,还有专家预计要达到 1 2 0亿。我国人口在近几十年内也翻了近两倍 ,达到了近 1 3亿。由于全球人口的过度膨胀 ,不仅人类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 ,物质资源越来越匮乏 ,地球已不堪重负 ;而且使人类以外的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间受到排挤 ,产生了人与自然严重失衡的生态危机。资源耗竭全球的矿产等非再生资源本来就是有限的 ,按目前的消耗态势 ,局部地区的有些资源已经耗尽 ,有些将耗尽 ,全球范围内的石油、天然气和煤、铁、铜、铝、铅等…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生态文明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通过生态文明观教育、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完善生态文明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最根本的是坚持生态化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生态思想中蕴涵着许多深刻的生态文明的理念和生态化发展的思维。分析其中精华:有"天地人一体"的生态化思维,包括生态价值论、生态和谐论、生态系统论等;有"天地人中和合"的生态化目标,包括人内在的生态化、人外在与周边生存环境一体的生态化;有"与天地参"的生态化行为,包括以人为本"明于天人之分"、"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知和知常知变"的和谐推进方式、"知止知足知生"的创新发展模式等。探讨古代生态化的思维、目标、行为等,取其精华发扬光大,对于丰富生态文明内涵、促进当代生态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浅析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生态文明是21世纪的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最高的文明形态。本文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内涵,指出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势在必行,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生态文明将取代工业文明成为本世纪的主流文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因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要求和新论断,为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7.
李清源 《环境经济》2018,(22):26-29
建设生态文明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认真总结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经验启示,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迈向新时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危机,我们需要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建设新的生态文明。"社会-经济-自然"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从复杂性思维出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多层次、多角度来考虑人类行为对系统的整体性影响,为此需要从科学研究、实施措施和制度保障的综合作用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19.
杨静 《经济研究导刊》2008,(19):147-148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内容。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出现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危机凸显。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方式,完善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临沧是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虽有巨大发展潜力,但也面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群众生态意识淡薄、资金投入不足等现实困难和瓶颈.因此,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互促、共赢之路,对于实现临沧协调发展、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