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光 《人力资源》2005,(4):14-15
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凡尔赛宫,这一切都是法国人的骄傲,谈起这些,几乎每一个法国人都会眉飞色舞。法国人的爱国精神是世界闻名的,所以掌握一些法国的文化、习俗,绝对会利于你在法国企业里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法国老板--爱国和浪漫主义者 巴黎圣母院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埃菲尔铁塔是现代巴黎的标志,坐落在巴黎西南郊的凡尔赛宫是欧洲最宏大、最豪华的皇宫,这一切都是法国人的骄傲,谈起这些,几乎每一个法国人都会眉飞色舞.法国人很热爱自己的国家,虽然他们赞美中国,感叹中国的万里长城,惊叹中国的青山绿水,但在他们眼里也许没有一个地方比法国更美了.因为法国老板的爱国精神是世界闻名的,所以掌握一些法国的文化、习俗,会利于你在法国企业里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法国人如何消费法国人历来讲充分享受生活乐趣。许多法国人都认为"钱"的态度应是生不带不死不带去。但究竟怎么个消费法,还真得要算计算计,因为谁也不愿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一般法国人的工资大约平均为一个月8000-10000法郎。看起来这个数目不算低,但如考...  相似文献   

4.
郑实 《中国新时代》2014,(12):108-111
美国人、法国人、日本人、西班牙人(和法国人联合出兵)、朝鲜人(被日本占领后被征兵)都曾来此和越南人作战。现在他们的子孙又来了。越南人没有把他们拒之门外,因为这次他们带来的是美元  相似文献   

5.
海外资讯     
法国:67%的人愿意周末工作 金融危机和经济的不景气让不少法国人囊中羞涩,为增加收入,越来越多的法国人表示愿意在周末也工作。  相似文献   

6.
如果一位美国人从牛津大学获得学位后回到美国,美国人不会叫他海归,一位法国人从美国获得学位后回到法国,法国人也不会叫他海归。但中国则不同,中国人习惯把从海外尤其是欧美、日本取得学位后归国的人称为海归,并一般会对他们另眼相看。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特别需要这  相似文献   

7.
文摘月报     
战胜法国德国只花了十五法郎法国作家博那尔在《夏尔·戴高乐》一书中,引用了一位法国人对德国人讲的一句话:"德国人赢得战争只花了15个法郎——戴高乐那本书的售价。"  相似文献   

8.
文摘月报     
战胜法国德国只花了十五法郎法国作家博那尔在《夏尔·戴高乐》一书中,引用了一位法国人对德国人讲的一句话:"德国人赢得战争只花了15个法郎--戴高乐那本书的售价。  相似文献   

9.
英国和法国为争夺在埃及的游轮市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令英国人不解的是,法国的游轮并没有英国的游轮漂亮,设施也差了一个等级,但法国人造的游轮卖得倒更好些。这到底是为什么?英国人用了一年多时间才发现,原来法国人造的游轮,空场的地方要比英国人造的游轮宽,也就是说船上空着的地方较多。而英国人造的游轮,房间比法国的大很多。谁知,游客并不领情房内的宽余,反而对通道、餐厅等地方的宽窄十分计较。  相似文献   

10.
趋势     
《英才》2010,(4):24-24
法国公司:被100人掌控 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安永与法国咨询公司France Proxy的联合调查报告“2009年法国公司治理”指出,一人身兼多家公司高管的现象成就了法国公司“精英集权”的特点。数字显示:法国65%一线公司的经营决策权,被掌控在一个仅100人左右的精英集团手中。  相似文献   

11.
法国人创造了世界第一辆蒸气汽车、第一台二冲程内燃机、第一辆大型蒸气巴士、第一辆小型蒸气汽车,发明了汽车充气轮胎,提出了四冲程内燃机理论,最先使用了差速齿轮、方向盘和前轮独立悬架机构,法国人最先造出了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汽车,奠定了现代汽车的雏形。世界上第一家汽车制造厂也是法国人1889年建立的。  相似文献   

12.
法国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现阶段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养老服务业特别是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可资借鉴。一、法国养老领域主要特点1.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法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截至2008年底,法国人口为6205万人,60岁以上人口近1365万人,占总人口的22%。65岁以上人口近993万人,占总人口的16%,已进入"超老年型"  相似文献   

13.
一本由法国贵族托克威尔在150年前左右(1856年)写的原本是专业人士阅读的学术著作、讨论法国大革命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居然目前在国内坊间大热,到了洛阳纸贵、一书难求的地步。30多年前(1978年),也写过一本《思考法国大革命》的法国学者傅勒在谈到《旧制度与大革命》时,有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旧制度大革命》这本书"引用的人多,读它的人少;涉猎的人多,读懂的人少"(第26页)。傅勒  相似文献   

14.
《经营者》2012,(19):170-171
一部车,在美国人眼里看到力量,德国人眼中铺满机械,日本人眼里溶解舒适,而在法国人眼里则写尽浪漫。法国人的美学,似乎从来都没有什么理性的考究,就像DS5一样,它传承的是法国人感性思维中独特的奢华与细腻。  相似文献   

15.
《潮商》2012,(1)
为表彰法国潮州会馆会长吴武华积极融入法国社会,促进法国与亚洲国家的联系与合作,加强亚裔族群与法国人之间的融合,以及为法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日前,法国预算、公共账目和国家改革部长兼政府发言人瓦莱丽·佩克雷斯女士为吴武华授勋,特授予吴武华先生法国国家功绩骑士勋章一枚。中国驻法国使馆领事部主任许建工参赞以及许多旅法侨领和知名人士应邀参加了授勋仪式。  相似文献   

16.
张大成 《秘书》2007,(12):38-39
法国的尼斯是性感的,到处是景,到处是美,有一种让人看不完看不够的感觉;法国的尼斯又是理性的,时光悠闲,节奏缓慢,有一种让人看不明、看不透的感觉。我到尼斯前曾听人说,没有沿英国人大道  相似文献   

17.
法国人西里尔·卡慕最大的一个发现是中国人都是积极地向前看,而法国人总喜欢停留在过去,“就拿过年来说吧,中国人都祝贺来年会更好,法国人则会感叹过去一年做的不好,所以在中国过春节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而对于法国人则又是一年的结束。”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时代》2006,(7):97-97
中国人很尊敬自己的老板,他们不敢说很多的想法。法国人就很麻烦,他们总是有很多意见。所以在中国管理人比在法国简单  相似文献   

19.
德国人为何不待见法国的苹果 德国人不喜欢吃法国苹果,据说是因为法国苹果生长期和日照时间不符合环保生态标准,吃了对人体不利。尽管它的外观很漂亮,价钱也便宜,但就是少人问津。据说荷兰的西红柿和黄瓜,也由于相同的原因而销路不佳。 看来,德国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已近于神经过敏,因为荷兰与法国都是世界上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  相似文献   

20.
文摘月报     
《财会月刊》2007,(7):I0001-I0020
战胜法国德国只花了十五法郎 法国作家博那尔在《夏尔·戴高乐》一书中,引用了—位法国人对德国人讲的一句话:“德国人赢得战争只花了15个法郎——戴高乐那本书的售价。”评价不免有些夸张,背后却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