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志聪 《商》2013,(15):332-332
近期,网络谣言的发展迅速,造成较大的社会危害,网络谣言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并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本课题将从造谣者、传谣者和受谣者三个角度研究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传播特点及“辟谣”机制,以结合当前热点,提出相应的“辟谣”机制完善方案。该课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学界对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传播特点及“辟谣”机制认识。“辟谣”机制的理论创新研究,有利于加大对网络谣言的防控,从而最大限度减少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性,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共安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网民规模迅速增长,互联网在方便社交的同时,也提供了谣言滋生的温床,网络谣言事件频频发生.虽然我国在民事、刑事、行政等方面均有相关立法,但条文规定并不清晰,实践中存在认定困难、入罪标准过低等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完善立法、加强事前预防、网络监管等方式,探寻网络谣言的法律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3.
《商》2015,(43):243-244
网络谣言相对一般谣言来说,传播速度更快、对社会危害更大。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网络谣言问题日益突出,对社会危害甚远,对其进行宪法规制势在必行。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在网络谣言宪法规制方面的先进经验,从网络谣言的特点和危害入手,分析我国网络谣言的宪法规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网络谣言的宪法规制,推进我国网络谣言治理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网络产品和服务已经延伸到社会民生的各个领域,互联网的发展推动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为社会治理带来挑战.网络空间的私密性以及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加速了网络谣言的滋生.本文以明晰网络谣言的概念及特征,提出完善法律体系、提高法律责任、确立执法机制的应对策略,以达到维护合法权益,净化网络空间,维护社会稳定的...  相似文献   

5.
《商》2016,(13)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一些关于网络的法律问题也凸显出来,其中网络谣言就是其中一种。网络谣言的散布对我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它破坏了国家的稳定,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利,因此惩治网络谣言已迫在眉睫。本文将从刑法的角度来分析网络谣言的产生以及如何治理,给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网络在改变大众生活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传播和交流方式.网络传播中出现的谣言有虚拟性、隐形性、多元化、时效性特点,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恶劣影响,形成原因有技术、利益、社会、个人等因素,要从政府、媒体、个人三方面入手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7.
贾圆 《中国报业》2014,(18):90-91
新媒体时代,谣言插上网络的翅膀,在公众舆论平台上肆虐。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得网络谣言的传播为公众生活和社会秩序带来极大困扰,网络谣言被列为"网络十大罪状"之一,亟待治理和解决。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在规制网络谣言方面存在不完善、不具体、不严密等问题。鉴于网络谣言存在的不同类型、不同危害程度、不同传播环节等情况,本文从法制层面探讨如何对网络谣言进行具体的、有差别的防治,以更好的防治网络谣言,同时防止破坏舆论环境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日益成熟,网络谣言也层出不穷。网络谣言的愈演愈烈,影响着网络舆情的走势和社会舆情的发展,可以说,网络谣言显然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网络谣言的界定和存在形态入手,结合传播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网络谣言现象表征的分析,探索网络谣言的生成原因及演变规律,并从基衣应对原则视阈下,对行政组织、媒体组织以及社会公众应对网络谣言的基本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遏制网络谣言,管控网络谣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陈云 《中国报业》2021,(4):26-27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宽广,与此同时网络谣言也随之产生.如何处理网络谣言,是相关部门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对如何应对网络谣言进行探讨,希望能推进网络谣言的处理过程,为“绿色”网络做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10.
网络谣言,正如病毒一样在现实社会肆虐扩散。由于很多谣言来自社交网站,有学者表示,凭空捏造自古就有,“不能因网络谣言而否定互联网发展”,但网络需要管,怎么管,确实是困扰各国政府的棘手问题。不然的话,美国政府也不会在《网络空间国际战略》报告中,明确写上不能对“有恶意企图的网络使用者”视而不见。日本也要在宪法中加上“网络谣言编造罪和参与编造罪”。  相似文献   

11.
刘子菱  王小雨  李自 《商》2013,(5):174-174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网络谣言的社会影响日益加大。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网络谣言的形成与传播过程,分析网络谣言造谣者与传播者的心理动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疏导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向谣言说不!4月8日,深圳市网络媒体协会举办了做负责任的网络公民,做文明守法网站座谈会,深圳多家网站代表、网民、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与会,共同谴责网络谣言的危害,表达了抵制网络谣言的强烈愿望,探讨防止网络谣言传播的有效方式,并呼吁广大网友与网络媒体坚  相似文献   

13.
《品牌》2015,(5)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我们民众网络参与性的极大提高,伴随着其泥沙俱下的网络谣言,给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因其网络的特性,决定了其比传统谣言伤害范围更广泛的时空性,在这其中,个人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我国刑法并无专门的条文对其加以规制,从而容易在司法实践中引发各方面的冲突,因此,我们应顺应时代发展出现的新现象,进行立法改革,将网络谣言传播纳入刑法规制。  相似文献   

14.
“向谣言说不!”4月8日,深圳市网络媒体协会举办了“做负责任的网络公民,做文明守法网站”座谈会,深圳多家网站代表、网民、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与会,共同谴责网络谣言的危害,表达了抵制网络谣言的强烈愿望,探讨防止网络谣言传播的有效方式,并呼吁广大网友与网络媒体坚守道德底线,文明上网、文明办网。(《深圳特区报》4月9日)  相似文献   

15.
《商》2016,(7)
现代社会通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是极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加快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速度。然而,这也正是当下网络谣言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因此,规范网络信息传播行为和打击网络谣言犯罪也成了当今社会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据此,本文就网络谣言的刑法治理立场进行了一定的梳理,首先阐述了网络谣言的刑法界定和危害,再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解析了当下我国在网络谣言刑法规则的要求和底线,并就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实践问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何康 《中国报业》2020,(7):20-24
新冠病毒带来了全球第一个社交媒体性的"信息疫情"(infodemic),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范围传播真假信息。本文聚焦微信群的谣言传播现象与行为,认为其本质是一种"移动对话",由此分析疫情谣言在"移动对话"中的形成、展开及其特点,最后提出针对社交空间的谣言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许多网络谣言得以扩散、蔓延,与公众缺乏理性思考、盲目相信谣言信息有密切关系。为此,在网络谣言治理过程中不仅要查处谣言、坚持信息公开等原则,还要努力提高公众的新媒介素养,使他们具备足够的求证意识和信息辨识能力,且保持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理性对待网络信息,避免信谣、传谣,主动切断网络谣言的传播路径,最大限度减少谣言的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近日,国家相关部门频出重拳,严厉打击网络谣言这种危害国家和人民正常生活的行为现象摸清网络谣言的本质特征对其进行持之以恒地针对性治理是加强国家网络建设,促进网络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网络谣言对网络正常有序运行及社会的安全稳定都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对网络谣言的有效治理刻不容缓,该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其特征进行描述,试图使读者对网络谣言能够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并提出治理意见。  相似文献   

19.
多理论视角下网络谣言的成因与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传统谣言超越了口口相传的传播路径,借助网络获得了大量的权威,网络谣言的出现与发展给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网络谣言的内涵与外延,网络谣言的特征和趋势对其进行了初步界定,然后运用权威接受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集团理论、多角度的对网络谣言的产生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分析,并时最新的案例进行剖析,最后针对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可行性的解决路径,以期为政府提供治理网络谣言的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20.
何丹丹  苗宇 《华商》2014,(1):52-53
如果不是复星集团已经向金融方向转型,这个关于郭广昌的谣言可能没那么快速、有效地打击股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