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就地转移是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良策 农业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城市膨胀、工业扩张、发展二、三产业,创造非农就业机会来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二是利用劳动密集取向技术发展农业,适当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使农业部门内就业得以深化,同时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非农就业机会,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我国国情而论,采用后者,即就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办法,不失为良策。  相似文献   

2.
当前,普遍认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无非有三:一是适当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使农业内部就业得以深化;二是通过农村工业化,为乡村劳动力提供非农业就业机会,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三是通过城市二、三产业发展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本文认为,在目前第二、三种方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中国农业、农村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21世纪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的主题。深入分析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和寻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已成为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所必须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既有历史沉淀,更有现行体制因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低下,非农产业就业能力不强。有关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高低与…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市场的发展,使得农村有很多剩余劳动力,为加强农业建设增加了很大难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解决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能有效促进剩余劳动力的二次就业,缓解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劳动力转移培训旨在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提高知识技能,使其能够适应城市工作的需要和城市建设的需求。在新时期背景下,要注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时效。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新时期提高农村劳动力专业培训的实效进行相关研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是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陈伟卢秀容当前,普遍认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无非有:一是适当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使农业内部就业得以深化;二是通过农村工业化,为乡村劳动力提供非农业就业机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  相似文献   

6.
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的进一步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会加速增长,预计每年新增13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是影响城乡经济发展的全局问题,更是影响到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基本问题。只有解决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才能加快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实现现代化扫清障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有效与困境: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有效与困境并存。困境原因,一是产业初级性导致转移就业有效性难以发挥,二是转移主体在重新选择就业机会时发生分化,农民转移动机发生由"经济性转移"向"价值性转移"的变化。根据乡村旅游转移劳动力就业阶段性特征,应加快乡村旅游集聚区形成、构建有效转移平台,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形成劳动力转移就业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8.
李专 《农业经济》2003,(4):29-30
我国是世界上农村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目前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 1 .5亿 ,加入WTO将使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瓶颈”。本文以沈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切入点 ,通过对沈阳市辖区内的区、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调研 ,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并探讨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一、沈阳市农村劳动力现状根据调查测算 ,沈阳市有农村劳动力 1 0 6.5万人 ,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 9.1万人 ,约占全…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转移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产业。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国家中 ,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发达程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农业已成为同先进工业并驾齐驱的基础产业和强大的输出产业。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 ,发展现代农业 ,一方面面临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种植业、传统农业不能解脱 ,农业现代化不能实现 ,农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的局面 ;另一方面农业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 ,农村中大量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 ,现代农业发展又面临着更大困境。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困境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 ,并不一定说明农…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邵来安 《农业经济》2001,(11):20-21
我国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又主要分布在农村,属于低收入阶层。促使农业中隐蔽失业的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注入工业,将大大降低工业化的发展成本,成为资本积累和工业扩张的动力源泉。中国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5亿之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比重虽呈下降趋势,但绝对量却因农村总劳动力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居高不下。虽然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农村地区巨大的就业压力依然存在,并且将长期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将是中…  相似文献   

11.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当前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农民增收关键因素之一。解决此隐患的最终途径就是如何解决这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就不得不谈劳动力转移,文章运用2007年底射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劳动力市场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天丽 《农村经济》2001,(11):10-12
四川省是内陆大省 ,又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农业大省 ,农村劳动力占全省劳动力的 70 %以上 ,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总量的 1 1 5% ,其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达 1 3 0 0多万。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量大 ,给四川省实现经济起飞、建设经济强省提供了优势条件 ;另一方面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长久滞留在农业和农村 ,就会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因而 ,如何建设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成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我省现今面临的重要战略问题之一。(一 )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其障碍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有 3种选择 :一是离土不离乡 ,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13.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当前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农民增收关键因素之一。解决此隐患的最终途径就是如何解决这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就不得不谈劳动力转移,文章运用2007年底射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陈晓红 《农业经济》1999,(12):14-15
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水平日新月异地发展,已经不需要一个民族的绝大多数劳动力日日躬耕于垅上,以维持其民族的生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是经济工业化与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是一项紧迫的且跨世纪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笔者的观点:发展我国的合作经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历史及现状早在70年代初,我国就有不少专家学者尖锐地指出:农村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将成为制约中国农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国家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大力推行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层出不穷,亟待解决。[方法]文章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途径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面临的问题,剖析其就业影响因素与就业方式,并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出建议。[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竞争力弱,且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完善是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经历、年龄、求职成本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因素;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更倾向于通过亲人或朋友介绍。[结论]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现状,提出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管理机制、大力发展乡村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聂荣 《农业经济》2003,(10):31-31
劳动力就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难点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上。剩余劳动力就是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一定区域、一定时期、一定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耕地所能承受的劳动力负荷 ,它是人口和劳动力压迫土地的结果。因此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才能避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并消除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农业劳动力实现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据测算 ,1978年 - 2 0 0 0年 ,全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农民增收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已经或正在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社会安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文章认为要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并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实依据,提出了我国在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种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变动过程。当前,我国转移理论落后于转移实践的问题比较突出,亟需对一些相关理论作思考,以指导转移实践。1.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决定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史表明,与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社会主要生产部门地位的依次更迭的自然进程相关的是三次产业之间的劳动力梯度转移,先是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相对于制造业中就业的劳动力趋于下降,继而是在制造业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结构偏离度作为工具,从产业结构角度看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一个基本结构,作为:第一产业,农业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且剩余劳动力是在向第二和第三产业流动,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四川第二产业工业已经在容纳劳动力方面逐渐趋向饱和.但从目前情况看,第三产业服务业还有较大的容纳劳动力的空间.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20.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 2 0世纪 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农村经济政策 ,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都得到了巨大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 ,转移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 ,创造了巨大的农村市场需求 ,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变和社会转型。但是 ,近年来 ,由于农业内部深层次矛盾以及乡镇企业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突出 ,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回落 ,农民增收缓慢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下降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如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笔者认为 ,除了继续依靠发展乡镇企业外 ,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